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一位高齡112歲老中醫的忠告---3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5-26 23:10: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位高齡112歲老中醫的忠告---3

51、 靜養法:安坐(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
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 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
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52、 修行要訣: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作祖無他秘密。
具體要求:不許任何部分用一點氣力,包括意念、呼吸、肢體,做到:眼不觀,耳不聞,
鼻不嗅,舌不嘗,口不納,心不想。 此是唯一條件。 若有所思所聞所覺,即是用氣力,
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氣力。 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氣力。 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內出納,
而渾身八萬四千毛孔中有了動作,或張或翕,此時無我無身無氣無心,天然心歸本位。
所謂引火歸元,又名水火既濟,為治療百病之總訣。

53、 為了養生而死的,佔十分之三。 到底怎麼回事? 是因為太愛惜自己的身體了。
為了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寵,怕吃虧,怕上當,瞻前顧後,左顧右盼,擔驚受怕,
患得患失……這樣,他那顆心整天縮成核桃樣,像是被狗反复啃過,怎麼能不死。 越怕死,
死得快。 你要是養生,就得不怕死。 只有不怕死,才能遠離死。 真正不怕死的人,
走路不會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槍,就是遇上,刀槍也不傷他。
為什麼? 因為他不把死當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沒法了。 養生,並不是修道的目的,
但是修道的人已經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經不再怕死,那麼死也就不再是問題。
生死這一關過去,還有什麼過不去的? 因此,修道的人能夠長生。 沒想到長生,反倒能長生。
一心想著長生,反而死得快。 長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帶現象。

54、 人有病,人還不以為有病,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 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55、 天天三更半夜還在網上的人,本身就是養生的大忌。 包括一些所謂的名醫也是這樣。
還有,他們的心量也是斤斤計較,試問這樣的人連自己都保不住,還怎麼醫人呢?

56、 別貪那個小便宜,大便宜也別貪。 一個貪字就含著禍。 貪,患得患失會導致人得心髒病。
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現。

57、 不要天天想著吃什麼補陰,吃什麼壯陽。 記住了,運動就可以生陽;散步就可以生陰。
陰為陽之母,陽為陰之用。

58、 人在氣不足的時候,不能盲目補氣,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 如果是因為血不足,就需要先補血,
因為血為氣之母,否則就成了乾燒器皿,把內臟燒壞;如果是因為淤滯不通,就可以增加氣血,
血氣同補。 這樣才能達到補氣的作用。

59、 環境對人養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這就是為什麼人在空氣清新的深山老林裡,
會把痼疾養好的道理。 因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質(負離子)會通過人在放鬆情況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體內部,
從而滋潤孕養五臟六腑,使人重新煥發活力。 還有重要的一點常人並不所知,就是人不僅僅是通過口鼻來呼吸,
人身體的每個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們吸取著天地的精華。

60、 人在松靜的狀態下,慢慢深呼吸就能體會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氣的交換:在吸氣時,實際除了肺在吸氣,
整個身體是在把體內的氣向外排,即把人的氣釋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氣時,
實際人是在通過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氣。 這大概就是老子所說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61、 運動有兩點禁忌:一是不能在氣血不足的時候運動;二是不能在污濁的環境中運動。

62、 運動的作用有二:一是增加氣血的運行速度,促進體內的垃圾排出體外;二是打開皮膚的毛孔,
吸收天地精氣。

63、 什麼是悟性? 什麼是智慧? 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處理、看待一切事物。
但一些庸人自擾的人總是把簡單的事情看複雜了、做複雜了。 繁和簡其實是一回事,
是一回事的兩個方面。 聰明的人看到的是簡單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複雜的一面。

64、 人治不了的病,要靠神治;神治不了的病要靠佛治。 佛是什麼? 佛是心。

65、 現代的醫院和法院差不多,動不動就給病人下了死刑判決通知書。 而好多情況下,
是把不該判死刑的人判了死刑。 為什麼這麼說呢? 就以“癌症”為例,癌症現在在人們的心裡=死刑。
其實如果我們不叫它癌症,那麼對於病人來講,就等於給病人留下了希望,等於留下了生機。
所以我講,現在的癌症病人有大半是被嚇死的,是被精神壓力折磨死的。 同時也是被醫院折磨死的。
因為你一旦被診斷成了癌症,那麼他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處理你,治不死是你命大,治死了,
因為你是癌症。 事實上講,沒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從心生,
一切病從心治。 只要你還活著,你就有生機。 找到了這個生機,對症而治,你就會康復。

