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大會之後,意見紛紛,區利羅雖然高唱兩性聯合,卻無法脫出亞波里拿留的色彩,於是歐迪奇(Eutyches)想要維護基督兩性的合一,就題出他的看法。他認為耶穌雖是從二性而出,但是耶穌的人性被祂的神性吞滅了,「祂的人性就如同一滴蜂蜜溶化於汪洋大海之中」14,以致在聯合之後,祂只有一性了,而且歐氏更進一步認為,耶穌的神人二性在調和(mingling)之後所產生的,是與原來神性或人性都不相同的第三性。這種看法與基督的救贖相矛盾。因為基督若沒有與人相同的人性,怎麼能救贖人類呢?若基督裏的神性不是永恆、神聖的,祂的救贖就沒有永恆的價值了。所以在四四八年於康士坦丁堡召開的豫備會議,歐迪奇被定為異端。但歐迪奇不甘示弱,他說服羅馬皇帝提阿多修二世(Theodosius II),在次年於以弗所另開會議,會議由歐迪奇派控制,強行平反歐迪奇,定罪免職所有支持基督二性之說的人士,史上稱這次會議為「強盜會議」。羅馬主教大利奧(Leo the Great)寫了他著名的教義書信《大卷》(Tome),派了三位代表赴會,卻被阻止在會中發表宣讀。不到一年,皇帝墜馬而亡,繼任之皇帝瑪昔安 (Marcian)與皇后都同情基督有兩性的教義,於四五一年在離康士坦丁堡不遠的迦克墩,召開史上第四次的大公會議,有五百多位主教列席。大多數與會的主教認為沒有必要制定新的信經,只要將尼西亞信經重新加以肯定,再公開認同區利羅及大利奧的《大卷》就彀了。但是從羅馬皇室的立場來看,會議的目標是要平靜神學爭論的風波,好維持帝國內部的和平,那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與會人士集體在一個新的信經上背書。於是雙方採取了一個折衷的辦法,制定了一個冗長的「信仰定義」15,包括一個讚揚皇帝功德的序文,重申先期教父的決定,將尼西亞-康士坦丁堡信經並列為正統信仰之標準,定罪那些不同意稱馬利亞為神之母的人,斥責尼西亞會議之後所產生的異端。然後把區利羅與大利奧的書信列為正典,用以駁斥涅斯多留的觀點和歐迪奇的異端。接著有下列一段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