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4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79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經文:使徒行傳十七章一至十節)
雖然使徒保羅一生曾寫過數以百計的書信,但卻只有十三封書信才被納入為正典,確認為有神權威的印證。這兩封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書信,是使徒保羅在四十六歲時撰寫的,大約在他悔改歸信主十六年之後才寫成的。他寫信的時候在哥林多,正踏上他的第二次宣教征途。這兩封私人親密的書函都是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在聚會中向會眾公開宣讀,當中大部分信徒都是經由保羅在事奉中親自帶領歸主的(徒十七1-10)。當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十一章二十八節提及每天「為眾教會掛心的事」而經常負上重擔的時候,其中重擔之一無疑就是他撰寫書信的工作。保羅所撰寫的大部分書信都是他口述,由其他人代為執筆寫在書卷之上的,若那封信太長,便得把數卷紙張連在一起而成。當那封書信寫成以後,保羅通常便會最後加上問候語和他的親筆簽名(帖後三17)。
使徒保羅為甚麼要寫這兩封書信給帖撒羅尼迦教會,今天對我們又有甚麼特別意義呢?
(1) 他是出乎愛的關懷寫信,為要鼓勵堅固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基督徒,藉以警告他們有關必須防範的危險。
他們都是初信者,猶如「在基督裡為嬰孩的」(林前三1)。他們才不久以前還純然是異教徒,但透過福音的宣講才徹底地歸信了主,以至於保羅寫信給他們,以堅固他們在基督裡的信心。我們在讀這些書信的時候,得知這些初信的基督徒當時正經歷著來自猶太人的逼迫和世界的敵對。除此以外,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有仇敵一直在毀謗著保羅,甚至有某些人所寫的信件被聲稱乃來自保羅本人的。因此,保羅不得不寫信給這些初信者,以鼓勵他們,並警告他們有關將來的危險。
這些書信對我們有甚麼意義和價值?由於我們處身於一個異教的世界,我們也經常需要鼓勵和警告。有的時候,我們心中起了懷疑,且受到外界的敵對和逼迫。
(2) 他寫信為要在重要的信仰教義上建立他們。
這些書信根本上並不是有關教義的論文,而是充滿了教義!比如說,在帖撒羅尼迦前書,有提及關乎揀選(一4)、聖靈(一5-6,四8,五19)、確據(一5)、三一神論(一5-6)、悔改歸信主(一9)、主的第二次再來(一10,二19,三13,四14-17,五23),基督徒的行為(二12,四1)、成聖(四3,五23)、復活(四14-18)、人的本性(五23)等教義。今天我們迫切地需要教義上的教導和宣講,因為很少的基督徒在重要的信仰教義上有根有基。你對此可加以補救!你願意開始掌握這些教義嗎?請你拿起你的聖經,把這兩封帖撒羅尼迦書信作為你對教義探討的起點。
(3) 他寫信給他們,為的是要強調他們身為基督徒的責任,務必全然脫離舊我的生命和生活方式。
這些歸信主的年輕基督徒,還沒有達致完全的境地,離目標很遠,不久之前還是採用著世俗的生活道德標準。因此,使徒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一章四節懇求信徒要成為聖潔,因為神的旨意是要他們成聖(帖前四3);神呼召他們,本不是要他們沾染污穢,而是過聖潔的生活(帖前四7)。
(4) 他寫信是為要詳述主的第二次再來,並要糾正他們所面對的錯誤觀點和習俗。
這兩封書信有超過二十次提及主的第二次再來,其中保羅強調了三件事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1)他對基督在大災難前為要迎接作為祂自己新婦的教會而再來,以及對基督帶著眾信徒再來審判世界──即基督復臨的日子(Parousia),以及主拯救以色列、審判列國及設立衪國度的日子──這兩者之間作出區別。
2)他為他們解決了信徒被提,以及他們那些至親至愛者已離世的疑難,使他們得以安心下來。請務必參閱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十三至十八節。
3)他警告他們不可教條主義式地武 斷主再來的日子,並表明他們對基督再來的信仰應直接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和行為。
(5) 他撰寫這些書信,乃因聖靈的引導,要他如此去做。
保羅是這些書信的作者,但三一神第三位格的聖靈卻是肇事者。縱然這兩封書信帶有保羅的風格,讓我們目睹他本人的面目,但在這些寫作的背後卻有聖靈的印記──請參閱提摩太後書三章十六節及彼得後書一章二十一節。神監督著這些書信的撰寫,這原是對整本聖經的完成和一致性是必需的。
然而,對於我們今天來說,這些書信有甚麼意義和價值呢?由於這乃是神所默示而成的,它們就有永恆的價值,永不會過時,「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三16)。
來源:生命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