- 註冊時間
 - 2007-8-18
 - 最後登錄
 - 2013-7-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986
 - 閱讀權限
 - 100
 - 文章
 - 984
 - 相冊
 - 2
 - 日誌
 - 1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s0300519 於 2011-9-14 00:42 編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jyhTcqtmto&feature=player_detailpage 
國外的超低空飛行訓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Jis19p1xg0&feature=player_detailpage 
聽聽我前空軍F-16飛行員 饒自強, 描述超低空飛行訓練經歷(位置在28:00) 
 
 
空軍是很辛苦的行業,但是為了保家衛國,他們奉獻了自己的生命…。空軍會實施「超低空飛行」訓練科目,目的是為了躲避敵方雷達偵測,刻意降低飛行高度(幾乎是貼海飛行)的訓練。當然,這樣的訓練大大提高飛行風險。譬如,天候突然變差導致能見度變差;或是因故障意外,根本沒有餘裕的飛行高度與反應時間讓飛行員作排除動作。 
 
空軍辛苦了~ 
 
 
 
========================================================================= 
相關參考: 
原文來自: http://tw.myblog.yahoo.com/pei13 ... =1&sc=1#yartcmt 
 
 
「超低空飛行是戰鬥機飛行員必備的基本功夫!」 
 
在飛行訓練教範中規定的海上超低空飛行高度是50呎(大約是把一架飛機立起來的高度)。 
 
後來因為有飛機在執行科目中失事,所以上級就將其飛行高度更改為500呎,以符合平時飛安的需求,以及避免上級被媒體和民意代表修理。其實實施超低空飛行的目的,是為了在突襲敵方的目標時,不被對方的雷達發現,以增加任務的成功率。所以在訓練時就要嚴格要求照表操練,尤其不准撞到地球跟海面,今晚剛好看到這個影片,就想到當年飛海上超低空航線的日子! 
  
飛機起飛前要將高度表撥定值調到標準氣壓值2992。在海上飛行時,高度表上顯示的高度都是負五十到負一百呎,因為那是動靜壓系儀表的特性,實際上距離海面是有高度的。這時如果飛機上有裝置雷達高度表時,就能看出飛機的實際高度。 
  
飛超低空航線時,長機都會是飛航最低的那一架,僚機編隊時,一定要看到長機的上翼面,這樣才能確保僚機的高度會比長機高。就算長機沒飛好一頭撞進了海裡,僚機還有時間帶起來,不會跟長機一同葬身魚腹。 
  
還有就是調整片的運用,一定要調成機頭輕的狀態(就是所謂的頂桿飛行)。 
也就是當飛行員不小心失神時,一鬆手,飛機不會往下沉,而是往上飛;這樣對安全才有保障。 
  
因為超低空飛行飛的很低,所以浪花的飛沫有時會飛濺到座艙罩風檔上(尤其是秋冬季節),返場落地時,就會發現風擋上有白色的盬結晶產生,落地時因為風擋白白的一片,只能看著兩邊來操控落地。但是F-104飛機在風擋的前方裝置有Rain Remover(除雨器)設備,可以打開它,將風擋外所沾粘的外物清除,以利飛行員安全落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