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9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傳經咒] 經藏 中部 第117集 大四十經 Mahà cattà rãsakasuttaü [複製連結]

Rank: 12Rank: 12Rank: 1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5-20 08:47:0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沙瓦提城揭達林給孤獨園。

於其處,世尊稱呼比庫們:“諸比庫。”

那些比庫回答世尊:“尊者。”

世尊如此說:“諸比庫,我將教導你們有緣由、有支助的2聖正定。

諦聽,善作意之!我要說了!”

那些比庫回答世尊:“是的,尊者。”

世尊如是說:“諸比庫,什麼是有緣由、有支助的聖正定?

這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

諸比庫,伴隨著此七支的心一境性,諸比庫,這稱為有緣由、有支助的聖正定。

諸比庫,其中,正見為先導。

諸比庫,如何正見為先導呢?

瞭知邪見為邪見,瞭知正見為正見,這是他的正見。

諸比庫,甚麼是邪見?

沒有布施,沒有供養,沒有獻供,沒有善行惡行諸業之果的異熟,沒有此世,沒有他世,沒有母親,沒有父親,沒有眾生是化生者,世上沒有沙門、婆羅門之正行者、正行道者,以自智證知此世及他世而宣說。

諸比庫,這是邪見。

諸比庫,甚麼是正見?

我說正見有兩種。

諸比庫,有正見是有漏、福德分、所依果報3;諸比庫,有正見是聖、無漏、出世間、道支。

諸比庫,哪種正見是有漏、福德分、所依果報呢?

有布施,有供養,有獻供,有善行惡行諸業之果的異熟,有此世,有他世,有母親,有父親,有眾生是化生者,世上有沙門、婆羅門之正行者、正行道者,以自智證知此世及他世而宣說。

諸比庫,這種正見是有漏、福德分、所依果報。

諸比庫,哪種正見是聖、無漏、出世間、道支呢?

諸比庫,那聖心者、無漏心者、擁有聖道者、修習聖道者的慧、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道支,諸比庫,這種正見是聖、無漏、出世間、道支。

他為捨斷邪見、具足正見而精進,這是他的正精進。

他專念捨斷邪見,專念具足正見而住,這是他的正念。

如是此三法圍繞、跟隨著正見,即正見、正精進和正念。

諸比庫,其中,正見為先導。

諸比庫,如何正見為先導呢?

瞭知邪思惟為邪思惟,瞭知正思惟為正思惟,這是他的正見。

諸比庫,甚麼是邪思惟?

欲思惟、瞋思惟、害思惟,諸比庫,這是邪思惟。

諸比庫,甚麼是正思惟?

我說正思惟有兩種。

諸比庫,有正思惟是有漏、福德分、所依果報;諸比庫,有正思惟是聖、無漏、出世間、道支。

諸比庫,哪種正思惟是有漏、福德分、所依果報呢?

出離思惟、無瞋思惟、無害思惟,諸比庫,這種正思惟是有漏、福德分、所依果報。

諸比庫,哪種正思惟是聖、無漏、出世間、道支呢?

諸比庫,那聖心者、無漏心者、擁有聖道者、修習聖道者的思索、思考、思惟、安止、極安止、心固定、語行,諸比庫,這種正思惟是聖、無漏、出世間、道支。

他為捨斷邪思惟、具足正思惟而精進,這是他的正精進。

他專念捨斷邪思惟,專念具足正思惟而住,這是他的正念。

如是此三法圍繞、跟隨著正思惟,即正見、正精進和正念。

諸比庫,其中,正見為先導。

諸比庫,如何正見為先導呢?

瞭知邪語為邪語,瞭知正語為正語,這是他的正見。

諸比庫,甚麼是邪語?

虛妄語、離間語、粗惡語、雜穢語,諸比庫,這是邪語。

諸比庫,甚麼是正語?

我說正語有兩種。

諸比庫,有正語是有漏、福德分、所依果報;諸比庫,有正語是聖、無漏、出世間、道支。

諸比庫,哪種正語是有漏、福德分、所依果報呢?

離虛妄語、離離間語、離粗惡語、離雜穢語,諸比庫,這種正語是有漏、福德分、所依果報。

諸比庫,哪種正語是聖、無漏、出世間、道支呢?

諸比庫,那聖心者、無漏心者、擁有聖道者、修習聖道者的遠離、離、捨離、避免四種語惡行,諸比庫,這種正語是聖、無漏、出世間、道支。

他為捨斷邪語、具足正語而精進,這是他的正精進。

他專念捨斷邪語,專念具足正語而住,這是他的正念。

如是此三法圍繞、跟隨著正語,即正見、正精進和正念。

諸比庫,其中,正見為先導。

諸比庫,如何正見為先導呢?

瞭知邪業為邪業,瞭知正業為正業,這是他的正見。

諸比庫,甚麼是邪業?

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諸比庫,這是邪業。

諸比庫,甚麼是正業?

我說正業有兩種。

諸比庫,有正業是有漏、福德分、所依果報;諸比庫,有正業是聖、無漏、出世間、道支。

諸比庫,哪種正業是有漏、福德分、所依果報呢?

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諸比庫,這種正業是有漏、福德分、所依果報。

諸比庫,哪種正業是聖、無漏、出世間、道支呢?

諸比庫,那聖心者、無漏心者、擁有聖道者、修習聖道者的遠離、離、捨離、避免三種身惡行,諸比庫,這種正業是聖、無漏、出世間、道支。

他為捨斷邪業、具足正業而精進,這是他的正精進。

他專念捨斷邪業,專念具足正業而住,這是他的正念。

如是此三法圍繞、跟隨著正業,即正見、正精進和正念。

諸比庫,其中,正見為先導。

諸比庫,如何正見為先導呢?

