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5
- 最後登錄
- 2023-2-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9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6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摘自1988.12茶藝月刊) 著作人:蔡榮章
大多數東西久了都要折舊,唯獨茶壺愈用愈古樸可愛,價格也愈高。除了外表看來別具人文的光澤外,泡出來的茶也比較好喝。我們曾經在同一批燒出來的同種茶壺當中,選擇一把用過一段時間的茶壺,以及另一把完全沒用過的茶壺,拿去沖泡同一種茶,並將泡出來的茶湯分別請不知情的知茶人士品評,結果,他們的評語是,新壺泡的茶湯顯得空泛,老壺泡的茶湯較為滿實。
但是如果拿一把質地不是很結實,長時間用來沖泡普洱老茶的茶壺去泡白毫烏龍,前一兩泡一定讓人覺得味道不對勁。不結實的茶壺不宜使用於沖泡不同風味的茶,燒得很結實,或是內壁上釉的壺就比較沒有這種顧慮,因為不會吸附太多的味道。
一把壺使用兩三個月後一定會變得潤澤可愛,如果經常趁熱,以茶湯澆淋外表,則養壺的效果更易達成,然非屬必要。但是千萬不要把壺泡在裝水的茶船上,因為茶壺浸到水的部分,養壺效果較差,導致壺色變成兩截。此外不能斷水的壺,倒完茶後,總有茶水沿壺嘴往下流,滴到桌面,造成壺流處有一條水流的痕跡,顏色比其他部位淺。與壺蓋相接的壺口,如果有積水的現象,久而久之,這個部位也會出現一圈淺簿的痕跡。壺身的密實度如果不平均,或是某一部分的胎土受了傷,養壺後都容易顯露瑕疵。 用茶湯澆淋茶壺,要趁熱將壺身很平均地擦拭乾淨;這樣才不至於有色澤不均的現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