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63|回覆: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討論] 藤原效應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傻瓜的聰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8-23 08:20: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3
藤原效應

 

兩個接近的氣旋式渦旋,其運動軌跡以兩者連線的中心為圓心,呈氣旋
式螺旋軌跡,這就是藤原效應主要的現象。         

        颱風是自然界最具破壞力的天氣系統,也是影響台灣最重要的
災變天氣,其所帶來的雨量亦是台灣地區重要的水資源來源。以1995
年為例,許多颱風過門而不入,造成缺水及限水的問題,嚴重影響農耕
、部分工業生產及經濟民生。而1996年的賀伯(Herb)颱風,雖然中
央氣象局準確預報了路徑和雨量,但因其所帶來的雨量實在太大,使台
灣災害損失高達五百億台幣。此外,1995年9月22日掠過恆春半島的賴
恩(Ryan)颱風,雖然在蘭嶼有強烈風雨,但因為暴風半徑減小,使台
灣本島的風雨不如預期,因此部分企業與民眾對當日防颱放假的作法感到
質疑。由以上幾個例子,我們可以知道颱風對台灣地區造成的直接與間接
影響,以及對災害防治、經濟生產、民生活動、水資源規畫,具有相當的
重要性。


颱風的能量

  就學術觀點而言,颱風是地球物理流體力學中的絕妙現象。颱風系統
包含了旋轉渦旋、水潛熱釋放、大氣與海洋交互作用等物理過程,且涉及
許多不同時間尺度、空間尺度的流體力學與熱力學。這樣一個高能量的系
統,在天氣現象包含強風與豪雨,強風伴隨著大量動能;豪雨則帶著大量
水汽凝結的潛熱釋放。

  颱風大量降水累積的潛熱釋放是十分驚人的,其能量可以比強風的能
量大一、二個數量級(十到一百倍)。以賀伯颱風為例,台灣地區平均雨
量約為四百公釐,乘以凝結熱(2.5×10(6上標)J Kg(-1上標))及台灣地
區面積後,可得到總能量估計值10(20上標)焦耳。如此龐大的能量相當於
台灣數百年的總用電量,若完全反應在大氣溫度上,可使台灣整層大氣增
溫一百度;幸好因為大氣動力調節以及熱力學限制機制的緣故,這些能量
最後並不會造成局部增溫。為了讓各位更瞭解颱風是個高能量系統,我們
將颱風潛熱釋放能量與其他重要事件的能量比較,列於表一。


藤原效應

  雖然颱風本身有相當大的潛熱釋放,但是其運動特性仍然可以用一般
不含潛熱釋放的旋轉流體運動學來解釋。例如中太平洋的颱風運動受海洋
上長期存在的副熱帶高壓環流影響,加上地球科氏力隨緯度增加的因素,
一般颱風多為向西或西北運動。但是今年九月的寶發(Bopha)颱風並不
遵循這樣典型的路徑;其路徑先向西北西而後轉向南,經過台灣東方海域
直撲菲律賓。如此詭異的路徑,科學家們卻可以事先掌握,靠的是我們對
颱風「藤原效應」的瞭解。

  「藤原效應」最早來自藤原(Fujiwhara)在1921~1931年間的一
系列水工實驗及研究發表。主要是描述這樣一個現象:兩個接近的氣旋式
渦旋(如颱風一般,流體中具旋轉者),其運動軌跡以兩者連線的中心為
圓心,呈氣旋式螺旋軌跡。自從1960年代第一枚氣象衛星發射後,對於颱
風的定位及路徑預報有了很大的改善;更多的資料讓科學家發現到真實大
氣亦存在與實驗類似的藤原效應,我們可以將它應用在颱風路徑預測上。

  因為北半球的颱風本身以氣旋式(反鐘向)旋轉,颱風以外周圍的氣
流亦受其影響,為氣旋式風場。如同水流一般,若有一質點位於氣旋式風
場中,勢必為風場帶動,移動路徑為氣旋式旋轉。雙颱風即因受到彼此風
場影響,呈氣旋式(反鐘向)互繞,如同藤原先生在水工實驗得到的結果
。當然,在南半球,因為颱風的環流是順鐘向,所以雙颱風是以順鐘向互
繞。

