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節錄自~~論開悟 [複製連結]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10-24 22:34: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3-10-24 22:38 編輯

論開悟 (片段)

賈題韜居士主講



道諦中所說的具有代表性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也是小乘修法的精要所在。

現在,我向大家提一個問題。

請大家看:在小乘的修法中,從四念住開始到八正道為止,
這三十七道品的中心指導思想是四聖諦,而四聖諦中最重要的法門就是四念住。

四念住的四種觀法,主要是對治常、樂、我、淨四倒,
通過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直到八正道,
整個的精神唯在於解脫個人的煩惱,以自利為本位。

對自己以外的眾生應採取什麼態度呢?

四念住裏沒有提到。

再看四諦:「苦」──世間的種種苦報;「集──苦的原因;
「滅」──證的果位,「道」──證滅的方重點同樣在於自我解放。

一句話,對眾生應採取什麼態度,我們在小乘的修法和觀點裏怎麼也找不到明確的答案。

我們不妨又退一步講,如果一個人只為了個人解脫,而解脫的途徑是在於斷煩惱。
也就是說,只有斷了煩惱才能解脫。

那麼,再請問:採取三十七道品的這種只顧自己的修行方法是否能斷除煩惱呢?

我們舉個例子:有兩個人,一個人說他不愛財,其實他手中沒有一文,空空如也!

另一個也說他不愛財,口袋裏卻有數億萬之鉅款,但他全部拿出來支援國家建設,
自己卻過著極其儉樸的生活,你說這兩個都自稱不愛財的人相比之下哪一個更可靠一些?


又如:一個人很講究各種修養,因此逃避到深山窮谷整日面壁而坐,
吃飯穿衣全賴別人供養,自然表現得心平氣和的,怎麼也不會跟他人吵嘴打架,更談不上無事生非了。


而另一個人卻天天從早到晚積極參加社會建設,也總是心平氣和的。
請問:在修養上,這兩個人哪一個更可靠一點呢?
哪一種行為比較可取呢?誰斷煩惱的力量要大一些呢?



因為,阿羅漢由資糧位、加行位、修道位一步步地修行,只斷了煩惱而沒有斷盡習氣,以致還要退,甚至於以自殺來保持所證之果,其癥結就在於他們採取自利的斷煩惱的修行方法本身有點不妙。


所以,他們的神通功用必然是有限的;因為他們脫離了眾生、
脫離了社會,失去了徹底解除煩惱的好環境和功德之源。


小乘果位沒有什麼可羡慕的。

理論上,小乘必然要趨向大乘。

而事實上,原始佛教並沒有停住腳,緊接著就是部派的爭鳴,把原始的教義推向較有系統的組織而深化了。

隨著印度的社會發展,又促使部派佛教內在的矛盾的暴露,產生了要求新的統一的學說適應新的。

大乘學就這樣應運而生。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9-20 17:5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