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4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81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主來與預備(帖撒羅尼迦前、後書)
帖撒羅尼迦城,曾是馬其頓省的首都,面臨美麗港口。保羅在離開腓立比受辱下監之後,來到此城,先在猶太人會堂講道,不少人信主,而後被逐出境,不久到了稚典(徒十七1~4),打發提摩太回去看望他們。再後保羅到了哥林多,聽到他們的消息,知道他們正遭患難、逼迫,以及在真道上有所不明,特別關於死人復活和主再來等,保羅寫此書加以勸慰和講解。在寫前書後不久,保羅又得到消息,有好的情況,可得安慰,但也有令人擔憂的地方,仍是關於主再來的事並有關他們的品行方面。內中提到大罪人的顯現是別的書信所未曾題到的,兩卷主題均論主再來,新約共260章,提到主再來有318次,可見其重要。
Ⅰ、回顧與關懷(帖前一1~三13)
當我們想到主再來之時,仍不免要回顧以往,因為將來要為以往交帳。保羅對帖撒羅尼迦教會和他在那裡所作的工有所回顧,先對他們的信心、愛心、與盼望加以感謝和讚美,這並非有意阿謏和討人喜歡,因為神也不忘記人所作的工,和為祂的名所顯的愛心(來六10)。主耶穌寫給七個教會的信,也是先稱讚他們好的方面(啟二2、19)。這時不但稱讚他們有信、望、愛、諸德,又稱許他們將主的道從他們那裡傳開,他們也作了那一帶地方人的榜樣。他們是怎樣離棄偶像歸向神,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並等候主降臨。每章末了都提到主來,應如何預備,方可坦然無愧。
保羅也回顧了他到他們那裡傳福音的情況,不獨在乎言語,也在乎聖靈的權能並充足的信心(一5)。他的勸勉不是出於錯誤、污穢、詭詐,乃是屬神的托付,討神的喜歡,從不用諂媚的話,也沒有存著貪心,或求人的榮耀,且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愛護他們,連性命都願意為他們捨去,這一段實在是傳道人的好榜樣。有誰像保羅那樣辛苦勞碌,晝夜作工,傳福音免得累著他們,真是何等聖潔、公義、無可指責,又好像父親。他這樣工作,也真有效果,因為他們接受所傳的道,以為是神的道,不是人的道,甘心為道受苦害。保羅以他們為喜樂、冠冕和榮耀,因當主來時,他們站立得住。
保羅自己要去見他們,因有攔阻而打發提摩太前去,堅固他們,免得被患難搖動。但聽見好消息以後,就得了安慰,但仍切切的為他們禱告,願意去見他們,願意他們愛心增長,到主來時,心裡堅固,成為聖潔,無可指摘。保羅雖在那裡工作不久,但關懷愛護之情,非常深刻感人,實非一般傳道人所能及。他不但是用口傳,更是用心靈、生命、捨己愛心來傳。他工作的果效是用血和淚換來的,所有的果效要在主再來時顯露出來。
Ⅱ、教導與勸勉(帖前四1~五28)
回顧以往固然能有所慰藉和鼓勵,但現在和將來更要注意,討神的喜悅,遵行神的旨意是很要緊的,其中成為聖潔,遠避惡行,尤為重要,這是聖靈在信徒心中運行的目的,絕不允許犯污穢情慾的罪。也要彼此相愛,立志作安靜人,只有安靜人能親近神,聽見聖靈的聲音,得到光照、啟示、潔淨、能力。忙忙碌碌,多管閑事,虧損極大。
關於復活與被提是信徒最大的盼望,身體死不過如睡了一般,是要醒過來的,他們的靈魂已在天上,與主同在(來十二23;腓一24;林後五8)。主再來時,將他們一同帶來,與復活改變的身體相合,成為不朽壞的,屬天的人(林前十五48~53)。至於活到主來的人就不經死而被提到主那裡去(帖前四15~17)。被提與復活的時候,有發令呼叫的聲音,天使長米迦勒的聲音和神的號聲(出十九16;林前十五52;啟十7)。有人認為是在大災難開始之前;有人認為在災期之中;也有人認為在大災期之後。但復活和被提不可能在災期之後,當主降臨到地上的時候,那樣就沒有台前審判和羔羊婚娶的機會。主降臨有兩個階段,先到空中對世人是隱藏的,後到地上是極為明顯的,所以被提將是在頭一個階段,將信徒提到空中雲裡,而不是等降臨在地上,那時是招聚以色列人,神的選民(太二十四20~22、30~31)。
