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76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31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穆斯林要時刻監察自己的內心
阿語“穆拉尕巴”的意思是檢查內心、 凝視、專注。在蘇菲學派( Tasawwuf“塔薩沃 夫”)裡,這個詞有“保護內心不受有害事物的傷害;明白‘任何時候安拉都在看著我,看著我 的內心’”,或者“期待美好的精神感受”的 意思。在這裡,我們把“穆拉尕巴”這個詞翻譯 成“觀察”。這裡的“觀察”指的是一個人總是在內心裡進行自我清算和思考。做到了這一點,人就可以在任何時候都帶著一顆清醒的心,在安拉那裡尋求庇護。
通向安拉的最短的道路
內心世界進行思考的一片廣闊的天地,大師 毛拉納用下面這個故事,很好地說明了觀察,也 就是用心思考的重要性:
“有一個蘇菲,他想好好地思考,於是來到了一個很美麗的花園裡。他在色彩繽紛的花叢前 坐了下來,閉上了眼睛,陷入了沉思。花園裡還 有一個人,漫不經心地溜達著。他以為蘇菲睡著 了,覺得很詫異,也覺得很無聊,於是他對蘇菲 說道:
‘睡什麼覺啊,把眼睛睜開!你看這成串 的葡萄,花朵紛繁的樹木,綠油油的青草,你看看,這都是安拉的仁慈的傑作!’
蘇菲回答道:
‘無知的人啊,你應該知道,安拉的仁慈的最偉大的傑作是心,其他的都是心的投影而已。比方說,小溪流淌,溪岸兩邊的樹木都映射在了水 裡,其實在水中,你看到的只是那些樹木的影子, 真正的美景其實是在心裡,是心中的美景投射到了這個由泥土和水組成的世界上。心是真主時刻要看的地方,如果在這個世界上看到的那些事物不是心 靈世界裡的美景的投影(即美景是真實存在於這個 世界上,而非心中美景的投影),真主絕不會說這 個世界是人受騙上當的地方。’安拉說:
“今世的生活,只是虛幻的享受。” (《儀姆蘭的家屬》3:185)
無知的人和把今世看作樂園,並且大聲地 說“這就是樂園”的人,他們是被溪中的幻影欺騙的人。遠離真正的果園,也就是遠離安拉的朋 友的人,他們喜愛的只是幻影。但有一天,這種 無知將結束——他們的眼睛將睜開,真相將擺在 他們面前。但到那一天,他們就算明白了真相又 有什麼用呢——因為死亡已經來臨了!
在死亡前就死去的人是多麼幸福啊,因為他 們的靈魂已經聞到了樂園裡的芬芳……’”
“觀察”是靠近安拉,獲得知識、智慧與奧秘的一條重要的途經。在蘇菲學派裡,觀察是最有價值和益處的,是一條能夠提高精神品性的道路。 想做到觀察的穆斯林,他們首先收拾起自己 的心,然後就像禮拜中的跪坐那樣坐下來,頭低 垂在膝蓋上。他們集中自己的意念,一切只為朝向安拉。在心裡,他們一心一意想的是“安拉永遠都在看著我,任何時候都與我在一起。他比我 自己更近我。”在這樣的意識和思索下,真主的 光芒將圍繞著他們的心緩緩地流動,直到最後包 裹住他們的整個心房。
穆罕默德•哈迪姆說:“ 愛能使人做到觀察,觀察能讓一些神聖的奧秘顯現出來。”①
在愛的目光中,觀察是讓人靠近安拉的最有 效的捷徑,因為就朝向安拉而言,心比其他器官 更重要。比起其他器官,心能使“朝向”這個行 為更有效。衰老和疾病會讓人行為不便,但在任 何時候,只要用心去思考和體會,人就能輕易地 找到朝向安拉的路。
哲人說: “每一次呼吸時都想著安拉和思考比擁有素萊曼國王的財產更好、更偉大。” 我們的先知(願主福安之)說過:在那個無處可逃的審判日,安拉讓一些僕人躲在自己的寶座 的陰影裡。這些人中的一種人就是那種獨處時紀念安拉,並因紀念安拉而淚流滿面的人。②
至善與觀察
