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9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傳經咒] 節錄 宣化上人 地藏經淺釋(天界) [複製連結]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7-9 09:21: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3-7-9 09:27 編輯



娑婆世界。及他方國土。有無量億天龍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宮。所謂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燄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 徧淨天。

前面佛放無量大光明雲,演說種種的法音,使眾生返迷歸覺,捨邪歸正。現在又有這個「娑婆世界」,娑婆是印度話,叫堪忍,又叫極苦。「極苦」是對西方極樂而言的,西方有極樂世界,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是極苦的世界,又叫「堪忍」,言其眾生堪能忍受這種的痛苦。「及他方國土」:和其他的地方,就不是我們這娑婆世界了,是他方世界的國土。

「有無量億天龍鬼神」:有沒有數量那麼多,天上的龍和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宮」:也一齊來到三十三天的這個天宮了。「所謂四天王天」:又有四天王天,這四天王又叫護世四王,保護這個世界的。四天王是在須彌山的中間,忉利天就在須彌山的山頂。這個四天王,有東天王、南天王、西天王、北天王等四方的四大天王,東方的天王就叫持國天王,南方是增長天王,西方是廣目天王,北方是多聞天王。四大天王所住的天,人的壽命有五百歲,以人間五十年為四王天的一晝夜。四王天和我們這個世界是最接近了,人世間誰做善、做惡,都由四王天來管著,管著我們這個人間的善惡,這是「四天王天」。

「忉利天」:前面已經講過了,梵語忉利,此云三十三天。又叫能天子,他在三十三天這個地方,能做天主。

忉利天」是梵語,翻成中文就叫三十三天。這三十三天不是由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合起來,到三十三層。忉利天位居第三十三?不是的,不是由底向上來數的,是怎麼呢?是在中間,它東邊有八天,西邊有八天,南邊有八天,北邊有八天。這四八共三十二,分布在三十三天的四邊,而它在中間,這叫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的天主,叫帝釋,這帝釋在天上,他是一個天主;在佛教裡頭,他只是一個護法。《彌陀經》上所說:「釋提桓因等」,就是這個帝釋天。在〈楞嚴咒〉裡邊所說:「南無因陀囉耶」,這個「因陀囉耶」就是帝釋天。他在天上做天主,在佛教裡他是一個護法。他不單不能做主,而且連坐的位置都沒有,只是在門口站著。這位天主,就是一般人所謂萬能的上帝。不錯,他是萬能的,天上的事情,他也管;人間的事情,他也管。但他和我們人間的人沒有什麼分別,為什麼呢?他也有淫欲,也有飲食,也有睡眠這三種。只不過他輕一點,沒有我們人間的人這麼重。我們人間的人,在飲食方面,幾天不吃飯,就餓得受不了;幾天沒有淫欲,不行淫欲,也就覺得很不自在;幾天不睡覺,那更覺得精神不夠。可是帝釋天!就是一百天不吃飯,也可以,兩百天也可以,三百天、一年不吃飯,都可以的;一年不睡覺,也可以的;一年沒有淫欲,也可以。不過,他還是沒有斷欲。

忉利天人的壽命是一千歲。以我們人間的一百年做為忉利天的一晝夜。你想一想:他的壽命雖然一千歲,但是比我們人間多多少年?忉利天有八萬由旬這麼大,城池的牆壁是七寶做成的,光是城池就有六萬由旬大。忉利天天主的城叫善見城,所住的宮殿,都是用最名貴的寶貝造成的。所以他生到那個地方,就不願意走了,而願意在那兒做天主,也就是這個道理。他的左右前後、四維上下,都是珠寶,房子也都是珠寶造成的。這麼美麗的地方,這麼美麗的宮殿,所以,他的欲心,也就不會停止了,以為滿足了,可以在那個地方安然享受天福,認為這是最快樂的地方。還叫一切眾生都生到他這天國,這世界來。他認為我的世界是這麼快樂的一個世界,你,或者誰歡喜來,我都歡迎的。他認為他很慷慨,因為他很歡迎一切人到他這裡來住。但他不知道他自己生死不能了,也就因為貪著這種快樂。

