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70|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跑暴走 MTM TT 3.2 Turbo 420hp絞出!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通訊產品達人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布布小幫手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家庭生活顧問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拍樂園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1-30 10:07:0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小跑暴走 MTM TT 3.2 Turbo 420hp絞出!



第二代TT在市售小跑車中乃擁有最先進的技術,內外型設計在動感外也多了分優雅氣質,不過因動力搭配之故,這部車的加速並非算是猛暴一派,所以VW、Audi改裝專家MTM挺身而出,以高達420匹的改造讓它成為最速TT!
在造型邁向流線、寬扁的設計,以及大幅提昇內裝質感與科技性後,新型TT確實有讓人無法抵擋的吸引力,尤其它的車身採取了輕量、高剛性的鋁合金構造,在操控上也展現極為俐落的敏銳度。不過,二代TT的動力設定倒是成為銷售上的負數,雖然其具備雙離合器六速自手排變速箱而利於加速反應,但兩款引擎的出力有些平凡,像入門的2.0TFSI輸出僅200匹,頂級的3.2 V6更只有250匹,且實際上由於2.0升車款的重量較輕,使加速表現和3.2升差距有限之外,由於渦輪引擎非常容易提昇馬力,因此鮮少有人會選擇3.2 V6式樣。


為了因應前置中冷器的設計,其進氣歧管特別重新製作且移至前方,而所有的管路皆以耐高壓矽膠管組合也不難想見完備的程度。


TT頂級版搭載的六缸引擎源自於Golf R32,這具3.2升長行程小夾角V6引擎亦無升級缸內直噴,只具備可變歧管、可變氣門正時與直接點火等裝置,最大馬力、扭力分別是250hp/6300rpm、32.6kgm/2500∼3000rpm,配上S-Tronic變速箱後有0∼100km/h:5.7秒、極速250km/h的實力。這樣的數據以跑車而言再普通不過,而MTM採用3.2為基礎則是看中其大排氣量,尤其是VR6系列在以往的機械或渦輪增壓改裝有著許多成功案例,要獲得400匹左右的輸出稀鬆平常。


排氣管採不鏽鋼70mm雙迴路燒焊,同時中消設有Actuator控制的閥門,其在壓力達0.4bar時就會全開。


蓋瑞特R35渦輪入主
調校與強度對應為首要
MTM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蹟,就是曾在前代TT上創造出雙引擎Bimoto,並於義大利Nardo環狀測試道跑出400km/h極速的紀錄,而針對新型TT 3.2該廠仍以拿手的渦輪增壓為主軸,順帶一提的是MTM的機械增壓主要是運用在V8 4.2FSI引擎上,此K540系列的最高出力達540hp/57.1kgm,也是赫赫有名的怪物級鉅作!關於此3.2 Turbo強心的改造,MTM乃是從裡到外的全面強化,首先針對渦輪帶來的強大壓縮壓力,特別換裝高強度鍛造連桿與強化曲軸波司因應,同時運用加厚汽缸床墊片將壓縮比從原本的10.9降至8.8:1,相對的耐久性也因此得以確保。


排氣管採不鏽鋼70mm雙迴路燒焊,同時中消設有Actuator控制的閥門,其在壓力達0.4bar時就會全開。


在Turbo相關組件的架構上,其渦輪部份是使用滾珠軸承的蓋瑞特R35型,增壓值設定在0.94bar上下,在此為對應前置中間冷卻器的管路配置,MTM亦重新製作了前置鋁質進氣歧管(含內面研磨),至於排氣管則為全段70mm雙迴路設計,並附帶Actuator控制的0.4bar開啟中消閥門,當全開時排氣聲勢也非常的浩大。在最後的調校整合方面,MTM在高壓汽油泵浦與加大噴油嘴之外,當然還從OBD插頭灌入ME7.1.1電腦的適應程式,包括換檔程式的後延還提昇加速有利點;值得一提的是,這六支噴射量約380c.c.的噴油嘴為接近燃燒室的特製長衝程型,如此不論瞬間冷卻或燃爆效果都會更好,整體講究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S-Tronic自手排的關係本車扭力稍微調降至49.0kgm,排檔座下方的避震器按鍵代表它為電磁懸吊,因此只能換裝H&R短硬彈簧做強化。


