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8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殿堂分享] 宣化上人:慈悲喜捨沒有夠的時候,要越多越好 [複製連結]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8-31 12:42: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九八四年四月廿六日 開示
修道人,一定要培養四無量心。有了四無量心,才能教化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修道人若無四無量心,就與道相違背,就是修了八萬大劫,離佛道尚有十萬八千裡。

四無量心是修道人應具有的基本條件。何謂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無量就是沒有限量,不半途而廢,不中道自畫,得少為足,認為夠了。其實慈悲喜捨沒有夠的時候,越多越好,應把它推而廣之,擴而充之,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

(1)慈能予樂。我們是否給了眾生快樂?若是沒有,那就是沒有盡到慈心。應該朝向「無緣大慈」的目標邁進,不但同情人類的遭遇,而且也要同情動物的遭遇。如有不幸的事情發生,要實時伸出援手,幫助他們脫離苦海,這是佛教徒應該做的事。不要存著隔岸觀火的心理來觀賞,那樣就失去佛教的救世精神。佛教是慈悲為懷,方便為門的宗教。

(2)悲能拔苦。我們能不能拔除眾生的痛苦?若是不能,那就是沒有盡到悲心。應當有「同體大悲」的思想。也就是人溺如己溺,人饑如己饑的精神,佛教以悲為宗旨,悲就是憐愍的心;與儒家所說的「悲天憫人」不謀而合。由此可知天下聖人的思想,同出一轍,沒有離開恻隱之心。佛教主張慈悲,儒家提倡忠恕,心心相同,這是宗教的髓,如果不如此,那就同於異說外道。

(3)喜是喜心。我們是不是歡喜學佛法?有沒有生憂愁起煩惱,或者鬧情緒?如果有的話,趕快糾正,不可任性發展。若有半點習氣存在,在七情六欲上用功夫,那就是錯誤觀念。要知道這種觀念錯不得,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4)捨是捨心。我們有沒有捨心?如果有,是大還是小?是一時還是永遠?捨就是發心給予眾生快樂,拔眾生的痛苦,扶人困危,會生起無限歡喜,但不可執著。做完之後,統統把它忘掉,不可留記心頭。如果執著不忘,那不是菩薩的願行。要有施恩不求報的胸襟,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28 23:4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