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畫書法] 小中堂-董作賓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11-25 00:15: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小中堂 董作賓


董作賓
小中堂
書法
墨、紙本
85.6 × 22.3cm
1961

作 品 賞 析 
  此篇秀麗細緻的甲骨文字猶如精密工整的織錦圖案,其線條細膩柔和,結體鬆散錯落,整齊有序的排列顯得高潔雅致,其中「若」、「象」、「夕」等字是清晰可辨的象形文字,充滿視覺藝術性與閱讀趣味性。款識部分纖細流暢的行書,左上方巧妙地運用佈白,主文佔全篇五分之三、款識部分佔五分之二,結合字型的厚重與靈巧,全篇呈現古拙凝滯與疏放流動的對比性,左上方與中間下方的佈白空間相對,形成舒朗靜謐的氛圍。落款文字細細綿延,左下方作者簽名墨色略為厚重、字形稍大,結合兩方黔印的配置,形成音階似的節奏感,全篇款識部分具備了甲骨文的現代文字對照,以及作者當時書寫本文的記事,增添書法作品欣賞之想像空間與意義的串聯性。(文/李幸潔)
釋文:千載悠悠如一夢。長陵疇識帝和王。行人若問前朝事。石象無言對夕陽。



藝 術 家 小 傳 
  享年六十九歲。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台大歷史系、考古人類學系、文學系教授,香港東方文心研究院研究員,香港大學、崇基書院、新亞書院、珠海院教授,開甲骨、鐘鼎、上古史諸課程。董氏致力於甲骨文的挖掘與研究不遺餘力,他的一生都在為建立上古信史而努力,乃契學界所共同尊認的大師;其甲骨書法同樣馳名於甲骨學界與書法界。甲骨文在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於河南安陽縣小屯村發現,被認為屬於研究歷史的珍貴資料,繼有劉鶚、孫詒讓、羅振至、王國維等先後研究考釋,奠定了甲骨學的地位。中央研究院在民國十七年至民國二十六年間,先後十五次實地至安陽小屯大量挖掘研究,成績斐然。其中董作賓的貢獻最大,尤其民國二十六年發表「甲骨文斷代研究」,就甲骨文字所記載的世系、稱謂、貞人、坑位、方國、人物、事類、文法、字形、書體等十個標準,創分期之說。民國三十四年,積十年之力復有「殷歷譜」出版。民國四十四年出版「甲骨學五十年」,更可視為過去甲骨學研究的總報告,為後來研究甲骨學者導引了一條路線。董作賓先生,主張甲骨文可以書法的風格不同,區分為五個時代:第一期:武丁時代製作,屬雄偉風格,以大版大字為主,筆劃粗壯,並填有朱墨。第二期:祖庚、祖甲時代製作,屬謹飭風格,嚴守規則而少變化。第三期:廩辛、庚丁時代製作,屬頹靡風格,筆力多幼稚柔弱且誤筆甚多。第四期:武乙、文丁時代製作,屬勁峭風格,作品生動,時呈放逸不羈之趣。第五期:帝乙、帝辛時代製作,屬嚴整風格,作品行字均整,作風嚴肅。作賓先生以書法風格來區分商朝文字的衍變:由第一期的契刻體與筆寫體互相發展,到第五期的筆寫體的全面流行;大體上,商朝的文字是由契刻體向筆寫體發展。商朝文字筆寫體的成功,確立了商以後中國文字的書法性格。甲骨文筆劃勁峭,頗具書法美術價值,惟因出土不到百年,書家們很少在甲骨文上功夫,故近代以甲骨書藝名世之書家亦屬少有。董氏因浸淫甲骨學數十年,所模甲骨書法,自然得心應手,頗能將甲骨挺拔尖峻。雄健豪放之感表達出來,故能獨步書壇,為一代甲骨書法名手。他的書法不若羅振至、商承祚諸人得刻劃挺拔趣味,反倒像金文的表現手法。 (文/陳宗琛)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8 11: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