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26|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討論] 老子武學文化之真諦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6-6 00:35:5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筆者以師傳為據,以獨特的人生經歷和視角,研究老子及其《道德經》,認為“柔弱勝剛強”與“剛強勝柔弱”乃是老子提出的一個偉大的哲學命題。

1、老子的“武學文化”是什麼?老子的“武學文化”是從“道法自然”出發,揭示了“柔 ​​弱勝剛強”規律,以之與“剛強勝柔弱”相時。

老子將“柔弱勝剛強”運用於武打,則締造了中國“ 武術 ”,老子將“柔弱勝剛強”運用於社會,則揭示了“無為而怡”所表現出來的“民主推動社會發展”規律。這就是老子的“道”。

同時,老子為了使“道”不走入邪道,提出了思想行為規範,這就是老子的“德”。

由此,表現出了老予“以德治道”的思想,蘊含著深厚的“民主”思想。

正是老子的“道德”思想,直而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對立、鬥爭的現實,以“武”“衛”為認識的前提和小發點。

以“止武”“止戈”為認識的歸宿和落腳點,從而締造了中國“武學”及其文化。

2、老子“柔弱勝剛強”的“民主”內涵。一方面,老子將統治者抽象為“剛強”,將被統治者抽象為“柔弱”,認為在一定條件下“柔弱”可以戰勝“剛強”。

以此動搖了專制主義者賴以存在的“剛強勝柔弱”的統治思想基礎。

另一方面,老子在揭示“剛強”轉化為“柔弱”,“柔弱”轉化為“剛強”的條件中,認為統治者的“剛強”必須轉變成“無為”,方能實現“止戈”,也才可能與百姓一道,其同推進社會所史的進步。

從中才可能實現統治者的“無為”而“有為” 而“無為而治”,是老了以“民心”觀和“契約”觀為根本的“德治”思想來支撐、決定的。

因而表現出了老子“德治政治”,即“民主政治”的精神。

3、老子是“入世”思想,而莊子是“出世”思想。

老子提出的“柔弱勝剛強”與“剛強勝柔弱”這偉大的哲學命題,從哲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角度出發,對諸如“不可知論”“不可變論”“不可為論”等做出了理論的、特別是“武術”實踐意義上的科學回答。

老子哲學注重主觀能動性及其條件,提出了“可知”“可變”“可為”的一系列哲學範疇,諸如“無極太極”“有無”“動靜”“虛實”“正奇”“攻守” “進退”及其“變化”法則,揭示出了“武術”的扣法方式和方法原則、戰術與技巧、境界與價值等規律性的東西,以此,並為孫子、鬼谷子等人的兵法奠基。

加之上述的老子“德治”政治的思想,可以看出,老予及其《道德經》充分錶現出了人對“自然”、人對“禮會”積極進取的精伸。

從人類思想史的角度看,老子哲學不僅是“神與人”認識發展的里程碑,而且老子哲學完全體現出了人本主義,開創了世界人類民主思想的先河。

然而,莊子思想根本表現為“順應自 ​​然”,即“任自然”“任逍遙”,從而表現出了對現實及在人生處世上的消極態度,反映出了莊子的“出世”思想。

4、老子的“德治”思想與孔子的“仁政”思想有著本質的區別。

而對現實,在如何“止戈”的問題上,老子認為,統治者必須做到“無為”。

一方面要做到“絕聖棄智”,另一方面要杜絕“法令滋張”。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順應民心,推進社會,實現“德治”。

然而,孔子思想與老子思想相悖孔子“唯'禮'是從”,而滑向了“折中主義”“理想主義”。孔子用“愛人”取代了老子的“愛民”觀,用“綱常”取代了老子的“契約”觀,建構出了儒家的“宗法倫理道德”。

他認為,只要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安於既定的政治秩序,上下都注重倫理修養,並從“仁”“愛”出發,做到“克已復禮”,做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行”等等,社會便會充滿著“仁愛”,於是“止戈”的問題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可見,孔子的“仁學”“仁政”,就是“折中主義”“理想主義”,也就是儒家所說的“忠恕之道”,“中庸之道”。

5、老子的“重契抑法”思想與法家“唯法是尊”思想有著根本的區別。

老子“重契抑法”思想表現為“以契彰德”。

老子說:“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認為靠和解、調解等辦法,可以了結大怨,不能了結餘怨、小怨。因此聖人要憑藉“契約”來調解,這樣一來,既不會責備丁人,當事雙方也不會互相指責,而“怨”也就會順利地解決了。

故老子說“有德司契,無德司徹”。他認為,只有靠“契約”來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靠“契約”來辦事,才能實現出社會的“對等”和“公平”,才能做到“以德服人”,從中體現出了“德治”。

然而,法家講“唯法是尊”,講“道”高於“德”,講“法”“術”“勢”三位一體,是為牽制獨裁統治者立意、建言。

6、老子的武學思想開啟了嶄新時代並形成了“武學文化”。

老子旨在如何“止武”“止戈”的思想,開啟了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這使得各學派都在“武”“戈”和“止武”“止戈”的問題上發表意見,只是論題的取台、輕重不同罷了。

老子的武學思想完全被孫子、鬼谷子等人繼承和發揚,上演出了諸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合縱連橫、秦掃六合,並最終完成中國統一大業的歷史大戲。

也使中國武術、中國兵法彪榜青史,萬佔不朽。

從而深刻展現出了中國在國家、階級這種文明的延續進程中所出現的新的文明,這就是戰爭文明。

同時,老子的武學思想也在漢初孕育出了“無為而治”的“德治”政治。

因此,歷史證明,老子的武學思想、武學文化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其對人類歷史的發展具有巨大作用。



心得:這篇文章讓我了解, 老子道德經用在武學上的含意, 真的是高深呀! 一語道破值政者與被值政者的態度, 真的是精經典!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2-6-6 23:15:41 |只看該作者
請不要亂解釋道德經   老子並沒有說柔定勝剛   而是要人們剛中帶柔  柔中帶剛      無為而治是要政者要學會用人而不用凡事親力親為    一言難盡   只能說   道可道  非常道   

Rank: 4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2-11-3 16:15:53 |只看該作者
老子一書,真的非常值得看,看一遍就多一遍體悟,
體悟越深,越感覺到其中的奧妙無窮,無法言傳。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5 17:5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