66、 現在是一個競爭,把所有的秩序都打亂了,把人引入了魔道。 競爭是什麼?
競爭就是把人們引入無限的貪欲世界。 你一方面提倡競爭,一方面又談什麼構建和諧社會,
這不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嗎。

67、 根據陰陽互抱的原理來看,清與濁相互吸引。 所以人食入清新之物必將與體內污濁之物相抱,
從而把它們排除體外。

68、 污濁之物的產生一是因為食入不干淨食物,但更主要的是食入了過多的食物,
體內不能運化造成食物堆積成垃圾。

69、 順應自 然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一個人生下來,他的命運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數的。
他該干什麼,不該干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如果能順著他的運數去做,就會平安無事。
有悟性的人會發現、知道自己的運數,知道他應該干什麼,不應該干什麼。 所以養生絕對不是簡單模仿,
人云亦云。不要去羨慕別人,要從自己的心裡找到自己的悟性。 那麼人如何才能發現自己是否順其自然了呢?
其實這太簡單不過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違背自然了。
要做到順外面大自然的自然,還要順自己內在命運的自然,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70、 很多人一聽到醫師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時,往往都會顯現出一副無辜的模樣,希望用切、
割、毒、殺等外來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會沒來由地產生嗎? 世上絕對沒有這種
「好好的就突然生病的事情」。 以感冒為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反省的話,通常患者都會表示,
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經一連熬了好幾個通宵;有些人會說,自己最近吹了冷風、淋了雨;
有些人則說,工作的壓力很大,常常頭痛又失眠。 事實上,諸如此類現象,都是導致感冒的因素,
接句話說,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覺性夠的話,自然能夠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標。

71、 真正的科學是什麼? 就是因緣果報。 不信因果,就不是真正的科學。

72、 沒有怕吃虧的心,沒有佔別人便宜的心。 換句話說,就是你能吃虧,別人就是要你命你都捨得,
你都給他,而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去貪便宜,那你的心還能不定嗎? 世人誰能做到? 但佛就做到了。

73、 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這種感覺真好,
但願您也能和我們一樣擁有這份自信。

74、 學問深時意氣平,心定則氣平。 所以對於一個得道的人來說,觀察一個人,
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也是相隨心轉的結果。

75、 名為五欲之最難破者,色次之,財又次之,食與睡更次之。 名心不死,無以入道。

76、 百病之始,起於風邪乘入。 如體氣虛弱,營衛失調,或憂思驚恐,酒色勞力,真氣耗而外邪入矣。

77、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 腎猶亟焉。 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
心為扇,主引風。 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幹,水幹則地損。

78、 對於醫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79、 從當年希特勒繞開盟軍堅固防線攻克馬其諾防線的案例中,我悟到了:對付一些頑固的病症,
不能正面硬攻,要從其他的相關方面突破。 如治療腎病,肝病這些頑固之症,可通過調肺、
脾等來達到效果。

80、 中庸,是養生的根本原則。 人體中的氣血也是一對陰陽,血為陰為體,氣為陽為用。
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 氣不足,易得淤積之病,如腫瘤、血栓等;氣太過,易得腦出血之類的病。
所以,只有氣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 人只有悟到什麼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 知道自然,然後能順其自然,這個人就是神人。
懂得陰陽了,懂得順其自然了,你就一定會成為良醫大德了。

82、 什麼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任何事物都要經過生、長、收、藏的過程。
你順應這個過程,採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去調節病人的平衡,怎麼會治不好病呢。

83、 簡單和復雜是一對陰陽,越是複雜的事情,往往用最簡單的辦法就可以解決。 同樣,
看似最簡單的問題,你往往解決起來並不容易,你付出極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決得了。
這就和剛柔一樣,柔極能克剛,剛極柔不防。 所以,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要有這個思路,
遇到復雜的問題要去找簡單的方法解決,遇到簡單的問題不要忽視它,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就是對問題給予藐視,對過程引起重視。

84、 我們看看這個世界上是不是這個道理。 吃飯睡覺有幾個人能順其自然,有幾個人能遵守自然。
你遵守不了,為什麼? 因為它太簡單了,正因為太簡單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 這就是辯證法。

