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4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81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鑰節﹕「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十八1
在基督徒生活裡面,沒有甚麼比了解禱告的特權、並有規律地運用這個特權來得重要。禱告就是與神接觸、與神團結契合、來往相交的意思。那不僅僅是向神祈求一些事,儘管禱告也包含這一層意思。我們的主在路十八1-8設了比喻來強調禱告的重要性。祂說﹕ '人應該常常禱告……'這當然是一句有廣泛涵蓋面的話。禱告是我們所有人的特權,而路加福音第十八章給了我們五個例子﹕其中有一個懇切求告的寡婦(第三節)、一個祈求的法利賽人(第十節)、一個哀求的稅吏(第十三節)、一個尋問的官(第十八節),和一個呼求的乞丐(第三十八節)。
一. 我們為甚麼應該禱告﹖
對於這個問題,答案可不少,但讓我們就問題裡面的 '應該'一詞來回答。它的意思是﹕ '人應該禱告……'因此,禱告是責任。究竟我們為甚麼應該禱告﹖禱告怎麼會是一種責任呢﹖
1. 對於自己,我們有責任去禱告﹕因為神無限的憐憫,我們才得著新生命;通過重生的神蹟,我們才得與神的性情有分(彼後一4)。再說,只有禱告,才能夠維持這個新生命;也只有禱告,才能讓這個新生命充滿活力。只有通過禱告,我們才能夠活出神的心意,才懂得如何克勝罪惡和那惡者的勢力,才曉得該怎樣事奉神。對於自己,我們有責任去禱告。除了藉著禱告,我們無法成為自己理想中的基督徒,也就是無法成為合神心意的基督徒。
2. 對於他人,我們有責任去禱告﹕要是我們懂得怎樣禱告,就能奇妙而有效地服事他人。這樣說來,如果我們不為他人禱告,該多可惜!請看撒上十二23。環顧周遭的需要、罪惡、傷痛、苦楚和種種破碎的心靈,難道我們不應該禱告,好讓神的憐憫、幫助和救贖臨到那些可憐的人嗎﹖我們著實欠了朋友和親人的禱告的債。
3. 對於神,我們有責任去禱告﹕神在聖經中已將 '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彼後一4)。每一個應許都促請我們信靠祂,並促請我們支取生活和事奉所需要的一切。可以說,神給了我們一本空白支票簿,裡面的每一張支票都簽上了我們的救主穌基督的名字(約十四13),而天國銀行所擁有的資源卻永遠不會枯竭(腓四19)。對於神,我們不是有責任去兌現這些支票、去珍惜祂的應許,並常常藉著禱告來到祂跟前,好支取那為我們所預備的源源不絕的神聖恩典和權能﹖
二. 我們應該在甚麼時候禱告﹖
'常常'就是答案!意思是任何時候,任何環境下都要禱告。請看保羅在弗六18和帖前五17怎麼說﹖我們該在甚麼時候禱告﹖
1. 在特定的時間﹕既然我們每天都習慣做許多的事,培養禱告的習慣自是理所當然。請看詩五十五17,並請跟但六10對照來看。
2. 當聖靈催促你禱告的時候﹕我們應該都會有這樣的經驗。請看羅八26-27。就好像我們去禱告的地方那樣肯定,我們禱告的時候有聖靈的臨在和導引是可以肯定的。也許我們從沒想過要為某人祈禱,但聖靈卻這樣引導我們去禱告,結果,我們的禱告竟然成為上帝成就某事的途徑,你說這奇妙不奇妙﹖
3. 當我們陷入困境,憂慮重重﹕神雖然答應過會看顧困境中的我們,但人往往要遇上困難才禱告,這畢竟是叫人難過的事。請看詩五十15。他答應過困境中的幫助,卻沒有說一定會把我們從困境中救拔出來。保羅和西拉曾經歷過這種幫助帶來的喜樂,請看徒十六25。
4. 往往在我們有特別需要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時候,請看徒十二5,並請跟雅五13-15和17-18對照來看。
5. 能夠的話,跟他人一起禱告﹕我們應該有私禱的時候,但神也鼓勵我們跟其他人一起禱告,這種禱告有其自身的價值。請看太十八19-20,並請跟徒一13-14對照來看;留意徒三1。
三. 我們該用甚麼態度來禱告﹖
在路加福音第十八章,我們讀到三個禱告的例子,都是我們禱告的榜樣﹕
1. 我們要像稅吏那樣禱告,倒不要像法利賽人(十八10-13)。我們禱告,不要憑藉從自己而來的信心,倒要憑藉因主耶穌基督而來的信心,因為祂為我們流出寶血,以致我們(雖然是罪人)能夠向一個聖潔的神禱告(十八13)。要是我們像法利賽人那樣禱告,祂是不會聽我們禱告的;像稅吏那樣禱告,祂便會垂聽。
2. 我們的禱告應該鍥而不捨(十八1-8)﹕在禱告這件事上,我們是多麼容易變得疲累,多麼容易放棄!可不是嗎﹖當神沒有即時回應我們的禱告,我們就立時變得沮喪。請看那鍥而不捨的寡婦的比喻,並從中汲取教訓﹕ '一個壞人(那個不義的官正是這種人)尚且答應窮寡婦的要求,神會答應祂子民懇切的禱告,這還用說嗎﹖請跟十八38-39對照來看。
3. 我們禱告,要像小孩子那樣單純和信靠﹕第十六、十七節正顯明這一點。我們來到神跟前,要像孩子來到他們天父跟前一樣。 '禱告的語言是最簡單的語言,就是嬰孩牙牙學語的那種。'
你能體會到禱告是一樁挺實際的事情嗎﹖說實的,我們可以為每一件事禱告,不管那件事有多大或多小。
來源:從力量到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