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8-9
- 最後登錄
- 2014-9-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2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台灣機車工業萌芽於民國41年,最早是由貿易商自歐美、日本進曰一種帶引擎的寬輪自行車零件在國內裝配;到民國45年,這類工廠已有20餘家,分布於台北、台南兩地,但因製造技術欠佳及性能低劣、安全堪虞,政府乃於民國48年將原本列為管制進口的整車開放進口。
機車場已多不生產機踏車
當時主要的進口廠牌有美國哈雷(Harly)、義大利蘭美達(Lambretta)、英國三槍(BSA)與凱旋(Triumph)、西德NSU、普克(Puch)與薩克斯(Sachs)等,而國內原有基礎不穩固的裝配廠,因此紛紛轉業或倒閉。
民國49年,進口機車已達5,500輛。民國50年6月,前行政院外匯審議委員會鑑於外匯支出日增,又將整車列為管制進口,並配合另外五種工業訂立自製率計畫,奠定國產機車發展的基礎。(資料來源:77年,吳鴻財,對台灣重型機車購買者的消費行為研究
民國51年,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和日本本田技研株式會社技術合作生產機車,成為國內第一家機車製造廠。
翌年,員東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及裕隆公司相繼加入生產,民國53年又核准了羽田機械等12家機車製造廠。
民國54年行政院頒佈「工業輔導準則」,取消設廠限制,國內機車製造廠迅速增加,呈現台灣機車史上蓬勃興盛的現象;同時,經濟部亦公佈施行「機械電器製造工業分年達成自製計畫施行辦法」,除明定機車之自製率須達70%,並選定車架、汽缸、活塞連梢及曲軸等零件須在國內自製。於是,機車零件自製能力在政府有計畫的輔導下逐漸提高,迄民國55年,正式在經濟部登記有案的機車廠達40家之多。
其後,政府鑑於機車肇事頻繁,影響社會安全至鉅,民國57年3月起,規定使用50c.c.以上機車必須持有駕駛執照,以及對機車行駛道路加以選擇性的限制;
同年6月又對機車開徵20%的貨物稅,導致成本及售價上升,各機車製造廠在自由競爭下,原本40家的廠商便有部份停產、部份轉業,故至民國59年底淘汰至15家。
隨後10年,國內機車市場在經濟景氣的帶動下成長甚為迅速,民國63年產量首度突破30萬輛,民國68年更達74萬6千輛的高峰。民國69年起因市場漸形飽和,又適逢第二次能源危機,景氣低迷,使得機車製造業直落谷底;同時政府鑑於能源短缺,為減少燃油的浪費,並針對市場實際需要,決定禁止150c.c.以上機車的製造生產(外銷則不受限制),期望業者能生產經濟實用的車種,發揮其對國內經濟的貢獻。
偉士牌機車曾風靡一時
民國72年以後因經濟景氣逐漸復甦,機車銷售呈平穩成
長,並積極拓展機車及零件外銷市場;又近年來迭創佳績,民國79年機車內外銷數量突破100萬輛,至民國80年達117萬輛,其中外銷達14萬輛。
而業者投注大量的研發費用,機車自製技術已100%,使台灣榮膺機車王國之美譽然因民國73年起行政院衛生署及環保署鑑於機車對環境的污染,開始著手訂定機車排放空氣污染物規定,自民國77年實施第一期環保法規,民國81年7月1日起實施第二期,如表1-1,規定機車製造廠所生產的機車廢氣排放濃度標準,並均須配備觸媒轉化器與油氣回收系統,以降低空氣污染程度。民國86年更將實施最嚴格的第三期法規,使得在現有技術能力下,機車製造廠倍受威脅。
另外為徹底解決機車廢氣及噪音問題,在工研院的技術輔導下,我國第一部電動機車於民國80年問世,並已開始外銷,為台灣機車工業開啟了另一個新的里程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