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0-21
- 最後登錄
- 2025-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85
- 閱讀權限
- 70
- 文章
- 1125
- 相冊
- 28
- 日誌
- 1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畢者推介
‧歐債危機爆發底因,在於各成員國經濟步調不一,以致德國經濟早已收復失地之際,歐羅區總體而言仍深受高失業及衰退之苦。專家相信,歐羅區不一定步上解體之路,但卻須借助圓熟政策恢復元氣。詳見B6 頁「投資遠見」。
‧傳媒往往以一年期NDF 推測人民幣未來走勢,卻其實遠期合約價格只反映現貨及遠期合約的利息差距,完成沒有預測未來滙率的功能。張宗永在B14頁「一瓢集」論人民幣擴大波幅對NDF 市場的影響。
‧新加坡是全球唯一實質人均GDP 水平名列前茅,近年增長趨勢又持續攀升的國家,經濟成就自然絕非僥幸。羅家聰在B19 頁「一名經人」比較港星兩地的GDP數據,總結出獅城三大成功要訣。
4月19日,周四。過去兩年,新興國家日思夜想的,是如何在發達國開動印鈔機促使游資四竄下,抗衡熱錢湧入經濟過熱通脹失控,許多新興大國在別無選擇下惟有一再收緊貨幣政策。然而,加息會吸引更多投機性資金流入,加劇新興市場貨幣升值和資產泡沫風險。
新興大國齊「放水」
金管局經常針對本港樓市發出「溫馨提示」、港府通過稅務手段加重炒賣成本調控物業市道,追本溯源,無非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為救經濟大印銀紙,以致資金泛濫炒風大盛。
然而,世事無絕對,誰又想到,在半年多一點的時間裏,近至中印遠至巴西,金磚四國中已有三國政策由緊入鬆,只有程度之分而無立場之別。去年今日,傳媒焦點盡在巴西以行政手段(徵稅)打擊炒賣該國債券的外資,還有其財長殺氣騰騰的一聲「貨幣戰爭」。巴西官息(Selic rate)去夏高見12.5厘,借美元日圓carry到巴西貨幣雷阿爾(real)或該國債券,財息兼收誘人之極。可是,說時遲那時快,巴西自去年8月至今已減息六次,本周三更一減75個基點(四分三厘),令官息Selic由去歲高位12.5厘,降至目前的9厘。換句話說,巴西過去八個月已合共調低利率350個基點(3.5厘)。
當然,跟歐美日英這些主要經濟體接近零的利率比較,巴西息口依然令人垂涎,惟必須看到的是,政策焦點由打擊通脹轉至刺激增長,並非巴西一國如此,印度便先於她放鬆銀根,且亦毫不客氣,一減半厘。連同中國對新增貸款和存款準備金率趨於寬鬆的處理,除了俄羅斯外,金磚國貨幣政策皆已改弦更張。
發達國「閂水喉」?
這邊廂,新興大國在「放水」;那邊廂,金融海嘯後環球資金泛濫的「罪魁禍首」發達國,說其「收水」言之尚早,但過去一個月出現好些值得關注的迹象,發達國與新興市場貨幣政策是否進入了一收一放位置對調的格局,或可藉此等迹象探個究竟。
老畢昨文提過,英倫銀行「鴿中之鴿」普森(Adam Posen),由堅決支持加碼量寬,變為主張QE到此為止,令整個英倫銀行決策層忽然「鷹」姿勃發,象徵意義非同小可。翻查英國數據,自2009年以來,消費物價指數(CPI)一直高於3%上限(通脹目標2%,上下不得偏離最多1個百分點),行長金默文(Mervyn King)向財相發信「解畫」,早成例行公事,理由不外政府調高增值稅(VAT)引發物價短暫上升、商品價格以至幣值因素不由央行控制,諸如此類;而信中總有「中期(medium-term)物價穩定不受上述因素動搖」這句話。然而,從英國最新(3月份)通脹數據可見,扣除間接稅的消費物價指數(CPIY),與包括間接稅的CPI按年升幅同為3.5%,繼續把通脹拒絕回落歸因於VAT效應,已難自圓其說。
商品價格又如何?過去一年整體走勢平穩,雙位數升幅已不復見,惟英國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繼續錄得可觀升幅,源頭會否是內部而非外在壓力?說到幣值因素,英鎊滙價過去一年靠穩,兌美元微升1.5%;將通脹問題推在英鎊疲弱頭上,更不知從何談起。普森這隻「鴿中鴿」對通脹突然產生強烈戒心,是否在不會說謊的數據面前徹底調整思維的結果?
在較不為人注意的發達國瑞典,央行本周決定維持利率不變,大大出乎預期減息四分一厘的市場意料之外。英國、瑞典同時發出有意「閂水喉」的訊息,連同近期口風顯示同一傾向的加拿大,以及推出QE3意向不彰的聯儲局,發達經濟體雖不會貿然收緊銀根,但各國央行不敢輕視通脹、進一步放鬆政策空間收窄,應屬與事態發展脗合的推斷。
回到新興市場,巴西本周調低官方利率,一減便是四分三厘,重手當然重手,惟令市場大感詫異的並非息「劈」得夠狠,而是利率仍有一減再減的可能。復活節前後,巴西央行行長通比尼(Alexandre Tombini)還口口聲聲說,Selic大有可能降至僅高於8.75厘的水平,然後於一段時間內維持不變。換句話說,巴西始於去年8月的減息周期,在利率降至9厘後將告一段落。有此「提示」,該國本周大幅調低利率75個基點,已在市場意料之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通比尼兩周前還強烈暗示減息周期到此為止,短短十數天後,央行在議息聲明中卻只提環球經濟脆弱、通脹風險有限,巴西利率尚有再降空間,豈非彰彰明甚?通比尼對經濟展望政策方向「出爾反爾」,莫非巴西內部以至外圍環境,發生了一些近至4月初也不能看見的變化?
風水輪流轉
常言道,水漲船高,在發達國不斷開機印鈔製造流動性的日子,資金亂竄求取回報,受影響國家對源源流入的熱錢壓不住阻不來。這個勢頭一旦中止甚且逆轉,新興國家面對的可能是另一個極端。從巴西、印度以至中國皆不再以通脹為憂,一個二個爭相「放水」,什麼叫風水輪流轉,你還不明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