觀察其實就是著名的“吉蔔利勒聖訓”裡所 描述的至善(音:伊和桑)”的生活狀態:“…… 至善就是你服從安拉,好像看見他一樣,雖然你 看不見他,但他確實是看著你的……”③
要想在伊斯蘭和信仰上達到完美,達到至善的境界是必須的,而為了能夠達到至善,意識到 真主時刻都在看著我們,並且不斷地思考,以及 修養自己的身心則是必須的。
另外,我們要在心裡非常明確一點,即安拉 比我們自己更近我們。
當人的心體會到上面講述的這種感受時,僕人就從信仰轉到至善了,這其實就是帶著善良和 美好做事,並沉浸在對《古蘭經》、宇宙和人的 思考的快樂當中。
為了能夠深思全本《古蘭經》,蘇菲們總是 先對某些特別的經文進行思考。這些經文都是一些 能夠引起心靈的震撼,讓人體味到安拉的愛和感 受到他就在自己面前的經文。在納格什班迪耶學派裡,“陷入到對經文的深思中”被稱作“觀察”。
觀察一共分四個階段:
1. 關注真主的獨一性
這個階段的關注指的就是對《忠誠》章進 行思考,即對真主的完美的屬性和絕無缺陷進行 思考。這個階段的關注讓心靈認識到真主是獨一的。
對經文的含義的理解應該是在沒有對其進行 類推或非要把它具體化以前在腦海中形成的那個 理解,也就是說,只想著安拉獨具這一屬性。如 果不能肯定自己對經文的認識是否足夠,那就重 複誦讀經文,重新對經文進行思考。在重複誦讀 經文和思考時,穆民心中的“至善”之情就會增 加,同時也會開始“認主”。
《忠誠》章告訴我們:安拉是獨一的,他絕 無配偶,無一物似他;“獨一”只屬於他。
這個世界絲毫也反映不出安拉的本質來, “獨一性”是安拉的屬性之一,即不似於任何被 造物,那接下來的當然就是無一物與他相似。在 宇宙中,無論我們能夠做出怎樣的設想,安拉都 高於我們的想像。我們的主是至高無上的,無論 我們認為他有多偉大,他都比我們認識到的更偉大,無論我們可以理解和想像得到的完美是怎樣的,他都完全超出這個完美。因為無一物似他, 所以我們根本不可能想像得出來他的本質。
安拉是全聰的(Samed),他無求於任何一物, 但任何人、任何物都依賴他,宇宙裡所有的力量都 屬於他。思考安拉的大能和他的莊嚴與偉大,人就 能知道自己有多麼渺小,就能明白自己應該完全服 從於他。人應該總是想著自己的渺小與軟弱,擺脫 掉自我主義,並常常說“我的主啊,求求你!……” 人應該努力讓自己反映出安拉的美好屬性來。
安拉是獨一的,在他的“獨一”裡,沒有部 分、數字、片斷、周圍等等此類概念。他沒有出 生、沒有被生產、沒有任何一物能與他相匹配。 也就是說,偉大的真主根本不是基督教所說的那 樣又是爸爸又是兒子什麼的。相信安拉是獨一 的,你就不可能再接受他有出生或夥伴等等。出 生這個片斷(或者說出生這件事)是有結束的,被 生產出的事物都有一個最終結果,都要終結。自 身是暫時的,不能永久留存,需要後代來接續, 在這種情況下,出生/被生產成為了一種需要, 而這種需要,無疑是一種缺陷,對於獨一的、全聰的、存在的主來說,這是一種不足,但安拉是毫無缺陷,毫無不足的。
一句話,心是思考和感悟的中心,心應該 對能夠顯現安拉的大能與莊嚴的跡象有深深的感 受,並且心應該總處在感謝的狀態中。
2. 時刻記著自己與真主在一起
“ 無論你們在哪裡,真主是與你們同在的。”(《鐵》57:4)我們應該好好思考這節經文的 含義。人應該好好想想自己是與誰在一起的,仔細思考這個問題,心就會對此有所感悟。
任何情況下,人都從未脫離過安真主的知 識,從未逃離過真主的控制。無論你藏在地下 有多深,無論你跑到天空中多麼高遠的地方,無 論你在哪裡,你都不可能離開真主的“知”的範疇。心跳、呼吸、看、聽以及其他所有器官有條不紊的運轉,這些都是真主與他的僕人同在的證 據。當死亡來臨,真主把這些從他的僕人那裡拿 走的時候,僕人也就跨過了今世,去了後世了。
全能的安拉說:“難道你不知道真主是全知天地萬物的嗎?