85、 什麼是平衡? 平衡就是陰陽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約,哪一方太過或不及都會失去平衡。
怎麼會傷元氣,失去平衡就是在傷元氣。 經常處於平衡的狀態,元氣就會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

86、 陰陽之道就是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轉化。 任何一對矛盾,如果一方脫離了另一方,
不受另一方的製約了。 那它離消失、滅亡就不遠了。 你看,當今社會,領導們都不喜歡制約,
喜歡獨來獨往,我行我素,貪污受賄,其結果是什麼就可想而知了。 陰和陽就是如此。
大自然中,一個事物的出現,總有另它產生的因素,但同時總會出現另一因素來製約它。
這就是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也是陰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道理。 所以養生的道理也是如此,
你生病了,總有一個使你生病的因素存在,同時也會有一個制約它,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
正如自然界中毒蛇存在的地方,必定附近就有解蛇毒的草藥存在一樣。

87、 什麼叫人得意忘形? 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陰的製約了,所以其下場畢竟是……,
同樣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這就是失 去陽對他的製約了。

88、 如何具有大智慧,沒有博大的胸懷,哪來的大智慧。

89、 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 學習也要應時, 到什麼年齡就要學他這個階段應該學的東西,
否則就是不應時,不順其自然。 但看看我們現在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大學,有多少是學了應該學的東西。
小時候應該學什麼,應該學德,學孝道,接著學識字斷句,再往下學如何做事。
到青年學如何優生優育、家庭幸福。 到了中年,學習養生之道。 到了老年,學放下心態,安享晚年。
繼續教育學什麼,就是要學這些。

90、 情志跟疾病的相關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藥物治療,治來治去都不好,
對於這類疾病,解鈴還需繫鈴人。 五志能夠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91、 養生有一條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 怕死者陽氣不足,陽氣不足,死神就會找到你。
這就是道家所講的,修煉人要有英雄的氣質。 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 當你把什麼學問理解到她是非常簡單樸素的時候,這時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
如果你還感到她是那麼博大精深,深不可測,那是你還沒有掌握到她的精髓,是只見到茂密的樹葉,
而沒看到她的根本,這時候你還是處於“有”的階段,沒有達到“無”的境界。 一切離不開陰陽,
萬事萬物離不開陰陽。 這個根本就是陰陽。 知其一,萬事畢。

93、 凝神定氣,物我兩忘。 —養生的真諦。

94、 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95、 五行相生相剋的應用:凡是因五臟太過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剋的方法對治。
同樣,凡是因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決。 這是運用五行的根本原則。

96、 現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質生活方面下工夫,這種追求的後果是很可怕的。 要知道,
人們對於物質的慾望是無止境的。 一旦這種慾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們的就是無止境的痛苦。
其實,物質能帶來的享受,精神也能;藥物能治療疾病,心理療法也能做到。 所以,
我們用一生來追求財富,不如用一生來培養出一種好的心態,讓我們的精神達到一種超凡的境界。

97、 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
這種感覺真好,願我們都能擁有這份自信。

98、 我們人體是一個充滿智能的機體,我們的身體有好多“哨兵”:牙齒、闌尾、扁條體等。
本來一旦我們的身體有異常時(通常是“上火”),這些哨兵會立即做出反應通知大腦。
聰明的人這時候就應該調整心態,檢討自己,讓自己平和下來。 但現在我們的西醫都做了什麼?
你疼不是嗎,我把你們通通切除掉。 現在更有甚者,發明了一種儀器,你不是得了過敏性鼻炎打噴嚏嗎?
我把你鼻子裡的敏感區神經燒毀,這樣以後你怎麼刺激它都不會打噴嚏了。
西醫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可能我們再生病後,切掉的就是我們的五臟六腑了。

99、 記住,我們偶爾拉肚子、打噴嚏、咳嗽、發燒等都是我們自己的身體修復系統在工作 ,
不要一出現這些症狀就濫用藥物,否則這些藥物就會破壞你自身的修復功能,
一旦你的修復功能減弱或喪失,那你就把命運交給這些藥物了。 記住,只要症狀不嚴重,
最好的辦法是靜養 ,安心靜氣讓自身的修復系統來完成疾病的修復工作。 所以,
我們每個人都要慎用藥物,讓我們自身的修復系統功能恢復起來,這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100、 很多重病或絕症,都只有一個理由:恨。 當這恨沒了,病也必一起消失。
這世間最難解的是綿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開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30 18:1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