瞭知邪命為邪命,瞭知正命為正命,這是他的正見。

諸比庫,甚麼是邪命?

詭詐、虛談、作暗示、詐騙、以利求利,諸比庫,這是邪命。

諸比庫,甚麼是正命?

我說正命有兩種。

諸比庫,有正命是有漏、福德分、所依果報;諸比庫,有正命是聖、無漏、出世間、道支。

諸比庫,哪種正命是有漏、福德分、所依果報呢?

諸比庫,在此,聖弟子捨離邪命,以正命而營生,諸比庫,這種正命是有漏、福德分、所依果報。

諸比庫,哪種正命是聖、無漏、出世間、道支呢?

諸比庫,那聖心者、無漏心者、擁有聖道者、修習聖道者的遠離、離、捨離、避免邪命,諸比庫,這種正命是聖、無漏、出世間、道支。

4他為捨斷邪命、具足正命而精進,這是他的正精進。

他專念捨斷邪命,專念具足正命而住,這是他的正念。

如是此三法圍繞、跟隨著正命,即正見、正精進和正念。

諸比庫,其中,正見為先導。

諸比庫,如何正見為先導呢?

諸比庫,有正見者才有正思惟,有正思惟者才有正語,有正語者才有正業,有正業者才有正命,有正命者才有正精進,有正精進者才有正念,有正念者才有正定,有正定者才有正智,有正智者才有正解脫。

諸比庫,如是具足八支有學行道,才有具足十支的阿拉漢。

諸比庫,其中,正見為先導。

諸比庫,如何正見為先導呢?

諸比庫,有正見者能破除邪見,也能破除緣於邪見而產生的各種惡、不善法。

緣於正見,能修習成就各種善法。

諸比庫,有正思惟者能破除邪思惟……諸比庫,有正語者能破除邪語……諸比庫,有正業者能破除邪業……諸比庫,有正命者能破除邪命……諸比庫,有正精進者能破除邪精進……諸比庫,有正念者能破除邪念……諸比庫,有正定者能破除邪定……諸比庫,有正智者能破除邪智……諸比庫,有正解脫者能破除邪解脫,也能破除緣於邪解脫而產生的各種惡、不善法。

緣於正解脫,能修習成就各種善法。

諸比庫,如是,所轉的二十為善邊、二十為不善邊的5大四十6法門,於世間不能被沙門、婆羅門、天、魔、梵天或任何人所逆轉!

諸比庫,若任何沙門、婆羅門認為此大四十法門應受指責、非難,則有十種如法的觀點主張使他於現法中至被呵責處:假如尊師呵責正見,則諸邪見的沙門、婆羅門是您敬奉、稱讚的。

假如尊師呵責正思惟,則諸邪思惟的沙門、婆羅門是您敬奉、稱讚的。

假如尊師呵責正語……假如尊師呵責正業……假如尊師呵責正命……假如尊師呵責正精進……假如尊師呵責正念……假如尊師呵責正定……假如尊師呵責正智……假如尊師呵責正解脫,則諸邪解脫的沙門、婆羅門是您敬奉、稱讚的。

諸比庫,若任何沙門、婆羅門認為此大四十法門應受指責、非難,則有這十種如法的觀點主張使他於現法中至被呵責處。

諸比庫,即使那歐咖喇的瓦思

7瓦思和槃雅持無因見、無作見、虛無見,他們也認為大四十法門不應受指責、非難。

那是何因呢?

害怕被詰難、攻訐、譴責。”

世尊如此說。

那些比庫滿意與歡喜世尊之所說。

瑪欣德尊者翻譯 2012-07-20


世尊在該經中教導聖正定是有緣由、有支助的,即正見等七道支。

其中,正見為先導,和正思惟等七支是環環相扣、互相作用的。

有正見者才有正思惟,乃至有正定者才有正智,有正智者才有正解脫。

對於八支聖道和正智、正解脫十法,每法各有四種,例如:正見,有正見、能破除邪見、破除各種惡法、成就各種善法為四種,如此四十法共構成了“大四十法門”(Mahà cattà rãsako dhammapariyà yo)。

2有緣由的(saupanisaü ):有助緣的,有條件的(sapaccayaü );有支助的(saparikkhà raü ):有隨從(saparivà raü )。
所依果報(upadhivepakkà ):能帶來再生所依的果報。

為捨斷邪命(micchà à jãvassa pahà nà ya):在此並非只是聖典中所提到的才是邪命,由於職業等原因而導致的殺生等七種業道之思也都是邪命。

能起到切斷、斷絕這七種思的道支在完全生起時的離稱為正命。

二十為善邊(vãsati kusalapakkhà ):正見等十種,再加上以“緣於正見,能修習成就各種善法”等方式所說的十種,如此二十種為善的一邊。

二十為不善邊(vãsati akusalapakkhà ):以“能破除邪見”等方式所說的邪見等十種,再加上以“緣於邪見而產生的各種惡、不善法”等方式所說的十種,如此二十種為不善的一邊。

6大四十(mahà cattà rãsako):通過闡明能帶來大果報的諸大善邊和不善邊的四十種法,故為大四十。

歐咖喇的瓦思和槃雅(okkalà vassabha¤ ¤ à ):住在歐咖喇地方的瓦思和槃雅兩個人。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3 13:1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