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20|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魅力 難以抵擋!M-BENZ C 250 BlueTEC南法搶先試駕(操駕感受)(26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6-18 06:36: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今年對於M-BENZ來說,最重要的全新車型莫過於全新第四代C-Class的發表上市,因為這款小型主管房車,不僅在市場上有著絕對夠份量的地位之外,同時也是最有把握能夠進一步推升M-BENZ在全球市場、包括台灣地區銷售規模的全新車型。

 
事實上,全新第四代C-Class是M-BENZ近年來最重要的一個指標性產品,因為C-Class所攻略的小型主管房車領域,正是M-BENZ直接與BMW旗下最強的3-Series直接面對面駁火的市場級距,如果能夠與BMW在這個市場級距達到分庭抗禮的戰果,那麼不僅是M-BENZ的一場重大勝利,更是重新問鼎全球高級車龍頭地位的關鍵一役。

 
C-Class車系的沿革雖可從190E(左上)開始說起,但稱為C-Class之後至今已發展至第四代。

也因此,M-BENZ在新世代S-Class買家們一致好評的情況之下,更具信心的讓C-Class繼續採用〝縮小版S-Class〞的戰術,期待能夠進一步藉由S-Class的魅力延生,為C-Class贏得更多的喝采,同時也為新C-Class穿上了尺碼大幅提升的車身外殼,並且使用了許多領先其他對手的高科技,期望能夠以優越的性能、先進的技術與完善的品質,讓各方面都大有看頭的新C-Class,能夠成功帶領M-BENZ在銷售上持續攻城掠地、達到與對手並駕齊驅的重責大任。

 
C-Class有多重要,從DAIMLER集團執行長Dieter Zetsche親自與會說明就說明一切。

 

C-Class對於M-BENZ來說有多重要其實,以全球市場的角度來看,M-BENZ旗下車款大致分為四大主力,分別為由A、B、CLA與新加入的GLA-Class所構成的NGCC車系,還有由E與CLS-Class所領導的中大型房車以及由R、GL、GLK所主要構成的RV車型,這三個主要區塊的車型都大約為M-BENZ提供了21%-24%的貢獻。而C-Class與SLK也在2013年聯手交出了35.7萬輛、佔M-BENZ全球23%的比重,其中當然又以33.2萬輛的C-Class最具實力,別忘了這可是前代C-Class在產品生命週期最後一年所打拼的成果。

 

大器美感 傲視同級
或許乍看之下,新世代C-Class在車身外型線條的部分,與S-Class實在是過於近似,如果真要挑剔,也許在創意上似乎是有些不足,不過當所有人看到C-Class的實車之後,相信沒有人不臣服在它的美貌之下。

 

是的,過往筆者在進行試駕報導的內容之中,對於車輛的外觀是鮮少進行評論的,因為外觀美感的優劣是非常主觀的一件事,縱然我個人覺得非常好看,也許在另一個螢幕面前的您,卻不完全抱持著同樣的感受!而且在報導中有著大量的圖片以及諸多的細節,究竟是美、是醜,相信每個人自己都是心裡有數!不過對於新世代C-Class,相信絕大多數的車迷與買家,都會對它的外型表達肯定的態度;也讓人不得不折服M-BENZ在近年來致力於新車設計的提升。

 

 

 

而且不只是外型上令人欣喜之外,在進一步的仔細瞧瞧,您會發現新世代的C-Class還有許多精進之處,恐怕會讓您感到驚豔無比。

 

 

採用全新底盤打造而成的新世代C-Class,不僅從頭到尾還是車身線條,都有著與S-Class相當近似的濃郁意味,而且在進一步拿出數據來仔細比較,你會發現Cclass在外型大幅度的修改之後,其實車身尺碼也在瞬間放大不少。

 

 

具備有4686×1810×1442mm的車身尺碼,軸距更是已來到2840mm的水準,新世代C-Class除了車寬小輸主要對手BMW3Series只有1mm之外,其餘在車長、車高與軸距的部分,都各有62mm、13mm與30mm的領先優勢,這樣的條件讓新世代C-Class不僅在外觀上展現出淩駕對手的大器風範,更比現行車款放大許多、甚至直逼1995年時的E-Class的水準,當然過去有時也令人感到較為匱乏的車室空間,也已獲得了最佳的解決方式。而且難能可貴的是,新世代C-Class在車體放大之後,其風阻係數(Cd)還能進一步下修至0.24的超低境界,不論是風切聲的抑制、車身靜肅性以及油耗表現都有實質上的莫大助益。。