那麼講了半天,這個天主是怎麼做的?是不是從地下升,升做天主呢?先做地主,然後做天主?廣州有個地主,家家都供地主。是不是由地主升做天主呢?或者由地主做人主,再由人主又做到天主呢?不是的,那是怎麼做天主的呢?是在迦葉佛時,這一個天主,他是個女人,所以你不要以為他是什麼不得了的,天主原本是個女人。這個女人發心為迦葉佛造一座塔廟,那麼她是什麼因緣發起這個心呢?因為她看見一座破廟,這破廟裡有尊佛像,破廟已經沒有屋頂,沒有天花板了。颳風下雨,把這尊佛像所貼的金面,都一道一道地沖下來,從臉上掉下來。她一看,就生了一種難過的心,說道:「哎喲!這佛像已經都髒了,現在又被風吹,又被雨打,啊!這太不好意思了。」於是她發心要把這座廟造好。

她要造廟,但自己又沒有錢,於是就找她的朋友,找她的親戚,說:「我現在要造廟,但沒有錢,你們大家可不可以幫我的忙呢?你們有親戚就找親戚,有朋友就找朋友,我們互相做一件慈善的事情,把這座廟修好了。」她的親戚朋友說:「可以,我們大家來互相合作,造一座廟。」這麼一找,恰恰就找了三十三個人,她是其中的一個發起人,另外又有三十二個。這三十二個大約多數是女人。這在歷史上已不可考,也考察不出來了。若有男人,也很少的。因為男人呢?以為自己了不起,不歡喜造廟,說這個讓女人她們去搞去。所以,就由三十三個女人把這座廟造好了,又造了一座寶塔。大家你拿出一點錢,我拿出一點錢,他也拿出一點錢,大家共同拿出所有的力量來造廟造塔。塔廟造完了,這三十三個人的生命結束之後,就都生到天上去了。生到天上去,每一個人有一層天,所以三十三個人就有三十三天。而這三十三天中間的忉利天天主就是帝釋。這是忉利天的由來。

「天」,天是什麼意思?沒有意思,要是有意思,就不叫天了。沒有意思,為什麼呢?天以自然為義,「自然」就是它的意思。也就是由這三十三個人業報,他們的業力所感,而現出來的這種天。要是沒有這三十三個人,這三十三天也沒有,所以我說沒有意思。你想到那個天上去,那才沒有意思,所以我們不要到那三十三天去。



「須燄摩天」:是日月光照不到的地方,那麼他那個地方是不是黑暗了呢?不是的,每一個夜摩天的天人,自己身上都有光的,所以不須要日月光的。這個天怎麼叫夜摩天呢?夜摩天也是梵語,翻到中文叫善時分。為什麼叫善時分呢?它這個天沒有日月光,日月光到不了這個天,因為太高了,日月光都照不到它那個地方。它以蓮花開合分晝夜,蓮花開了是晝,是白天;蓮花合上,就是晚間了。忉利天的壽命是一千歲,活一千歲,以人間的一百年作為忉利天的一晝夜。這夜摩天呢?壽命一千五百歲,身量高有一哩半。忉利天的天人身量高一哩,四王天的身量高,就半哩。這每一層天往上去就加五百歲壽命,加半哩的身量,越往上越高,越往上壽命越增加。

「兜率陀天」:也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就叫知足,這個天就叫知足天。兜率陀天有內院、外院。內院就是彌勒菩薩現在住的地方,外院是一般的天人所住的。兜率內院,三災到不了,兜率外院就會被三災給毀滅了。

「化樂天」:有一種快樂,是變化性的快樂,非常快樂,變化出來的快樂。

他化自在天」:這個天的這種快樂是由其他的天所化現出來的,他有神通,把其他天的快樂都可以轉移到他這個天這邊來。他化自在天所住的就是天魔,是天魔所住的地方,不是真正天上的神或仙所住的,而是天魔所住的。

以上叫六欲天,這六天就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為什麼叫六欲天呢?這兒的天人,雖然生到天上去,但是還有淫慾心,還有不清淨的思想。我在暑假講《楞嚴經》時,已經講過這六欲天了,不過相信你們都不歡喜要,所以又都送回來給我了,所以我現在再送給你們。六欲天的天人都有淫慾心,四王天和忉利天的天人行淫欲,和我們人間的人是一樣的,為什麼一樣呢?他們都有形體,四王天的天人也一樣要結婚,忉利天的天人也一樣要結婚,都有夫婦、父子的情形。四王天的天人生孩子,一生出來的小孩子有多大呢?就有人間小孩五歲那麼大。忉利天呢?就有七歲那麼大,夜摩天就有十歲那麼大。小孩子一生出來就這麼大,坐在天人的膝蓋上。生出來,等一等吃一種自然的天露(天的甘露),他吃這天的甘露,是自然化現出來的,等吃完之後,沒有好久,就變得和一般的天人一樣大了,也就是身量有半哩高,壽命有五百歲那麼長,這是四王天。

