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873|回覆: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研討] 英國海軍眼中的甲午戰爭 (圖文) [複製連結]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1-25 03:02:0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在甲午戰爭中,有一支奇怪的艦隊始終在中日兩軍間游弋,這就是觀戰的英國遠東艦隊。這支八艘戰艦組成的艦隊沒有開槍開炮,但卻觀摩了整場戰爭中的全部海軍行動。而且,當時的英國海軍,還專門配置人員根據所拍攝照片(因為當時攝影技術的限制,海上戰鬥照片多質量不佳)繪製所見的戰爭場面,發給倫敦的新聞報刊使用。這些圖片,絕大部分在國內沒有發現過,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這場戰爭,有一定史料價值。
 
以下就是我根據其館藏,將倫敦當時刊物上登載的有關圖片翻拍的結果。倉促間不及詳細查找資料,希望有這方面愛好和專長的朋友予以指正補充,非常感謝,圖片也請隨意轉載使用。
 
北洋水師母港,旅順中國海軍工廠入口處,發表於1894年11月21日,根據英國軍艦科列辛托號見習主計官J.A.梭倫拍攝的照片繪製
 
這是中國方面似乎沒有記載的一次戰鬥,1884年8月17日日軍軍艦炮擊威海衛附近的中國炮台,當時英國軍艦馬邱裡號從仁川開往煙台,途中看到的戰鬥,日軍顯然為偵察炮擊,離岸3英里發炮攻擊炮台,彈著點在岸線1/4英里內,命中率不高,中國方面的還擊也不夠準確。
 
阿瑟.B.布朗為《東京新聞》提供的版畫,描述了浪速號擊沉高升號的場面,可以看到在高升號甲板上用步槍勇敢還擊,寧死不屈的清軍士兵。
 
濟物浦(仁川)附近掩護登陸的日軍艦只,C。威利繪,艦艇名稱不詳
 
1894年9月12日,停泊在威海衛的北洋艦隊,根據利安德號軍官沃爾德的照片繪製,艦艇不詳。根據戰史記載,這一天丁汝昌率艦隊出發護航,隨即爆發大東溝海戰。
 
致遠艦的沉沒
大東溝海戰,致遠艦撞擊吉野不成,壯烈戰沉的瞬間,畫面右側為日艦吉野,中央傾斜的為致遠艦,根據英國維多利亞號軍艦的記載,致遠沉沒是艦首先沉,螺旋槳劃出水面。這張圖是根據利安德號上的軍官沃爾德的照片製作的,沃爾德對致遠,經遠的奮戰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大東溝海戰中的吉野艦,因為該艦是英國製造,英國觀戰人員對它的表現非常重視,作者C。威利。英國方面的記載是“吉野艦的炮火猛烈,殺傷力極大,它自己也被清國海軍的巡洋艦連連擊中,但是並沒有被擊中要害,所以始終能夠保持高航速在戰場上馳騁。”
 
日本的英制巡洋艦吉野,C。威利繪製於1894年8月4日。
 
大東溝海戰後在旅順休整的北洋艦隊,從左向右為靖遠巡洋艦,鎮遠,定遠鐵甲艦,來遠裝甲艦,前方的兩條魚雷艇型號不詳。可以看到鎮遠艦的前炮塔被吊起來修理中。也是根據利安德號軍官沃爾德的照片繪製
 
大東溝海戰後在旅順修理的鎮遠艦,記得北洋水師或者甲午魂網站上曾經見過這張圖片。
 
大東溝海戰後狼狽撤回長崎港的赤城和比睿,這是日本民眾參觀慰問這兩艘海戰中負傷最重的軍艦的場面。根據英國軍官沃爾德的照片繪製。
 
3大連灣的日本艦隊。
日軍攻擊並占領旅順大連,使北洋水師丟掉了基地,從此日益被動。
根據英艦軍官羅夫塔斯.C.曼我古的照片繪製,發表於1895年1月5日,1894年11月5日,日軍以3000步兵少量騎兵進襲大連,清軍一觸即潰,向旅順逃走,大連良港就此落入日軍手中。從這些艦艇的側影,依稀可以辨認它們的名稱。
 
旅順口失守後入港的日軍艦只
最左側為英國軍艦Tonga號,前面為日艦比睿,被俘後為日軍使用的原北洋水師操江號,日艦扶桑,中間為原中國軍炮壘,右側為日軍魚雷艇群。畫面前方為英國軍艦聖約翰號,英軍司令官裴利曼特的旗艦。此畫的作者為在該艦上觀戰的泰勒。
 
