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ntyang1961 於 2012-6-4 19:04 編輯
大甲-鎮瀾宮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大甲鎮瀾宮,俗稱大甲媽祖宮、大甲媽祖廟,位於台灣台中市大甲區順天路158號,大甲火車站正前方200公尺處,主奉天上聖母媽祖,為台灣媽祖信仰的知名廟宇之一。
大甲鎮瀾宮自古以來即是台灣媽祖信仰的重鎮。
鎮瀾宮是大甲居民的精神寄託所難,舉凡廟宇的修建、神明的節誕,均為大甲地區居民主要活動,因此,廟宇無形中就成為當地居民的活動中心。
大甲鎮瀾宮聲名遠播,香火鼎盛,鎮民常至廟宇求神保佑,以期能趨吉避凶。
鎮瀾宮前身為天后宮,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乾隆五十二年改稱鎮瀾宮。
它係以媽祖為主神,傳說媽祖林默娘世居福建莆田湄沙嶼。
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九六0年),自幼聰明伶俐,九歲悉心研究經書,十六歲領悟了經典奧理,能冶病、驅邪、救人無數。
到了二十八歲(西元九八七年)九月九日重陽節午時,得道昇天為神。
林默娘的濟時救人先後被歷代皇帝封號。
媽祖既不屬於佛教,也不屬於道教,亦不屬儒教,是道地的民間信仰,而且是台灣民間信仰中,香火最盛的神祇之一,被尊稱為「海神」。
近年來,大甲鎮瀾宮媽祖的遶境進香發展成宗教界的盛會,曾遠赴湄洲媽祖廟進香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大甲媽南下遶境進香活動,於2008年7月4日被指定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活動資產」。
祀神:
大殿:
天上聖母、千里眼將軍、順風耳將軍、三官大帝、司命灶君、中壇元帥、福德正神。
觀音佛祖殿:
觀音佛祖、善才童子、龍女脇侍、韋馱菩薩、貞節媽、十八羅漢。
神農大帝殿:
神農大帝、文昌帝君、魁星星君、廣澤尊王、太陽星君、太陰星君。
註生娘娘殿:
註生娘娘、婆姐夫人。
伽藍尊者殿:
伽藍尊者、文武判官、玄壇元帥、金蕭薛三府千歲、虎爺。
南北斗殿:
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聖父母殿:
媽祖父親積慶公林惟愨、媽祖母親積慶公夫人王氏。
地藏菩薩殿:
地藏王菩薩、歷代祖師神位、各檀越功德主神位、一江山烈士神位。
太歲星君殿:
斗姥元君、六十太歲星君。
遶境活動
每年農曆三月,來自各地的十餘萬信徒組成聲勢浩大的進香隊伍,以大甲鎮瀾宮為出發點,在八天七夜中徒步至南部來回;早期進香終點是北港朝天宮,1988年後改至新港奉天宮迄今。
遶境隊伍跨越台灣中部沿海四縣市(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經過廿一個鄉鎮市區,八十餘座廟宇,跋涉三百三十公里路;於2010年擴大舉辦為九天八夜徒步遶境進香,分別駐駕彰化南瑤宮、西螺福興宮、新港奉天宮、西螺福興宮、北斗奠安宮、彰化天后宮、清水朝興宮,最後回駕大甲鎮瀾宮。
每年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的日子並不固定,都是在當年的元宵節擲筊決定進香出發的日期與時辰。
在整個九天八夜的遶境活動中,依照傳統舉行獻敬禮儀,往年皆為八大典禮,近年來因舉辦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為將傳統文化繼續發揚,將典禮擴大為十大典禮,分別有筊筶、豎旗、祈安、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安座等十個主要的典禮,每一項典禮都按照既定的程序、地點及時間虔誠行禮。
2009年農曆八月一日,大甲媽遶境轄區的53個村莊。
距前次活動已有三十餘年之歷史,據說是為當年發生「墩仔腳大地震」祈福所舉辦。
中國上海玉成天賜珠寶公司董事長趙柳成為福建湄洲媽祖廟雕成高128公分,重1.5公噸的紫羅蘭翡翠媽祖贈給臺灣大甲鎮瀾宮,2011年12月14日抵台中港,隨即展開四天三夜遶境活動。
馬英九總統2011年12月18日參加大甲鎮瀾宮翡翠媽祖安座祈福典禮。
多元推廣
近年來,媽祖文化邁向年輕化,廟方更成立「大甲鎮瀾宮e世代青年會」積極拓展媽祖文化,為媽祖服務,發揚媽祖精神,進而為社會大眾服務。
大甲鎮瀾宮秉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之心,興建「鎮瀾兒童家園」,目前院童人數不多,為了發揚媽祖精神,追求和平與世界大同,發現有需要幫忙的小朋友,可以與院方連絡。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