凡有三個人密談,他就是第四個參與者;凡有五個人密談,他就是第六個參與者;凡有比那更少或更多的人密談,無論他們在哪裡,他總是與他們同在的;然後在復活日,他要把他們的行為告訴他們。 真主確是全知萬物的。”(《辯訴者》58:7)
真主是最靠近人的。真主以他的知識和大能 通過天使或直接在各個問題上對人進行管理和控制,他比人自己更接近人。最親近的親人也只知 道這個人表面上的東西,就像他不可能在任事情 上都對這個人有利一樣,他也沒有能力讓這個人 擺脫各種困境。但安拉瞭解人的任何狀態,並且 按照自己的意願讓人處在某種狀態中,尤其是死 亡……死亡的時候,沒有誰比安拉更接近人了, 有經文是這樣說的:
“在靈魂到將死者的咽喉的時候,你們大家 看著他,我比你們更臨近他,但你們不曉得。” (《大事》56:83-85)
對那些忘記了或感覺不到真主就在自己的身邊的人,真主說: “他們躲避世人,而不躲避真主;其實,當他們策劃真主所不喜悅的計謀的時候,真主是與 他們同在的,真主是周知他們的行為的。”(《婦 女》4:108)
知道真主時刻都與自己在一起,時刻都看著自己的一舉一動的僕人,他們會非常注意自己的 行為,會時時提醒自己要遠離罪惡和非法。
3. 意識到真主比自己的血脈更近自己
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好好思考這節經文: “我確已創造人,我知道他心中的妄想;我比他的命脈還近於他。”(《戛弗》50:16)安拉比我們自己更 近我們,他深知我們的想法、我們的舉意和感受。
人的想法和將要做出的決定是在非公開的 狀態下進入到了人的心裡去的,在說出或做出以 前,就連負責把人說的話原原本本記錄下來的天 使也對此不會有任何覺察,但真主對人的想法和 將要做什麼一清二楚,因為就像所有事物都是真 主創造的一樣,思想、想法也是真主創造的。④他創造的,難道他能不知道?
好好對這一事實進行思考的人,他們不可能不驚顫,不可能不對自己進行清算!僅僅只是認 真地思索這一節經文就讓人怦然心動的話,那人 還怎麼敢說安拉不喜愛的話,還怎麼敢在心裡想 安拉不喜歡的事呢?就這一節經文,足以讓人在 敬畏中生活,在憂慮中對自己進行清算了。
在《戰利品》章的第24節經文裡,真主告訴 我們他是在人和人的心靈之間⑤,他按自己的意志 控制、管理人的願望和思想。真主對人的心靈的接 近和控制比人自己更接近、更強有力。在任意短的 時間裡,真主能斬斷人的意願,奪取他們的力量; 他能讓人改變自己的選擇和決定,讓人朝著完全相 反的方向前進。當安拉在人與人自己的心之間拉起 一道帷幕,並邀請人走向死亡時,忽略這個死亡的 召喚,並試圖違抗安拉的命令,這根本就是不可能 的。這時候的人,這一口氣呼出之後,接下來等待 他的是什麼,他根本就不可能知道。⑥
阿卜•穆薩•阿-阿沙瑞(願主喜悅他)說:
“我們與先知(願主福安之)一起旅行。
上山的時候,我們一邊上山,一邊大聲地說 著‘Allahu Akbar! La ilaha ill-Allah(安拉至大!萬 物非主,唯有安拉)’。看到這些,先知(願主福 安之)說道:
‘穆斯林們啊,不要給自己增加困難,你 們現在並不是在招呼耳聾的人或不在場的人。 安拉總是與你們在一起的,他比你們自己更近你 們。’”⑦
類似的經文和聖訓非常多,根據這些經文 和聖訓,我們知道,就像真主就在僕人的身邊一 樣,真主也希望他的僕人向他靠近,因此,真主 說“你應該為真主而叩頭,你應當親近真主!”⑧ 有著“安拉比自己的血脈更近自己”的認 識,知道即使自己頭腦中一閃而過的念頭也絕逃 不出安拉的知識,這樣的人,他們不僅僅遠離惡 行,就連不好的念頭和想法,他們也唯恐避之不及,他們努力奮鬥的是擁有正確、良好的舉意。 思考讓對至高無上的真主的深沉的愛和嚮往進駐到了僕人的心中。
4. 真主喜愛他們,他們也愛真主
在這個階段裡,我們應該思考“真主喜愛那 些民眾,他們也喜愛真主。”(《筵席》5:54)這節 經文。思考這節經文的結果是,僕人心中對安拉 的愛增加了。因為造物主的緣故,僕人帶著愛看 待所有被造物。無論是門前的貓狗,還是花園裡 的綠草,還是小樹的枝丫,僕人都會用滿心的愛 來看它們。看到盛開的花朵時,“我的主啊,你 給了我們多麼好的東西啊!”這樣的話會從心底 裡發出。因為愛,僕人總是處於讚美和感謝真主 的狀態中。他們不去傷害任何人,如果他們被傷 害了,他們會很快原諒對方,因為他們知道,在 真主的眼裡,他們有許許多多的缺陷和錯誤。他 們會想,如果我連別人犯下的一點點小過錯都不 肯原諒,那我有什麼臉去請求真主的寬恕呢?