 

2.2L柴油動力 運轉品質一流
此回M-BENZ原廠共提供多種動力單元的車型供此次的與會媒體進行試駕體驗,分而我們所分配到的車款是C 250 BlueTEC車型,儘管並不是台灣市場目前所準備販售的車型,但是經過試駕體驗之後,個人認為倒也頗值得與國內車迷一同分享。

 

這具2.2L的四缸柴油引擎,是當前新世代C-Class最強的柴油動力,除具備有204hp的最大馬力輸出之外,同時更具備有51.0kgm的蠻橫扭力,也讓C 250 BlueTEC在GTRONIC PLUS七速手自排變速箱的帶領下,僅需6.6秒便能完成0-100km/h的加速衝刺,極速更達到247km/h的水準。

 

 
在高速行駛時進氣量充足的時候,可以關閉水箱護罩的匝道,以降低風阻、達到省油的目的。

而且在這樣的傑出性能表現下,C 250 BlueTEC還能提供每公升燃油行駛23.3km的平均油耗,CO2排放量也僅有每公里109g的低水準,顯見M-BENZ的柴油引擎工藝已臻全球車壇的頂尖水準,不僅符合歐洲6期的嚴苛考驗、獲得A+的耗能評等,同時還能兼顧運轉精緻度的展現更是令人感到滿意。

 

試駕過程中,老實說對於C 250 BlueTEC的操控性能並沒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但倒是對於行車靜肅性與行路性的表現至今仍有強烈的印象,當到達第一個中途點、準備與其它同行媒體進行換手之際,原廠工作人員特別好奇的向筆者詢問,新世代C-Class給我最特別的印象…,當時毫不猶豫的回答〝非常安靜〞,只見工作人員立即滿意的漏出笑容表示,這也正是今日他會在此地為我們進行各種解答的最主要原因。

 
領先同級車款使用的氣壓懸載。

 
前/後兩代C-Class的避震器上座,新車採鋁合金一體成形後,重量由原本的4.72kg降至3.16kg的水準。

先進材料 打造高科技主管房車
其實在這個休憩的中途點中,M-BENZ原廠早已經將許多的新世代C-Class的訴求特點陳列其中,包括輕量化的材質使用、超低風阻係數所帶來的好處與效果、以及各種話題性科技的應用等等,都在此一休憩點中進行陳列、並派駐有專業的工程人員來進行解說,為得就是要讓與會媒體能夠充分瞭解新世代C-Class的進化所在。

 

 

 

而在進行下一階段的試駕過程中,路線也從原本的高速公路為主的路段改為蜿蜒的山間林道,採取前運動化4聯桿//後多連桿設計的C 250 BlueTEC,同時也率先配置同級車中僅見的氣壓式懸載,在良好的車身前後配重的情況下,展現出不疾不徐的操控韻味,而且在刻意降低近100kg幅度的車身重量之後,似乎對於彎道的攻略有著更為靈活的身手,儘管在激烈的駕馭條件下還是難免會出現略為轉向不足的情況,但沈穩的轉向反應仍讓駕駛人能夠沈著以對,配合軟硬適中的懸載阻尼設定,開起來就像是駕馭著如同S-Class一般的大型房車風範。

 

而且難能可貴的是在高速出入灣道的同時,C 250 BlueTEC的車尾始終非常的安分穩定,看來M-BENZ的工程師對於底盤的調校也是費了一番苦心,煞車表現不僅更上層樓,ESP車身動態穩定系統效能與介入也顯得更線性、更精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4-6-18 10:18:16 |只看該作者
謝謝大大  感謝你的分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在線上
3
發表於 2014-7-21 06:26:44 |只看該作者
精質 令人心動!M-BENZ C 250 BlueTEC南法搶先試駕(內裝鋪陳與結論)

 
「台灣賓士」已經決定在7月21日於國內發表新世代C-Class,並且以195萬起的價格進行販售,而為了讓讀者們能夠在上市之前更進一步的深入瞭解新世代C-Class的進化內容,此回我們也就繼續來針對內裝鋪陳部分為C-Class的產品內容進行最終回的報導。

 

從第一代C-Class於1993年登場以來,C-Class在設計上始終追隨著M-BENZ旗艦車款S-Class的趨勢與手法,如今到了第四代車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演變,這樣的產品定位與設計手法的主軸仍然沒有太明顯的變動。

