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24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96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油紙傘,是為美濃最具代表性的工藝之一。雖然美濃並非臺灣唯一製作油紙傘的地方,但長久以來,美濃紙傘已成為地方特色文化的代名詞。
在美濃這個仍保有傳統客家聚落樣貌的小鎮上,全鎮有80%以上的人口屬客籍。遠在清朝時期,紙傘便已出現於美濃人的生活中,但直到日治時期,製作紙傘的技術才被引入。
油紙傘/ 攝影者:開物國科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創始期(民國13年-民國49年)
日大正十三年(1924年),在廣東潮州學得製作紙傘技術的吳振興與助手林阿貴,兩人回到美濃,並帶回五位大陸紙傘師傅,開啓了美濃的紙傘事業。由民國13年至民國49年約四十年,可說是美濃紙傘製作的最興盛期,計有12家紙傘廠。其中大陸師傅黃玉堂與地方仕紳古阿珍合作經營的「廣珍昌紙傘廠」,名盛一時,維持了34年之久。而紙傘廠均以「廣」字命名,如「廣振興」、「廣德興」、「廣榮興」、「廣美興」等,藉以顯明源自廣東的不忘本精神。在民國50年代塑膠製的洋傘發明之前,美濃紙傘業曾創下年產量兩萬把、產值四千萬的輝煌歷史。然而,經營型態仍多以家庭(族)工廠為主。
蕭條期(民國49年-民國65年)
民國50年代,臺灣積極發展輕工業,機械化生產的塑膠洋傘成為重點發展的產業,加上60年代日本工資高漲,日本將製傘技術移轉至臺灣,使臺灣洋傘業在民國76年左右即創造了百億新臺幣的出口金額。在臺灣贏得「洋傘王國」的稱譽的過程中,製作耗時又費工的美濃紙傘業則面臨被迫關門的窘境。碩果僅存的「廣進勝」紙傘廠每日只做五、六把傘,勉強維持生計與傳承技術,美濃紙傘產業因此快速地沒落與衰微。
振興期(民國65年至今 )
直到民國65年,12月號的《英文漢聲雜誌》的一篇報導意外地為當時已走入黃昏的美濃紙傘產業帶來了轉機 ,該期特別以「廣進勝」的林享麟為封面人物,詳實地報導了油紙傘製作過程的繁瑣工序,呈現了這項傳統工藝材美工巧的精緻面貌,使美濃紙傘的聲名遠播至國際,也帶來了新的國際訂單。接單的「廣榮興」與「廣進勝」也召回分散各地的師傅,重新開啓了美濃紙傘的生機。60年代的鄉土文學運動引發了對民間美術的探索,美濃紙傘所承載的文化意涵與本土美學意識相當受到重視,繼漢聲雜誌之後,對美濃紙傘的報導不斷。民國73、74年間,林福地導演拍攝《星星知我心》電視劇,以美濃中正湖畔的「廣榮興」紙傘廠為背景,引起廣大觀眾的熱烈回響,也帶動了觀光旅遊的風潮,使美濃紙傘重新定位,脫離原本遮陽擋雨的實用功能,成為高經濟價值的地方特色文化產業。而民國62年李登華首開紙傘彩繪的風氣,舉凡花鳥、仕女、宗教人物、農村風光莫不躍然紙上,從此,彩繪紙傘蔚為風潮,更增添美濃紙傘的裝飾性與藝術性,提高了紀念與收藏的價值,從而也創造了美濃紙傘的另一個春天。
蛻變與新生
留傳至今已有八十餘載的美濃紙傘產業雖屢次克服逆境,突圍重生,但因第二代與第三代匠師多已過世或年邁,紙傘製作技藝瀕臨失傳,以難度最高的傘骨部分來說,該部分的技術原集中於屏東縣高樹鄉東興村,因臺灣工資上揚,80年代即外移至大陸。在競爭激烈的紙傘市場中,為省時省工而改採簡省的方式製作的紙傘愈來愈多,相較於以傳統方式製作的紙傘的美觀耐用,今日的紙傘有過度商品化而不耐用的隱憂。然而,少數的美濃紙傘業者秉持著傳承技藝的文化自覺,在削價競爭的市場中,強調精緻手工的傘面設計與製作,配合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臺灣客家特色產業輔導計畫」,在眾多店家中脫穎而出。 引入相關設計專才,開發不同的材質與工法,專注於創新與研發可說是美濃紙傘能否以藍海策略致勝的關鍵。
來源:行政院客委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