為了獲得安拉的寬恕而總是原諒別人,這是成熟的穆民不可或缺的一個標誌。
真正的勝利是心中不存一點怨恨地原諒傷害過自己的人。
為了安拉而原諒,這是愛安拉的最大的標 志。如果不去努力做到為了真主而原諒,那“愛真主”就只是一句口頭禪了。
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上述經文時,穆民對這些經文的理解有多少,他內心的感受就有多深, 他會努力朝帶著思考閱讀整部《古蘭經》和昇華 自己心中對真主的愛這個方向前進。
做了所有的觀察之後,僕人會把自己的心朝 向真主,他的心會只為真主而繁忙。真主的命令 比任何事都重要,他的嘴將只忙於紀念真主。
忠誠的僕人就像一個專心於自己的玩具的孩子,小孩子帶著對自己的玩具的愛進入夢鄉,當 他醒來的時候,他想到的和要尋找的第一件東西可能就是他的玩具。人在睡覺前也應該非常注意 自己心裡想著的是什麼,因為死亡會突然到來, 死後人又將從墳墓走向複生,如果他死前或一輩 子想著的都是安拉,他會得到安拉的喜悅,他的 死亡和複生也將與安拉在一起。
有聖訓是這樣說的:“在末日,人怎樣死,就怎樣被覆生。”⑨ “你怎樣活的,你就會怎樣死;你怎樣死的,你就會怎樣被覆生!……”⑩如果人所關心和希望的不是安拉,而是別的
事物,那他的死亡和複生就將與該事物同在,但在末日那天,他找不到任何援助者。
常常紀念真主和思考是能夠做到“觀察”的 必要條件,先知(願主福安之)說:
“尋求安拉的庇護,(你會發現)他就在你面 前。”⑾要想做到真正的觀察、思考和紀念,必須遵守一定的禮節和具備一定的條件,其中包括避開 饑餓、憤怒、困倦等這些不良狀態,讓心在最平 靜、最安寧的時候思考、紀念或觀察。
-------------------
① Hadimi, Risale fi Usuli’t-Tarika, Vr. 139a.
② 布哈裡,《宣禮》,36;穆斯林,《天課》,91.
③ 穆斯林,《信仰》,1,5;布哈裡,《信仰》,37.
④ 好和壞的發生都是安拉的創造的屬性的顯現,也就是說,在一個人想做壞事的時候,如果真主意欲他做成那件事,他就 會做成那件壞事,如果真主意欲憐憫他,則他就得不到機會 做成那件壞事;做好事也是一樣,如果一個人想做好事, 真主意欲,他會讓這個人做成這件好事,同樣也是在他的意 欲下,這個人會做不成這件好事,這就是真主的創造的屬性 的顯現。但是,真主會給好的舉意美好的報酬。簡單地說就是,好和壞的創造者都是安拉,但只有做好事才能獲得安拉的喜悅。
⑤ 請看《戰利品》章8:24.
⑥ Elmalılı M. Hamdi,IV,2386-2387,《戰利品》8:24.
⑦ 布哈裡,《聖戰》,131;穆斯林,《紀念》,44.
⑧《血塊》章 96:19.
⑨ 穆斯林,Jannat,83.
⑩Munawi,Fayz’ul-Qadir,V,663
⑾ 艾哈麥德,I,293.
來源:伊斯蘭之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