關於主來的時候,日期不能預知(太二十四36、42、43),但因有再來的預兆可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門口了(太二十四33)。人正說平安穩妥的時候,災禍忽然臨到他們,但信徒卻不在黑暗裡,叫那日子臨到像賊一樣。就像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覺的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部沖去,但有的如挪亞被取去,也有的被撇下,羅得的日子也是如此(路十七28、29)。所以不要貪食、醉酒,思慮累心,乃要時時儆醒,常常祈求,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路二十一34~36)。所以必須有所準備,有所追求,應當需要信、愛和盼望作為保護(帖前五9)。神為我們定了很簡單的旨意,就是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神許多的恩典和祝福都在其中。另有幾樣教訓也當注意,就是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這兩樣都要保守平衡。
最後祝願他們要全然成聖,靈、魂、體都蒙保守,在主耶穌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帖前五23)。成聖是神的工作,藉著聖靈和神的話,有時也用管教來叫我們成為聖潔(帖後二13;約十七17;來十二10)。但我們也當自潔,除去身體靈魂一切污穢,敬畏神得以成聖(林後七1)。人有靈,包括直覺、交通與良心;有魂包括心思,情感和意志。靈魂是能夠分開的(來四12),有時合稱為心。不過靈是在人心的深處,而魂較外與肉體更為接近,都要潔淨,以坦然見主(彼前一22;來十二14)。現在心中有責備,或別人有指摘,只是將來受主指摘的預告和題醒而已。
Ⅲ、感恩與祈求(帖後一1~12)
帖後與帖前相距時間不久,因有些情況需要加以講解和指導。保羅先為他們感謝神,因他們的信心和愛心都增長充足,在患難中仍有忍耐。他們是配得神的國,因為他們已接受神的國在心裡,如果是手扶犁向後看就不配進神的國了(路九62)。信徒最大的盼望就是主再來所要帶來的榮耀和福分,同時主也要報應那不聽從福音的人,他們要永遠沉淪,真是可怕的。本是一樣的人,因對福音的態度不同,有多麼大的嚴重後果。
保羅也為他們禱告,願神看他們與蒙召的恩相配(弗四1;腓一27),並用大能成就他們一切所羨慕的良善,並信心所作的工夫。願主名在他們身上得榮耀,我們當常有主的榮光在我們裡面,也要常住在祂榮光裡,這樣榮光就能顯在我們身上。
Ⅳ、講解與教訓(帖後二1~三)
關於主降臨及被提,可能有人借靈,冒名寫信,說主的日子已到,引起擾亂和驚慌,所以保羅要再加解釋。舊約多次題到主的日子,稱為「耶和華的日子」、「大而可畏的日子」、「末後的日子」、「那日」等(賽十三6、9,二2;珥二31;番一14;彌四1;亞十四1;瑪四1)。這個日子包括神審判世界,降極大災難,以及主降臨在地上掌權,到最後地球被火焚燒。如果說那日已經來到,信徒尚未被提,當然要引起驚慌,因為前書保羅講到主來、被提是一個盼望和安慰(帖前四13、18),而且信徒也不在黑暗裡,叫那日子臨到像賊一樣,並不是預備我們受刑(帖前五4、9),而是得蒙保守到主降臨的時候(帖前五23)。所以主降臨和我們到祂那裡聚集,顯然尚未發生,不會是主的審判和大災難的日子已經來到,因為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顯露出來。這個大罪人就是敵基督的,就是沉淪之子,他要抵擋主,高抬自己,甚至坐在殿中自稱是神(但十20~21,八23~25;九27,十一36~37;啟十三1~8、12~18,十九19~20)。現在有一個攔阻他的,當然不是和他是一類的,屬乎撒但的東西,應當說是指著聖靈和教會說的,教會被提,那不法的人要顯露出來,被主降臨的榮光廢掉,這不法的人來是照撒但的運動,行各樣異能,神跡和虛假的事,迷惑多人(啟十三2、11、13~15)。現在這不法的隱意已經大大發動,在世界各處運行,證明大罪人也未顯露。
因此保羅勸勉教訓帖撒羅尼迦信徒,當然也是對所有信徒。要站立得穩,堅守主道,能愛神,學基督的忍耐。對於不按規矩而行,不遵守使徒的教訓的,就當遠離他。使徒也是按規矩而行,不白吃人的飯,而是辛苦勞碌,晝夜作工,免人受累,為給他們作榜樣,叫信徒效法。不作工的人,就不可吃飯;不聽從的人,不和他交往,叫他們自覺羞愧,但不要以他為敵人,乃勸如弟兄。保羅的勸勉教訓,非常中肯、適當,不太嚴,也不任憑。教會應當按規矩,有次序,不可混亂,任意而行。主來的時候已近,必須儆醒預備,不可錯過機會。
來源:聖經真理與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