 

 

嚴格來說,這或許是有點缺乏創意!但是對於C-Class的消費者來說,這樣的作法反而更貼近他們的需求!畢竟,在這樣的作戰策略之之下,C-Class一代比一代的茁壯,消費者的接受度更是一年比一年增加,尤其是現行車款從2007年登場以來,在部分地區如台灣的銷售表現更是比起主要對手-BMW 3-Series還要出色,在小型主管房車的市場級距之中扮演領先的地位,再再說明了成為一輛小號的S-Class在市場上確實是個成功的戰略。

 

如果您還是對於這樣的作法抱持保留的態度?那麼不妨在7月21日晚間至台北南港世貿展覽館來親自見證一下,我想當您看到不論是在外觀設計與內裝鋪陳都如同小一號S-Class的新世代C-Class,也會不得不承認它的魅力是多麼的令人心動!

 

 

 

上回我們已經針對外觀與操控動力的部分進行說明,此回我們則繼續來針對內裝鋪陳與配備內容來進行進一步的討論。

新世代C-Class的內裝設計與S-Class走著相同的簡潔風格路線,並營造出超越頂級設計師家具般的卓越質感,相信在2013年新世代S-Class登場之際,這樣的鋪陳手法早已經深深擄獲多數買家的心,如今同樣的作法也如法炮製的再度呈現在新世代C-Class,自然更是成功的保證!

 

 

 

然而新世代C-Class的內裝在整體設計上,也融合了許多M-BENZ旗下最新車款的特色,除了保留了S-Class的高精緻質感之外,類似CLA-Class的年輕前衛也可以看得到,例如在整個控台介面的線條相當流線順暢,五個具有金屬裝飾的環形空調出風口設計,在M-BENZ新世代車款上已是相當常見,而獨立設置在控台中央的COMAND Online顯示螢幕,則是提供了7吋與8.4吋的選擇;而特色化的內裝選項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原廠提供了數種不同的風格,除了常見的Modern Line與Avantgarde Line之外,還提供了豪華取向的 Exclusive Line以及較為熱血運動化的AMG Line。

 

 

 

審視細節處更可以發現新世代C-Class在精緻度方面的精進。光是那排列整齊的金屬質感的空調按鍵就令人愛不釋手,大燈開關旋鈕還是來自旗艦新S大車的高檔貨。控台上的鋁合金、木質飾板以及皮革的交錯編織,再加上濃纖合度的方向盤等,都提供著極佳的握感與視覺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競爭對手紛紛導入強大的車載多媒體平台之後,新世代C-Class在科技層面上自然也是有長足的進步,除了已經能夠與智慧型手機進行連動之外,位於中央扶手前方的COMAND控制介面更具備觸控、手寫功能,提供駕駛人相當直覺是使用經驗,其中手寫功能更能對應各種語言以及多種特殊符號的辨識;另外M-BENZ也為新世代C-Class進一步導入了HUD抬頭顯示器,配合DISTRONIC PLUS行車資訊系統,能夠將包括車速、導航指示與速限等資訊投射剎在前擋玻璃上,讓駕駛人能夠更專心於路況的應對。

 
Burmester環場音響系統與座椅控制。

 
車內香氛套件

有趣的是,我們在法國南部大城-馬賽近郊進行試駕之時,當時所提供的車輛便能夠在選單之中設定為繁體中文的顯示介面,讓我們在試駕的過程中更能夠更為便利、貼心的使用各種先進配備。

 
抬頭顯示器。

 
全景天窗。

至於空間的部分則從放大的車身尺碼得益,經過實際的體驗感受之後,身高超過175cm的同行人員其後座膝部還有多達20cm以上的餘裕,整體空間表現堪稱是級距新標竿。

 

從1982年誕生的190E開始,M-BENZ以W201世代開啟了C-Class的歷史新頁,不僅成為該品牌旗下的小型主管房車的代表之作,也成為M-BENZ在其他市場攻城掠地的主力之一,如今,原廠代號為W205的新世代C-Class,在車身尺碼、動力性能以及全新內外設計下,挾著源自S-Class的造車工藝精髓,以更具年輕創意的奔放姿態現身,新世代C-Class在各方面的卓越成就自然有望再次創下顛峰成就!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4-7-21 22:54:33 |只看該作者
看來與上一代比較又進步更多了,個人覺得尤其是後座空間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2 04:0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