這有四句偈。在暑假時我已經講過了,我現在再講一遍,我若不再講,相信你們都忘了。

四王忉利欲交抱,
夜摩執手兜率笑,
化樂熟視他暫視,
此是六天之欲樂。

所謂「四王忉利欲交抱」,四王天和忉利天淫欲的行為,和我們人間的人是一樣的。「夜摩執手兜率笑」,夜摩天男女這種情欲就是互相握握手,好像西方人互相握手,在天上夫婦這種夫妻的性行為,只有握一握手這就算了,這是夜摩天。兜率天呢?男女行淫欲只互相笑一笑,因為那個地方的天人平時不笑的。為什麼不笑呢?因為情慾太輕了,幾乎沒有情慾了。在六欲天天上,越高一層,欲念就越輕一點。為什麼在我們人間修道的人要去欲斷愛,要沒有這個欲念呢?也就因為你欲念多,你的愚癡就多一點;你若欲念輕,智慧就增加一點。

欲念就屬於五濁惡世,所謂「五濁」,什麼「濁」呢?就是這個「欲念」是最污濁,最不乾淨的東西。所以在天上四王天的這種欲念,這種情慾和我們人間一樣的,忉利天比較四王天就輕一點,夜摩天就互相握一握手,「夜摩執手兜率笑」。

兜率天他就互相笑一笑,你不要以為笑就是好啊!我們人間的人以為笑就是好事,「笑」也就是有一種情欲的作用,所以你到這夜摩天啊,這天人都是願意自己修行用功,很少人與人之間互相握手,這握手就是男女夫婦間行這種性行為。「兜率笑」,兜率天對著笑一笑。

「化樂熟視」,這化樂天的男女熟視。「熟」,就是看的時間久一點,譬如或者一分鐘,或者五分鐘,互相看一、兩分鐘這麼熟視。「他暫視」,他化自在天,就這麼一看就得了,不是看很久。六欲天男女的性行為就是這樣子的,因為它越往高一層欲念就愈輕一層。你若欲念不輕呢,你也生不到那個天上去;你生到那個天,也都沒有多少欲念了,所以這是六欲天的欲樂。

初禪有三天,二禪有三天,三禪有三天。初禪三天是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梵眾天」:什麼是叫「梵」呢?梵就是清淨的意思,這個初禪天的欲念更輕了,所以就叫「梵」。梵,這個地方所住的一切天人都是清淨的,這是梵天的天民,所以有「眾」。

「梵輔天」:這也是清淨而做天上的宰官,在天上做官的,所以叫「輔」,就是輔佐大梵天王。

「大梵天」呢?就是大梵天王所住的地方,他是一個很用功修道的人,但是他只知道修天福,而沒有得到開悟證果,所以修道修完了之後,他就生天了,生天就做大梵天王。這大梵天王,有梵眾天、梵輔天來擁護他,這是初禪三天。

這「初禪三天」叫「離生喜樂地」,離開生死,那個地方非常歡喜的。在我們人用功得到初禪的境界,可以到初禪天上去,可以見到天上大梵天王,大梵天王的宰官、老百姓。你能到初禪天的境界,你的脈就停止了,你那麼一打坐脈不動。我們一般人的血脈若不動呢?這就死了。但是你這種境界,是因為你這個自性能到達初禪天上去。你身體上的血脈、脈絡停止了,不流動了,但這並不是死,這也可以說是入初禪的定,或者入一個鐘頭、兩個鐘頭、三個鐘頭、五個鐘頭,或者一天、兩天、三天、五天、十天、二十天,你這脈都不動。脈不動,可是身體不會壞,我們一般普通人死了,到了七天之後,肉就臭了,身體壞了。但是你能用功有這種境界,你的身體不會壞的,不管入定多少日子,這個身體還是一點都不會壞的,這是入到初禪三天。

「二禪三天」,是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怎麼樣能生到這天上呢?就是要去欲斷愛,沒有淫欲心;你若有淫欲心,那麼不能生到這個天上了。這每一層天比每一層天都高一個階級,為什麼階級能高一層呢?因為他這個欲念沒有了,欲念輕了,一層比一層的欲念就減少,減輕。

