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4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81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耶穌的教訓(一)
耶穌基督在世上的時候,行了很多神跡;祂更講了許多的教訓。
一、耶穌教訓人的方式
(一)公開的講道
其中最明顯的是登山寶訓(太五-七),特別教導信徒如何過天國子民的生活。約翰福音中,耶穌也有多次在船上和岸邊公開教導人。
(二)討論的方式
有時,耶穌用反問幫助對方看到自己的問題。例如:路十,當耶穌面對律法師的試探說:「該怎麼辦才可承受永生呢?」耶穌反問他說:「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念的是甚麼呢?」之後,耶穌幫助他們認識舊約申命記和利未記的記載:「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耶穌很喜歡用反問的方式讓對方看到自己問題的所在,讓他們自己回答自己的問題。
(三)辯論的方式
可十二記載耶穌與撒都該人討論復活的問題。撒都該人要想駁倒耶穌,提出了兄弟七人娶妻的問題。但耶穌卻巧妙地反駁他們,且說:「其實,神是活人的神,不是死人的神,所以,復活這件事更符合我們所信的,就是一個活人的神。耶穌與撒都該人辯論這事的時候,祂的證據、邏輯比對方更清晰有力,令對方啞口無言。
我們今天在世上,也應該有這種智慧效法主的榜樣,用不同的方式帶出天國的福音。
二、耶穌教訓人的材料
(一)舊約聖經
在路四記載耶穌剛開始傳道的時候,祂就引用以賽亞書的記載(賽六十一1-2)來說明自已在世上的工作。
在登山寶訓裡,當耶穌講到仇恨、奸淫、起誓等問題時,都以舊約的記載作為起點,然後加以解釋和豐富它的意思。
(二)利用四周圍的事物
當祂看到小孩,就教導人要像小孩一樣才能進神的國。當耶穌在耶路撒冷走過一棵無花果樹,見樹上沒有果子,就咒詛這樹,讓它立即枯死,這事教導門徒信心和結果子的功課。
(三)比喻
太十三,差不多全都是耶穌講的比喻,其中撒種的比喻,教訓門徒要成為好土,成為結果子的土地。又在太廿五講到十個童女的比喻,有五個童女是聰明,五個愚拙,主透過這比喻,教導門徒警醒等候主的再來。耶穌為何要用比喻呢?
1.耶穌用比喻來解釋天國的事,因天國確實不容易為人所理解。
2.對沒心追求的人,對比喻會不加留意,但若有心追求了解,繼續發問,則比喻能助他們更深入的了解。
三、耶穌的教訓兩大中心
(一)父神的觀念
在福音書裡,耶穌多次表明天上的神就是祂的父,且讓跟從的人知道,可以藉著跟從相信祂,同樣以神為他們的父。故在太六教導門徒禱告時說:「我們在天上的父。」耶穌來到世上,就是要讓世人可以得到一座橋梁,稱神為父。
(二)天國的觀念
當時,猶太人錯誤地認為彌賽亞的來臨只為復興以色列國。但基督一再強調,祂的來臨是復興萬民,叫萬民因著彌賽亞得到釋放的生命,解決萬民罪惡的問題,得進入神的國度裡。故在太十三,耶穌比喻天國像一粒芥菜種,又像一個撒網的人。這些天國的比喻都是十分寶貴的。在太五至七章,耶穌也教導門徒,作為天國子民應有的表現。
來源:信仰要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