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6-19
- 最後登錄
- 2019-2-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5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籠內訓練可以減少行為問題發生(避免他犯錯的機會,如無聊啃桌椅、翻垃圾桶等),
可以輔助服從訓練﹝穩定情緒﹞,但前提是,主人要先修正想法,確實認可訓練的必要性,
瞭解籠內訓練是一個概念的訓練,不是一個口令的訓練,更不是定時坐監,才能開始實行!
籠內訓練看似簡單,但卻不是這麼容易﹝每隻狗不同個性,每個主人技巧不同,每個家庭生活不同,
每一個點都會造成訓練的差異﹞,如果主人沒有徹底扭轉“籠子不是殘忍、不是處罰”的觀念,
會非常容易因挫折﹝如剛開始時的吠叫不停﹞而失敗。
階段性訓練
前一篇有說介紹『家』給狗狗認識的方法,超過四個月以上,並且社會化足夠的狗狗就可以開始訓練,不同主人可以依自己生活習慣,以下表為主軸,擬定訓練計畫:
1.愛上籠子:方法見前篇『~觀念篇』。特別是自由慣的狗狗,這邊一定要做得紮實,
甚至不用急著關籠門,至少要讓牠在沒有關門的情況下,都能自在地進入籠子休息。
2.基本服從訓練:可參考戴更基醫師的貓狗大戰一書,同步進行四週行為集訓,
因為籠內訓練是服從性的一環,雙管齊下才能更見成效﹝狗狗出籠時,就是訓練的好時機﹞。
3.漸進式關籠:
‧ 不關門自在進出
‧ 關門,主人陪在旁邊,從5秒開始、10秒、15秒……慢慢加長時間。
‧ 關門,主人不在身邊,每天從10分鐘開始、15分鐘、半小時......
這裡重要的不是進出籠的時間,而是依自己狗狗在籠內的狀況來決定的,
一定要確定每段時間完全ok了,才可以加長時間,這樣才知道狗狗的忍耐度到哪裡,
而那個忍耐極限,是要主人慢慢幫她突破的﹞
‧ 放出籠,要在牠安靜時才能放,並再下一次進籠時縮短時間﹝會吵鬧表示先前延長時間的間距
拉太長,無法適應﹞
5.時間表關籠
‧ 籠內訓練3~4小時,就要讓狗出來活動筋骨一下,最長不能超過6小時。
‧ 如果方法都正確,一週之內就可完成籠內訓練。之後可以按照個人生活習慣制定進出籠時間表,如
8:00出籠大小便、早餐→
12:00出籠活動,服從訓練→
16:00出籠,出門散步→
19:00出籠大小便、晚餐.....等等
‧ 籠內訓練可以幫助狗狗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進而訓練在固定的時間大小便,
但必須是在上述訓練成功後,才能真正開始依照時間表操課。
執行上重點
1.不理睬訓練
在狗狗哭鬧或是抓門的時候千萬不要讓牠出籠子,狗狗會以為牠的這種抱怨方式會換來自由,
最好是忽略牠,只有在牠安靜或是平靜下來以後才開門讓牠出來。
2.進出籠的落差
‧在主人方面:每次進籠前,跟出籠後十分鐘,不要跟牠說話、玩耍。
目的是不要讓狗狗感受到在籠外主人才會關注,而在籠內就很寂寞。
‧當狗狗進籠子時,口頭獎勵牠,給牠零食或是牠最愛的玩具都行,
例如準備一個裝treat 的玩具,分散牠的注意力。出籠後就用牽繩讓牠在固定範圍活動一下筋骨就好,
除了做一點訓練之外,不能吃任何東西,也不能跟牠玩。讓狗狗清楚感受到籠內才有好吃跟好玩的。
3.狗犯了錯,你可以生氣,但絕對不能用籠子處罰牠!
相信我,關狗只會讓狗狗學到當主人生氣時,跑回籠子就沒事了,
你要牠學會的事情,2000%牠根本搞不清楚!!
4.籠子是狗狗休息的地方
特別是家中有小朋友,請一定要教導小朋友不要去擾亂籠內的狗狗,這樣子狗狗很快就會發現,
這籠子還真不賴 !全家人都要永遠記得,當狗狗進籠子以後,請勿打擾!
5.籠內訓練可以“輔助”大小便訓練,但卻不是等同於大小便訓練。
主人一定要有足夠的時間帶牠出來上廁所, 盡量不要造成狗狗在籠內排泄的機會
﹝約四到六個月以上才有辦法固定時間大小便且次數減少,所以才說四個月以上再訓練﹞
~最後再強調一次,很多人會問籠內訓練何時才是稱得上完成?
要記住籠內訓練不是訓練狗狗一直待在裡面,而是訓練牠自在的在籠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