日軍第三軍登陸榮成,根據英軍記載,為了防備北洋水師出擊攔截,日軍出動了23艘艦艇進行護航和掩護。
 
威海衛之戰片斷
英艦利安德號的A.W.伍爾德惠制,內容包括 – 1。圍擊威海衛的日軍主力艦隊,2。日軍改裝巡洋艦西京丸。3。11月16日偵查威海衛防衛的日軍先遣艦隊。4。望遠鏡中所見威海衛堡壘。
 
威海衛之戰,1894年1月,埃德加號上的軍官所見日軍松島號對威海衛進行炮擊的場面。
 
威海衛之戰的最後時刻
畫面左側可以看到三個黑點,根據說明這是被擊沉的威遠艦的桅桿,畫面中心是日島,已經在日軍的猛烈炮擊下失去還擊能力。日島和岸邊之間可以看到北洋水師布置的水中障礙物。岸邊的炮台,按照說明曾經被日軍占領,在定遠的炮擊下一度收復。日島後方較大的島嶼為劉公島,劉公島左側的艦艇群,包括鎮遠,三艘蚊子炮船,一條差船,劉公島右側前方的是已經中雷擱淺的定遠艦。右側的炮台,清軍棄守時自行炸毀。這是北洋水師激戰到最後一刻的寫照。
 
北洋水師戰敗後的威海衛軍港。其上面所標箭頭,自左到右的順序為 – 日軍占領的炮台,燈塔,島上炮台,被擊沉的靖遠,被魚雷擊沉的軍艦(來遠?)基本已經沉入水中的定遠,威遠的桅桿,海軍工廠,清軍炮台。前面的軍艦為英艦埃德加號,這張畫繪製於1895年2月10日
 
埃德加號上軍官繪製的2月10日的威海衛,失去外援希望的清軍終於被迫停止了抵抗。這是威海衛外日軍水雷艇集結地,中間的兩艘水雷艇正出動去調查投降的北洋艦艇。右側的小船為恰降的清軍軍使。畫面右側上方為監視威海衛東出口的日軍艦艇。


威海衛的陷落,標誌著北洋水師的覆滅.也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更是被貼上"東亞病夫"恥辱的印紀!!
雖然台灣各種政治立場分歧!不管承認不承認自己的血緣!!然歷史就是歷史,不認識和記住歷史,歷史也就無益於未來。
[完]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艾迪彥 + 1 + 5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8-1-25 03:34:42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詳細的圖文解說.
讓小弟得知其甲午戰爭中.我方所擁有的武器以及激烈戰況.

Rank: 4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8-1-25 20:09:44 |只看該作者
一個無法看清世界的自瞎子國,擁有當時世界第四的海軍有什麼用,希望現在的我們能引以為戒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08-1-26 01:26:45 |只看該作者
歷史就是一面鏡子
看看以前  想想自己
唉 不提也罷

Rank: 4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08-1-26 23:16:31 |只看該作者
都要怪那個慈禧

把北洋軍的大炮變成颐和園的花草

能天使(四級)

玉皇大帝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08-1-27 00:32:49 |只看該作者
恩當時的政府無能
加上領導的人
戰術應用不當
還有人員散漫
造成這永遠的恥辱
所以我們要把小日本打下來
好好的屠殺一番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08-1-28 01:22:01 |只看該作者
都是辭西惹的禍!!
不知道該說什麼!!

Rank: 4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08-1-28 11:31:55 |只看該作者
歷史是一面鏡子
僅有武器沒有對應的政策 戰術 人才
也僅僅是空殼而已

不知我們國軍將領看了
有何感觸

買了阿帕契  M1 潛水艇  飛彈
是否就沒問題??
我們的訓練?
我們的後勤?
我們的政策?

希望台灣能引以為戒
加油

Rank: 8Rank: 8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08-3-6 05:00:57 |只看該作者
這些死英國佬
祇管在那邊照相 畫圖
也不知道要伸手救助那些絕望ㄉ中國海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09-10-22 20:55:58 |只看該作者

甲午戰爭 {8P}

甲午戰爭(日稱日清戰爭;又稱第一次中日戰爭)是清朝和日本之間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由於發生年為1894年,即清光緒二十年,干支為甲午,史稱「甲午戰爭」。
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當時的朝鮮國王高宗李熙還年幼,由其生父李昰應攝政,是為「大院君」。李昰應為人守舊排外,竟下令:「凡與日本交涉者,處死刑」。

這一年有艘日本軍艦雲揚號,停泊在朝鮮江華島沿海附近進行海域測量。朝鮮守軍一見日本軍艦,在排日情結下,江華島砲台守軍發砲攻擊。日艦雲揚號全力反擊,摧毀江華島砲台並攻陷永宗城。