根據MTM指出,變身Turbo的TT 3.2可在6300轉輸出420匹的強大馬力,其扭力也非同小可達52.0kgm,不過這是手排車型的數值,自手排為保護變速箱與防止離合器打滑,已在電腦調校時降低為49.0kgm,而加速數據是六速手排款為4.1秒(0∼200km/h:15.0秒),S-Tronic則稍慢一些但仍有4.6秒左右。這裡很多人一定會覺得奇怪,那就是雙離合器自手排不是有起跑轉速控制、主動退檔補油、換檔超快且動力損失小嗎?告訴大家S-Tronic雖然升檔只需0.2秒的時間,但別忘了TT 3.2是Quattro全時四驅底盤,手排相對有起步可拉高轉速、運用半離合器「彈射」的優勢,不過若非從靜止狀態開始計測的話,自手排應該還是較快的。


S-Tronic自手排的關係本車扭力稍微調降至49.0kgm,排檔座下方的避震器按鍵代表它為電磁懸吊,因此只能換裝H&R短硬彈簧做強化。


TT-S造型加身
協調而完美的底盤設定
在動力大舉提昇後,這部車同樣需在操控上進行對等的升級,為了以更大的下壓力與抑制抬升力來求得高速穩定性,其特別加裝S-Line的前後下擾流片,如此配合MTM的大口徑左右四出尾管後,外型上已相當於TT-S而顯得殺氣騰騰。相關底盤的強化上,由於本車原就有Magnetic Ride磁性粉末感應的電子避震器,因此主要是換裝H&R套裝降低短彈簧,另一個秘密武器則是日本Cox與Yamaha發動機合作開發、附減震器的前後下結構桿,讓激烈過彎時車體有更適當的對應剛性,而這也是STI S204的概念。


連接前三角架的Cox結構桿為Yamaha代工,因設有減震器之故也等於是防甩頭裝置。


此外,這部銀色TT的輪圈是選擇MTM Bimoto的19吋鍛造式樣(8.5J),並且組合CSC3 255/35/19跑胎而塞滿整個輪弧,其前煞車同樣為MTM的對向八活塞卡鉗搭配380mm打孔浮動碟盤,同時後輪流用新型RS6的335mm加大通風碟,制動效果因此能完全應付420匹的加速力。本車內裝則大致維持原樣,因為原廠像是電動桶椅、平把小徑方向盤、換檔撥片、鋁合金腳踏板等都應有盡有,所以只在儀錶板旁裝置一只Defi 60mm高反差Boost錶,用於隨時監控增壓作動的狀況。


MTM鍛造19吋輪圈內是前八活塞卡鉗搭配380mm大碟,其後輪則流用新型RS6的335mm碟盤。


試駕這輛TT 3.2 Turbo後,我們相當折服MTM的改裝功力,因為此車開起來竟然毫無遲滯現象而如同大排氣量的V8設定,從低到高轉速隨時可提供線性且飽滿的加速勁道,同時排氣聲浪也與V8十分接近會發出嘶吼聲,豪強的程度不輸那些上級跑車,其力道則大約是改裝GTI的兩倍大,配合S-Tronic的頻頻換檔亦展現出Race Car的情境。總的來看,經過MTM改裝的TT 3.2有非常均衡的表現,此底盤配上降低車高、加大圈胎及強化煞車之後,剛好可調合所增加的170匹馬力,操控上仍然靈巧、穩重不失原創性格,擁有它的車主相必非常快樂,這才是改裝的真正享受!


MTM鍛造19吋輪圈內是前八活塞卡鉗搭配380mm大碟,其後輪則流用新型RS6的335mm碟盤。



由於原廠內裝已是跑車化設定,因此本車僅加裝Defi 60mm Boost錶用以監控增壓狀況。



由於原廠內裝已是跑車化設定,因此本車僅加裝Defi 60mm Boost錶用以監控增壓狀況。



這部車的加速有如V8般凌厲,由於加裝S-Line前後下巴與四出尾管之故,外型上也展現出TT-S的態勢。


規格表MTM TT 3.2 Turbo

引擎型式V6 DOHC 24V+Turbo
排氣量3189c.c.
缸徑×衝程   84.0×95.9mm
壓縮比 8.8:1
最大馬力420hp/6300rpm
最大扭力    S-Tronic/49.0kgm、6MT/52.0kgm
前懸吊系統麥花臣
後懸吊系統 四連桿
電子輔助ESP
輪胎規格 255/35/19
傳動方式  AWD
變速系統六速自手排
前煞車系統八活塞+380mm通風碟
後煞車系統單活塞+335mm通風碟
長/寬/高4178/1842/1352mm
軸距 2468mm
輪距前1572/後1558mm
車重  1430kg
0∼100km/h  手排4.1秒、自手排約4.6秒
極速 270km/h以上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2-1-30 13:56:37 |只看該作者
又是一部不落人後的跑車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2-1-30 13:57:36 |只看該作者
好車一部但我買不起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8 22:2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