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9-9
- 最後登錄
- 2019-8-3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6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64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2-4-16 03:18 編輯
環球之鷹無人機系統包含機體,偵測器模組,航電系統,資料鍊共四部份;地上包含發射維修裝置(LRE)和任務控制裝置 (MCE)(是在一台嵌入式的整組式電腦化控制台);支援環境和人員訓練是軟性部分。
整體感應模組 (ISS) 是雷神公司建造包含有合成孔徑雷達 (SAR),光電 (EO),紅外線 (IR)感應器。EO或IR感應器都能同時配合SAR使用。各自都有廣域和高解析兩種模式切換。SAR 還有一種地面移動目標追蹤(GMTI)模式,能用文字顯示傳輸目標物的座標和速度。不論SAR或EO/IR 都先由飛機上的處理器先處理過再把初步畫面傳給地面MCE的一個單獨即時視窗。MCE可以在傳送圖像給後方指揮官時先預覽圖片。
導航使用GPS慣性導航。也能使用衛星連結能力進行自主飛行(Ku頻 或 UHF頻)並從衛星轉送偵查訊號到MCE。而公開資料鏈上的資訊;可以當無人機對準任何軟體相容的地面站台時自動下載到該站台(或裝置)。
地面上的主要裝備有任務控制元件(Mission Control Element MCE) 和發射維修元件(LRE),都由雷神公司生產。MCE用於任務規劃、遙控控制、指揮調度,還能處理和轉送影像偵查資料;LRE 負責發射和維修機體;還能配合地面支援設施。(LRE還發出精密軍用級的GPS訊號引導起飛和降落,精密編碼的GPS可以補助慣性導航),MCE和LRE是分離式的設備可以分別安裝在不同的地方,MCE可以部署在遠端總基地。兩設備的指向天線和衛星通訊天線都有外加的軍事迷彩掩蔽物。
[编辑] 偵測套件
中東部署的環球之鷹
環球之鷹攜帶休斯整合式搜索與偵查(Hughes Integrated Surveillance & Reconnaissance (HISAR))系統。 HISAR是一種低成本的ASARS-2偵查套件原本是休斯裝在U-2偵察機上用的。HISAR也用在美國陸軍RC-7B 低空多用途(ARLM)偵察機上,國際市場上也有銷售。HISAR 包含SAR-MTI系統,可提供光學和紅外線影像。所有三個偵測器都可以連結到普通商用電腦處理器作程式控制。數位影像可以由最大頻寬50 Mbit/s傳回地面站,或是通過衛星傳遞。
SAR-MTI系統於X-波段操作並提供以下幾種模式:
廣域 MTI模式 可以偵測半徑100公里(62英哩)內的移動目標。
複合 SAR-MTI放大模式提供6公尺(20英呎)解析度的照片尺寸達半徑37 公里(23 英哩),於半徑20到110公里(12.4到68英哩)區域內。
SAR點模式提供更高解析度1.8公尺(6英呎)的照片尺寸達半徑10公里(3.8英哩),還有海面監視功能。
光學和紅外線攝影機共同裝在一具萊艙上,使用一般鏡頭提供望遠縮放功能。還可以選掛補助SIGINT 套件。另外為了增強生存性環球之鷹裝有雷神公司 AN/ALR-89 自衛套件包含AN/AVR-3雷射警告系統,AN/APR-49 雷達警告系統和干擾系統,可以使它被任何武器瞄準時第一時間知道。一具ALE-50 拖曳誘餌可以增強對飛彈的逃脫能力。[4] [5]
環球之鷹2002 ILA航空展
環球之鷹山區測試
保養中的環球之鷹
2006七月,空軍在愛德華基地於無反射室進行測試環球之鷹Block 30批次的升級系統。此版本有一具極高敏感度的SIGINT 處理器;稱為「先進信號智慧酬載」。[6]
2006九月,新雷達開始測試,多平台雷達科技插入專案(MP-RTIP)加上綜合姿態專案。同時一起測試,一台全球之鷹被裝上這些設備,一些更大型版本(可以廣域監控世界上多數國家全土)也安裝到空軍E-10MC2A和E-8有人偵察機上。
[编辑] 發展
[编辑] 美國空軍
頭七架由先進概念實驗專案(ACTD)所建造,為了評估設計和性能。在全世界監控的能力是首要要求,原型機於阿富汗戰爭中首次應用和測試。
一反常態的環球之鷹是一邊進行小批量量產一邊又同時研發。九架Block 10 批次的飛機(也稱RQ-4A型)生產完成,已經有兩架交給海軍,兩架參與伊拉克戰爭。最後一架RQ-4A 2006年7月26日出廠。[7]
為了增加性能,訂購中的飛機機身都重新設計,鼻椎和機翼都延伸長。重新命名為RQ-4 Block 20批次,可以載運3,000磅的儀器。第17架Block 20已經生產完成,2006/8/25已經舉行出廠典禮。[8] 2007/3/1第一架Block 20移交到愛德華空軍基地。Block 20統一都定在2007到2008於該基地測試。未來Block 30 和 40 都將類似Block 20預定於2008 至2010生產。[9]
[编辑] 成本
研發成本過高一度使環球之鷹計畫難產。2006年中的試驗機建造成本超過預算達25%,原因部份來自中途修改設計增加性能。使得一度被國會關切可行性,如果在國家安全上需求評估沒有過的話將被取消。[10][11] 然而2006年七月,環球之鷹計畫完成調整。完成了空軍的評估報告但是生產期程也由2005年八月延到2007年十一月。報告在2007年三月公佈預計生產54架並延長計畫兩年到2015年。[12][13]