事後,1876年2月26日,日本與朝鮮在江華島簽訂不平等的《江華條約》(又稱《丙子修好條約》、《朝日修好條約》),朝鮮給與日本貿易特權與互相承認為自主獨立的國家,從此朝鮮逐步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關於此事件的來龍去脈,羅惇融在《中日兵事本末》此書中,有段詳細的記載:「光緒元年秋,日本以兵艦突入朝鮮江華島,毀其砲台,焚永宗城,殺朝鮮兵,掠軍械以去。復以兵艦駐釜山,要盟。方副島種而之來議也,乘間語總署,朝鮮是否我屬國,若為屬國,則由我主朝鮮通商事。總署答以朝鮮雖我藩屬,而內政外交,聽其自主,我朝向不與聞。……至是,日本以兵脅朝鮮,而遣開拓使黑田清隆為全權大臣,議官井上馨副之,赴朝鮮議約。二年春,約定認朝鮮為獨立自主國,互派使臣,並開仁川、元山兩埠通商,日艦得隨時測量朝鮮海岸,中國視之漠然也。」

此條約在朝鮮造成了保守黨與維新派的鬥爭。保守黨想維持「事大交小」傳統的外交方式,維新派想因此脫離與大清帝國的冊封關係,與西方國家結交來發展朝鮮。但大清帝國仍然控制了李朝朝廷保守的官員與貴族。

清光緒八年(1882年)年,朝鮮發生新舊黨之爭。朝鮮自江華島事件後,國內維新派組開化黨,是為新黨;舊黨則以大院君李昰應為首。因王妃閔氏一族與李昰應不睦,李昰應遂唆使兵變,焚日本使館,殺日本中尉堀本禮造。日本因而出兵朝鮮,清廷亦派兵朝鮮。敉平叛亂後,清朝與日本皆駐軍漢城。

清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正酣,日本見清朝忙於應付法國,駐朝清軍兵力大減,決定尋釁圖朝鮮,密令其駐朝鮮公使竹添進一策劃朝鮮維新派開化黨人發動政變。竹添進一對金玉均、洪英植等開化黨首鼓吹「中法開戰,清國將亡,貴國有至於改革之士,不可失此機。」,還主動幫開化黨制定政變計畫。

在朝鮮大臣奔向清軍軍營,「匍匐轅門,撫告哀衷」請求援助下,袁世凱率領二千名清軍進入漢城擊敗日軍後攻入王宮,救出朝鮮國王李熙,李熙獲救後立即下令將擒獲的洪英植等七人處死並追捕朴永孝等人,史稱甲申政變。

事件過後,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日兩國代表李鴻章、伊藤博文於天津簽訂《中日天津條約》,中日兩國均自朝鮮撤兵,並約定:「將來朝鮮如有事,中日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行文知會;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甲午戰爭形勢圖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三月,朝鮮東學黨黨魁崔時享,於全羅道聚眾號召農民起義,發檄征討日寇、驅逐權奸,國王李熙恐慌,向北京告急。四月,直隸提督葉志超奉令率軍馳赴朝鮮,清軍登陸駐屯於牙山,並按《中日天津條約》之規定電告日本。東學黨亂兵聞中、日軍隊已至,不戰而潰。五月,袁世凱以東學黨潰散、叛亂已平,要求日本同時從朝鮮撤兵。但日政府反要求中、日兩國留兵,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為清廷所拒。六月,日軍突然衝入王宮,囚禁國王李熙,命大院君李昰應主國事。李昰應為報清光緒八年(1882年)遭清廷誘捕,將其囚禁中國保定之恨,不經思考,馬上答應為日本效力,並下令驅逐在朝鮮的所有華人出境。

北洋大臣李鴻章發覺事態不妙,急調總兵衛汝貴、提督馮玉崑率軍火速由大東溝登陸,進駐平壤;另調北洋陸軍十餘營分梯次搭乘馳援朝鮮,濟遠和廣乙兩艦7月23日抵達牙山,掩護運送清軍的運兵船在朝鮮牙山登陸。三日後的7月25日拂曉,離牙山返航,清晨7時20分在朝鮮豐島海面,遭遇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吉野、浪速及秋津洲等三艦。日軍不宣而戰發砲攻擊濟遠和廣乙,經過一番激烈砲戰纏鬥後,福建船政局自製砲艦廣乙企圖逼近日艦發射魚雷,但在秋津洲、浪速壓倒性的火力打擊下受重創,無法發射魚雷,船身傾斜,人員傷亡慘重。於是向海岸方向退出戰鬥,在朝鮮十八島附近擱淺,縱火自沉。