這二禪天,有少光天,這個天的天人身上也都有光,這個光比夜摩天的光更大了。不過在這一層天,在這二禪三天中,這少光天的光較其他兩層天的光都少。為什麼他有光呢?就是因為他在世間上的時候持戒清淨、專守戒律。梵眾天、梵輔天也是守戒律的,不過守得沒有那麼好,清淨是清淨,但沒有發光。少光天守戒律不單守得好,而且生出一種光明來,所以生到這種天上。

「無量光天」:前面那個是少光,這個光呢?有無量光,沒有數量。

無量光天再上一層就叫「光音天」。這光音天的天人怎麼樣講話呢?就用光來說話。所以講光學,好像電視都有一點電光的作用,由光來代表說話。這光音天的天人不講話的,並不是說他不會講話,而是他不用語言來說話,就用光來說話。有的法師就批評說光音天的天人是不講話的,沒有語言,沒有文字,用光來代表語言、文字,他根本就不會說話。不是這樣子的,他若不會說話,這光音天不就都變成啞吧了?那比這會說話的有什麼好呢?這光音天既然是用光來代表說話,他自己變成一個啞吧,那生這天上也沒有用啊!所以我說他也是有語言,不過他不用語言,就像我們人間有文字似的,由文字來代表語言。但是不是說單單用文字,就不要語言了。

他用光就好像我們人間的文字一樣,用光來寫字,好像傳真機那種性質,一定是這麼樣子。並不是說他就只用光說話,沒有語言,不是的。所以講佛法,你一定要把佛法和世間法互相這麼一計算,那就知道了。你不要像有些法師就說,他那裡沒有語言文字,是啞吧,光音天的天人不會說話的,這他簡直是不懂的。這是二禪天,人若是參禪得到二禪天的定力,這叫「定生喜樂地」,由定中生出來一種喜樂。得到這種境界,入這種定的人,是怎麼樣的情形呢?把他的呼吸氣也斷了,沒有呼吸氣了,呼吸氣都停止了,這是二禪的境界。那麼到這二禪的境界上,也並不是說,我的功夫就不得了了,就是最高了,不是的。

你們用功的人,現在問一問自己,到沒到這種程度呢?是不是脈也斷了?呼吸氣也斷了?一打坐就呼吸氣斷了?沒有。沒有,就要用功去;若不用功呢,那你這生死就不能了。你就是到初禪、二禪,生死都沒有了,所以這用功呢,不是說我見了一點小境界,見到護法菩薩來了,又見到誰了。我們在打坐時,即使見到光,這都是小境界,不要著住了。或者打坐,坐在那個地方,自己就晃起來了,不是你想要晃。你不想要動,但它動了,動了後,你想要停止也止不住,這都是六種震動的作用,六根,大地六變震動的表現。這個時候並不是真正的功夫,你還要往前去努力去才可以。你們若沒有到初禪、二禪的境界,那就不能懶惰的。你懶惰生死就不能了,不能了,將來是很危險的,是個危險人物,不是這麼容易就可以做一個和尚的。所以你一天懶,就是要往地獄裡鑽,你若想不到地獄去嘛!那就要勤力一點,勤加用功。

你說,哦!我一用功就覺得不舒服了,很難受的。你到地獄,那比現在還難受,那更不舒服了。你現在要想舒服,將來就不舒服;你現在要是用點苦功,將來就會舒服。所以你自己算一算這數,你要是到地獄去的時候,那就不知道多長的時間了,那無間地獄是沒有出來的時候,一天到晚都在那兒受罪。為什麼到那個地方受罪去?就因為你出家作沙彌的時候很懶的,你不用功,不學佛法,現在叫你受罪、自在自在,到地獄裡去自在。

「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這是三禪天。前邊初禪,叫「離生喜樂地」,二禪叫「定生喜樂地」,三禪叫「離喜妙樂地」。初禪脈停止了,二禪氣停止了,三禪念停止了,念佛的這個念。初禪天,雖然是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已經清淨了,但還沒有光,不是沒有光,有光,但光非常的微弱。二禪天是有光了,比那清淨的更清淨了。這個也有一個粗的比較,比較什麼呢?就比較那個「地」,掃了頭一次地,掃得乾淨了,是清淨了,這比喻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樓板的地掃清淨了,沒有打臘。沒有打臘,它就沒有光。我們講這世間法,沒有打臘、沒有光;那麼你打臘有光了,這個樓板它有光了,這是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這是二禪天。

