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 中醫治肝病 脾腎也要顧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I'm a Surgeon.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另類圖片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4-13 04:05: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台灣地區引起慢性肝功能異常者,最常見的是病毒性肝炎,目前已能確定診斷的有A、B、C、D、E及G等六型,此外像長期喝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炎,長期使用不當藥物引起的藥物中毒性肝炎以及脂肪肝,都是常見的原因。

  慢性肝病患者,最在意的就是肝功能指數GOT、GPT的高低變化,心情往往跟著肝功能檢驗的結果起伏不定。一般而言,發生慢性肝炎或脂肪肝的話,GPT的昇高比GOT的昇高明顯,而發生肝硬化或伴生肝癌之時,GOT的昇高比GPT的昇高明顯。

  中醫治療慢性肝炎其處方用藥,必須因人體質而異,底下以兩個病例來加以說明:林先生罹患B型肝炎已有四年,於最近突然急性發作,肝功能指數GOT、GPT高至1200以上,身體相當疲倦,眼睛乾澀、腰痠頭暈、食慾不振、胸悶腹脹、噁心想吐、眠差多夢、小便很黃,診斷為腎陰虛挾肝經濕熱,由於病情較重,宜先以龍膽瀉肝湯合知柏地黃丸加減之煎熬湯劑治療,以求肝功能指數能較快下降。之後發現患者每於房事後,則疲倦、眼睛乾澀、腰痠頭暈等症狀即加重,於是改以一貫煎合六味地黃丸來滋養肝腎。蓋傳統中醫有肝腎同源的道理,認為肝病日久,常會波及於腎,而且根據五行生剋的原理,水能生木,肝屬木,腎屬水,肝木有賴腎水的涵養,像林先生就是很典型的有肝腎不足的表現。因此,若見病人出現了腎精虧損的症狀,特別是在房事之後,常有頭暈腰痠、耳鳴、心悸健忘等不適,同時進一步使肝區疼痛、疲乏無力、納差失眠等症狀加重,對於這些患者,必須肝腎同治方能奏效。並且需告誡患者,房事需有節制。

  另一個病例劉先生的情況則又不同,他罹患C型肝炎已有六年,近兩年來一直身體疲倦、食慾不振、腹脹、大便拉稀,肝功能指數GOT、GPT總是在200至300間漂浮不定,期間曾接受過干擾素治療,雖有改善,但不久即又復發,也曾服用過許多草藥及民間偏方,但愈吃腹瀉愈厲害。來診時發現其面色蒼白,精神極差,右側肋骨下緣有刺痛感,下肢也有輕度浮腫,故診斷為脾虛濕盛,兼有瘀血阻滯,應以六君子湯為主方來健脾補氣利濕,並加板藍根、連翹等清熱解毒藥及丹參、郁金等活血藥物來加以治療。依據中醫五行生剋的原理,肝木有病,往往會剋於脾土,所以臨床上,許多肝病患者,總是以噁心、食慾不振、腹脹等消化道症狀來表現,是以治肝的同時,必得顧護腸胃,也就是治肝必先實脾的道理。

  由上述兩個病案的說明,可發現給予不同體質的人不同的方藥是最實際的治療法則,絕非一個方子可以治療所有肝炎病人,也非一個方子可以一路吃到底。中醫治療肝病,除了希望控制好肝功能,讓一些檢驗數據正常化,同時也重視病人症狀的改善與體質的調理。由於人體的五臟六腑是一體的,會相互影響,必須彼此協調,才能保持健康,有些肝病不易治好,是因為忽略其他體質的欠缺與失衡。故一味治肝,絕非上策。

來源:DK、中醫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The glory of God.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8 07:19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