此時載有第二波増援朝鮮清軍1200餘人並懸掛英國國旗的英國高陞號商輪和滿載軍械的操江艦先後駛來。濟遠艦拋下高陞號而走,吉野號獨自追擊濟遠艦。9時15分浪速發出信號勒令高陞號停俥,欲逼迫高陞號將船隻駛往日本,以船上官兵作為人質,船上清軍官兵大為憤怒,因為此時中日雙方尚未開戰,而日方無故俘虜船上官兵,便要求船長將船駛回大連或旅順。

正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刻,日軍突升紅旗,要求船上洋員離船,旋即發砲進攻,清軍亦據船以步槍迎敵。下午1時高陞號被浪速擊沉,此時日軍用機槍掃射在海上浮沉的清軍官兵,最後被射殺者達七百餘人。下午2時操江艦被秋津洲追上俘虜,此即豐島海戰。

7月28日夜,日本陸軍進攻牙山清軍,發生激戰,清軍不支,退向平壤。1894年8月1日(陰曆七月初一),中日雙方正式宣戰。

 
劉公島上的甲午海戰紀念館
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配置有主力艦定遠號及鎮遠號,各有12寸巨炮4門,航速分別為14.5節及15.4節。

甲午戰爭前夕,英國的阿姆斯特朗(Armstrong)船廠向李鴻章推銷世界航速最快,達23節的四千噸巡洋艦。當時清朝政府已經支付訂金,後因軍費嚴重不足支付餘款,這艘艦最後被日本低價買下了,也就是後來的吉野號,其高航速鍋爐和新型速射炮在甲午一戰發揮極大戰力。

1894年5月下旬李鴻章校閱北洋海軍,奏稱:「北洋各艦及廣東三船沿途行駛操演,船陣整齊變化,雁行魚貫,操縱自如……以魚雷六艇試演襲營陣法,攻守多方,備極奇奧。」「於駛行之際,擊穹遠之靶,發速中多。經遠一船,發十六炮,中至十五。廣東三船,中靶亦在七成以上。」「夜間合操,水師全軍萬炮併發,起止如一。英、法、俄、日本各國,均以兵船來觀,稱為節制精嚴。」戰爭前夕,北洋艦隊的大沽、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和旅順(今屬遼寧大連)三大基地建成,英國觀察員看完北洋艦隊的操演後上書海軍部,也認為北洋艦隊的戰力不容小覷。

但是後期因為李鴻章解僱了當時訓練海軍的英國人琅威理,引致北洋艦隊軍紀出現問題,「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見海軍提督正與巡兵團同坐斗竹牌也。」「每北洋封凍,海軍歲例巡南洋,率淫賭於香港、上海,識者早憂之」。1888年原本預訂購入300箱炮,後因為軍費被挪用去修建頤和園,所以北洋海軍只購入了3發炮,「從前撥定北洋經費號稱二百萬兩,近年停解者多,歲僅收五六十萬。」[1]「中國水雷船排列海邊,無人掌管,外則鐵鏽堆積,內則穢污狼藉,業已無可駛用。」至於領導丁汝昌「孤寄群閩人之上,遂為閩黨所制,威令不行」。劉步蟾則被人們稱為「實際上之提督者」。

 
清國旗艦定遠
1882年,日本海軍還只是魚雷艇和二千噸以下的近海鐵甲艦為主,無大型鐵甲巡洋艦。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擴軍計劃,意圖超過北洋海軍。1886年,法國海軍工程師白勞易(Louis-Émile Bertin)受雇建造4700噸級大型鐵甲巡洋艦「松島號」和「嚴島號」。

1890年時,中國北洋艦隊的總排水量為27000噸,而日本海軍的總排水量在17000噸以上。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陸軍,當時日本政府的年度財政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日圓,再從官員的薪水裡取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艦隊總排水量為72000噸,並且多有配置速射炮的新式艦艇。

相反,北洋艦隊自1888年正式成立後,再未添加任何船隻。1891年後,朝庭准戶部上奏對外停購槍炮彈藥兩年,後來修慈禧的頤和園使海軍經費未有再添。

戰前日本實際動員兵力達240616人,174017人有參戰經驗,海軍擁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排水量72000噸,超越北洋水師。日本對清廷改革後的實力仍有顧忌,對於北洋水師不敢輕敵,1880年日本參謀本部長山縣有朋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大清帝國平時可徵兵425萬,戰時可達850萬人之多,「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

 
日本旗艦松島


 
1894年黃海海戰圖


 
日本聯合艦隊於黃海擊潰清朝北洋水師
浮世繪畫師小林清親、井上吉次郎繪


 
日軍攻克平壤清軍


 
威海衛陷落丁汝昌獻降圖{實為北洋水師管帶薩鎮冰獻降}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寒冰神話 + 1 您親傳的圖片與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3 06:1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