三禪,這少淨天,打完臘你還要把它擦,擦它才能很光的。擦完了,或許地下也有一些個塵,或者掃把上的那些毛,都沒有清理乾淨,沒有完全收拾好,所以光是有了,但是還沒有乾淨。這三禪天呢,乾淨了,所以叫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把地打上臘,又把它擦得光明湛亮,一點塵埃都沒有了。你不懂得天上的境界,就用樓板想一想這個道理,那就可以了。

那麼脈停住了,脈是血,屬於血脈,脈停止了,這就是清淨了。氣要是停止了,就發光了。第三禪天呢?念停止了,你這妄念完全都停止了。初禪天雖然脈停止了,但這裡邊還有這個念,還有一念。二禪天呢,這個念也沒斷。三禪天,這個念停止了,他不會這個念生,那個念又起,那個念生,這個念起。我們一個人在一剎那間,就有九十個生死,在每一個生死裡又有九百個念,所以在很短期間內,就有這麼多的念。但是到三禪,這個念就斷了,念停止了,一念再不生前念、後念,後念又生後念,不生了,念也在這兒停了,這是三禪的境界。不單脈停止了,氣停止了,連這個念都停止了,念也沒有了。你坐了一個月,也不知道是一個月,坐一年也不知道是一年,沒有一個時間性,也沒有一個空間性。

但是坐在這個地方,你入這種定,並不是死,願意回來還可以回來。你願意回來,你這念不是停止了嗎?啊!(一想起來)我怎麼在這兒打坐呢?啊!這念又生出來,又回來了。因為三禪的境界是連念都沒有了,所以叫「淨」。如果你有念,還不能談到淨,就好像那個塵似的。你有這個氣,也不能談到光,你這個氣停止了,你的光就現出來了。你的脈停止了,你身上才覺得清淨。你氣停止了,才有光;你念停止了,才是真正談到淨了,所以這叫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這是第三禪天。第三禪呢,就叫「離喜妙樂地」,把那個喜呢,又要離開,好像我們人生出歡喜心,就以為是好的,但這個都要離開它,連歡喜都不執著了,這叫離喜妙樂地,生出妙的作用來。

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一切天衆。龍衆。鬼神等衆。悉來集會。

「福生天」:怎麼叫福生天呢?因為在這一層天的人,苦因已經盡了,樂非常住。他苦也沒有了,樂也不執著了。什麼叫「苦因已盡,樂非常住」呢?因為在初禪天,雖然得到初禪,脈已經停止了,可是他還有苦惱。到二禪天、三禪天,這苦惱還沒有斷。到四禪天,這福生天,「苦因已盡」,他這苦的種子,已經沒有了。可是苦的沒有了,是不是就樂呢?他也不執著於這個樂,所以叫「樂非常住」。初禪的苦惱,已經離開了。二禪的憂懸,二禪天的天人,他有一種的憂懸,這種憂愁還沒有斷。可是到這四禪,已經斷了,所以這二禪的憂懸也沒有了。

那麼什麼是苦的因呢?苦的因就是「欲」,「欲」就是苦的因。什麼是欲?就是欲念、欲望,英文叫Desires。這個欲就是一種苦的因,你若沒有欲,就沒有苦了。你若沒有淫欲心,就沒有苦因了,苦因就沒有了。到四禪天的天人就沒有淫欲心了,淫欲心斷了,所以才說「諸欲杜絕」,這一切的欲都沒有了,都斷絕了,粗重的相都滅了,所有這些個有形色、很粗的相都滅了。粗重相滅了,他就得到一種清淨的福德,這種的性,所以叫福生天,這清淨的福生出來了,就叫福生天,這是四禪天的第一個天。一般人就光知道天,你知道有多少天呢?在佛經上有六欲諸天,又有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呢?就有九天,九個天。這福生天是四禪天的第一層天,他因為清淨的福生出來了,現前了,所以叫「福生天」。