[编辑] 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購買兩架Block 10用於評估監控能力,命名為N-1,機號為166509,配置於愛德華基地,後來2006/3/28移交給 Patuxent River海軍航空站,開始進行環球之鷹海上操演(GHMD)專案。海軍VX-20中隊負責此項目。[14][15] [16]
2006春季,GHMD 操演展開第一部分海上緝毒能力驗證,四架出動監控加勒比海和佛羅里達海岸,監視海上和空中目標。[17]
2006七月GHMD行動擴及到太平洋邊緣。雖然RIMPAC遙控控制站在夏威夷,但是飛機起降都在愛德華空軍基地,離作業區將近2,500英里(4,023公里)遠。四架環球之鷹配合USS Abraham Lincoln 和Bonhomme Richard兩軍艦進行24小時海上監視行動。演習中有一部分是:環球之鷹發現海上動靜,展開追蹤,完成多重影像拍攝。之後影像傳送到Patuxent River海軍站處理後傳到夏威夷派出艦隊,等於完成全球性的軍事行動。[18]
諾斯洛普公司還提供一種RQ-4B型給海軍的廣域海上艦控項目 (BAMS) 競標案。
[编辑] 太空總署
2007十二月,兩架環球之鷹從美國空軍移交給NASA太空總署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德賴恩飛行研究中心」。將於2009開始協助NASA的若干空中實驗計畫。這兩架環球之鷹也是國防先進研究署第一和第六架專門為了示範先進科技概念而製造的飛機,當空軍有新的環球之鷹服役而完全不再需要這兩架時,它們也將完全移交給NASA作為科學用。[19]
[编辑] 德國
歐洲鷹於2006柏林航空展
德國空軍訂購一種改裝版RQ-4B裝備歐洲產感應器,稱為 歐洲鷹. 融合一般RQ-4B 機身和EADS偵測器。
此機可由Block 20/30/40的RQ-4B改裝上EADS' SIGINT 偵測套件以便使德國達成他們取代達索的Atlantique型電子偵察機。第一批5架歐洲鷹預計2010交貨。五架研製成本約 €4億3千萬歐元,還要€4億3千萬歐元用於量產。
[编辑] 澳洲
澳洲 考慮購買以進行海陸監控。環球之鷹將在2007訓練計畫中和RQ-1 Mariner掠食者無人偵察機做一次評比。[20]如果選中環球之鷹它將被分派到10和11中隊,配合P-8A海神偵察機作業。並於2018前取代P-3C。
[编辑] 加拿大
加拿大是潛在客戶之一,他們有海陸監視的需求,想要替換現行的CP-140 Aurora有人偵察機,以便用遙控方式對北極和遠洋進行低成本監控。
[编辑] 韓國
南韓國防採辦項目局(DAPA) 一直表達希望至少於2011前取得四架RQ-4B 和支持設備,分派預算大約USD$1900萬美元,以提升韓軍智能化程度以備戰時和美軍能偕同作戰。
[编辑] 日本
日本也有意願向美國採購此型無人偵察機,以監視大陸共軍在東海的活動。
[编辑] 小型化改裝
Scaled Composites公司和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 提供50%比例的小型RQ-4A,目前稱為Model 396,是美國空軍斬首行動計畫的一部分。
[编辑] 服役
空軍的環球之鷹試驗評估由艾德華空軍基地452飛行聯隊測試。服役機則交由第9偵查隊,第12偵查隊操作。
環球之鷹ATCD原型機已經用於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使用狀況良好,但是失事率過高有兩架失事等於損失1/4。根據澳洲報紙報導墜毀是由於"故障或保養問題",換算每飛行小時失事率比F-16高一百倍。但是工程師表示不能把原型機和成熟的飛機相比,比較標準不公平且人員訓練也不足。
2001年4月24日,一架環球之鷹以不停飛方式從艾德華空軍基地直飛澳洲愛丁堡空軍基地,創下無人機飛越太平洋的紀錄。共飛了22小時。[21]
環球之鷹海上操演專案時兩架移交給美國海軍,2006十二月第二架派往馬里蘭州NAS Patuxent River海軍站服役。兩架留作測試感應器,戰術,程式改進,與海上監控。[22]
2007年10月加州山火時環球之鷹也出動;發揮監控優勢。
作為2010年海地地震地震救援工作的一部分,美國五角大樓從阿富汗戰場上調動了一架RQ-4全球鷹偵察機,拍攝地震災後畫面,並向非政府組織和其它救援組織提供間諜飛機拍攝的照片,讓他們能更清楚的了解地面形勢。該全球鷹最初是在阿富汗執行美軍任務的,2010年1月14日調整了任務,讓它在海地飛行了14小時,拍攝了數百張照片。美國空軍計劃1月15日派其拍攝更多災區照片。[23]
2011年3月11日,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後,美國緊急於3月17日從美軍關島基地調派一架RQ-4全球鷹偵察機,拍攝反應爐受損影像。
[编辑] 技術規格
基本諸元
乘員: 0名
長度: 13.5 m()
翼展: 35.4m(116 ft 2 in)
高度: 4.6 m(15 ft 2 in)
翼面積: m²(ft²)
空重: 3,850 kg(8,490 lb)
載重: 10,400 kg(22,900 lb)
發動機: 1×AE3007H 渦輪扇葉發動機, 31.4Kn(7,050lbf)
性能
最高速度: 650 km/h (404 mp/h)
航程: 36(小時)
實用升限: 20,000 m(65,000 ft)
武器
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