  實際大氣的大尺度背景風場,遠比單純雙颱風交互作用時複雜,再加
上水潛熱釋放以及地球旋轉的科氏力隨緯度增加,因此雙颱風除了互繞外
,還能產生合併、分離、拉伸等現象。科學家們發現,兩個颱風通常慢慢
靠近,直到相距約一千至一千二百公里時,開始受彼此影響,呈氣旋式螺
旋軌跡接近;但到八百公里左右時,有兩種情形可能發生,一為合併,另
一為分離。又過程中亦可能因颱風登陸,造成強度減弱、消散,改變了雙
颱風的交互作用。

1994年西北太平洋上的派特(Pat)和露絲(Ruth)颱風是互繞合併的案
例,其相對於雙颱風中心點的軌跡如圖一所示。四天之中兩個颱風互繞,最
後合併。1991年的耐特(Nat)及密瑞兒(Mireille)颱風則是典型的互繞
而分離個案,其相對於中心點的軌跡如圖二。此二例都可以藤原效應合理解
釋雙颱風的運動。

  分析今年(2000年)9月6日至11日的寶發及桑美(Saomai)颱風路徑
,亦取其相對於兩者中心點的軌跡。在9月11日寶發颱風登陸菲律賓前,兩者
呈氣旋式互繞,也是明顯的藤原效應。若非寶發颱風登陸菲律賓,二者亦有機
會合併為一。

  除了已熟悉的合併與分離,「拉伸」現象也是近年來研究的重點之一,從
衛星雲圖上可清楚看到1998年10月在台灣東南方的亞力士(Alex)颱風受瑞
伯(Zeb)颱風的影響,在氣旋互繞後,亞力士颱風被拉伸成帶狀,且與瑞伯
間有「無雲帶」分隔。這是因為瑞伯颱風的風切強過於亞力士颱風的旋轉,就
如同旋轉相對較弱的陀螺較易停止,亞力士颱風的旋轉慣性無法維持自身完整
;風速快的地方比其他風速較慢的地方快太多,如同要將颱風撕裂開來一般。
在亞力士颱風被拉伸的同時,瑞伯颱風的強度亦被觀測到增強,這是個有趣的
現象。

  由於電腦的發展迅速,如今科學家們可以利用動力、熱力學等物理規律對
颱風進行數值模擬及實驗,並且模擬出藤原效應的各種現象,對詳細討論有興
趣的讀者,請見參考資料。綜合颱風個案及數值模擬結果,可知主要的變因有
距離、強度(最大風速)、大小(暴風半徑)三項。兩颱風需先靠近至距離一
千公里左右,才會開始感受到彼此的影響(確切的距離與其暴風半徑有關),
而強度和大小決定了周圍風場的分布,以及颱風的旋轉慣性。較小且弱的颱風
對強且大的颱風運動影響有限;甚至如同亞力士颱風一樣,可能會被拉伸成雨
帶,裹於大颱風周圍,這時候大颱風帶來的災害就更嚴重了。

.......................................................................................
早上看一下氣象圖發現~藤原效應正在發生中
原要穿越台灣的天坪颱風與另一個布拉萬颱風
發生藤原效應,原要北上的天坪颱風,又慢慢
往南跑,布拉萬颱風往北跑,形成藤原效應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秋楓染紅山巒景
翠松磐根佇山影
雲霧裊繞松林間
雲瀑巒山壯觀影

Rank: 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2-8-23 11:21:18 |只看該作者
兩個颱風在跳華爾滋
轉出去的又被拉回來
可憐了地板呀

點評

pkpkraw  你也太可愛了八?  發表於 2012-9-5 21:04:16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2-8-23 20:56:35 |只看該作者
這次的颱風太鬼意了,別小心它才是..................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2-8-24 06:45:16 |只看該作者
所以說中部會很嚴重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2-8-24 10:57:04 |只看該作者
有學到甚麼叫 (藤原效應)哦   謝啦
颱風天  不要亂跑     祝  大家平安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 20:1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