第二叫「福愛天」:這福愛天就是 lovely , lovely 什麼呢?lovely 這個福,愛這福,所以叫福愛天,也就是愛這個福的天。這個天是

捨心圓融,勝解清淨
福無遮中,得妙隨順

「捨心圓融」:他這種捨啊,到了圓融無礙的境界上,不能捨的他也捨了,能捨的他也捨了;放不下的也放下了,放得下的更放下了,所以這叫「捨心圓融」。「勝解清淨」:勝,英文叫 victory。他得這種的勝解清淨了。「福無遮中」:他這個福不知有多大,這種沒有可遮蓋住的福,超出天地之外。「得妙隨順」,他得到一種隨心如意的境界,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這妙隨順,隨心如意。在這個時候,苦樂雙離──也沒有苦,也沒有樂了,苦樂都離開了。

苦樂既然離開了,他也不礙這種的有,這叫色界有。但是在這個有界中,他若歡喜的話,他也可以愛樂,所以他這種積蓄日久的功德,他另外有一種的愛求,另外有一種的希望,什麼呢?他的希望就是在福愛天的上邊這兩種天,這兩種天是什麼?一個廣果天,一個無想天,他希望這兩種天的境界。可是廣果天是四禪天之一,無想天是外道所住的地方,在沒有到廣果天之前,就在福愛天這個地方,也可以到廣果天去,又可以到無想天去。這無想天就是入了外道的境界,所以在這個地方就很容易走錯路,因為這個地方有個岐路。所以雖然是生到天上,也容易走到外道那個天上去。

什麼叫「廣果天」呢?這廣果天就是凡夫的果。六欲諸天這都叫凡夫,凡夫所得的果位,超不過廣果天,沒有廣果天這種的境界這麼好。這廣果天,他離開下邊這個天的這種染污,在這廣果天,他的這種快樂是無窮無盡的,他的這種神通,也是妙用無窮的,所以生到廣果天也是不容易的。到了這廣果天,比在福愛天所得的這種妙隨順,更加深一層,不單隨順,而且還得到廣妙隨順。所謂「隨順」,就是隨心如意他所修的這種果,他想要希望的,就能證得這種的果,這是廣果天。

「無想天」:什麼叫無想天呢?無想天他思想斷了,可是斷不是永遠的斷,他只斷五百劫。他的壽命有五百劫,在他一生裡邊,思想不起,沒有思想。可是在五百個劫裡邊,他有四百九十九個劫沒有想,有一個劫裡邊他有想,這一個劫,在前半個劫他的思想滅,滅半個劫,不生起來,等到最後的那半劫,這個想又生出來。所以這個無想,就是說他一生很少時間有著思想。這一個天上,完全是外道所住的地方。外道在這一層天上,他自己以為是究竟的天,他自己以為在這會兒,就可以得到涅槃了,所以就在這個地方修行,修行修行還是要墮落的,這是外道所住的地方。

「無煩天」:煩就是煩惱,這層天上的天人沒有見思煩惱,見思煩惱都斷了。什麼叫見思煩惱呢?「見」,就是對著境界生出一種貪心來,這叫見的煩惱。「思」,對理論不清楚、不明白,就生出一種分別心,這是思惑。見惑、思惑,沒有這種的煩惱,所以他沒有一種煩熱的煩惱。也沒有苦,也沒有樂,苦樂雙亡,在這苦樂雙亡的境界,他沒有鬥爭心,沒有鬥爭心,所以他這個煩惱也就沒有了,煩惱沒有就得到清涼,得到清涼就叫無煩天。

「無熱天」:熱就是熱惱,那個天上非常清涼,沒有一種熱的煩惱。「善見天」:怎麼叫善見天呢?這層天,他這種見非常廣大,非常的遠,見得非常遠。

「善現天」:也就是有一種很微妙的變化,變化一切樂的境界。「色究竟天」:這以上所說的天,都叫色界天,這個是色究竟天。

「摩醯首羅天」:摩醯首羅天是梵語,翻成中文,就叫大自在天。這大自在天,他有八隻手,有三個頭,騎著一頭大白牛,所以他認為他很自在的。這摩醯首羅天,也叫大自在天。以上所說的這十個天,無想天是外道天魔所住的地方,那麼其他九個天,合起來就叫四禪天。這四禪又叫「捨念清淨地」,前面初禪脈住,二禪氣停住了,三禪念也停住了,四禪呢,捨念,叫捨念清淨地,把這個念也捨去了,沒有了。

「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乃至於有這個非想非非想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這就包括著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非想處天。非非想處天,就是他連識都沒有了,所以叫「非非想」,但這「非想」,又不是沒有了,他還有少少的,所以也不是沒有想,這叫非想非非想處天。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7 11: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