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新療法] 膝關節置換術突破!機器人手臂更精準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2-16 06:21:4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報導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如今醫療機器人有突破性的發展!骨科醫師表示,隨著專為關節置換手術所設計的機器人手臂的引進,過去被視為難度較高、準確度有限的「單側膝關節置換術」,如今已能透過即時3D模擬骨骼影像,成功提升醫師放置關節假體的準確度、縮小手術傷口,並有效降低關節炎患者術後的復原時間!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有高達150萬人為關節炎所苦,且退化性關節炎已躍居國人門診常見疾病的第3位,僅次於呼吸道及腸胃道疾病。

退化性關節炎發生率高!150萬國人身受其苦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有高達150萬人為關節炎所苦,且退化性關節炎已躍居國人門診常見疾病的第3位,僅次於呼吸道及腸胃道疾病。對步入老年化社會的台灣來說,退化性關節炎的罹患率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許弘昌主任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指因軟骨磨損,導致膝關節囊的潤滑液變少,造成的關節組織產生慢性發炎的一種疾病。

好發年齡多集中在40歲以上中壯年族群,且隨著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50歲後的發生率約20%至30%,到了70到80歲時,發生率甚至可高達7成左右。其中,女性發生比例又較男性高出1倍。

 
許弘昌主任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在臨床上多會抱怨有膝蓋疼痛、腫脹、膝關節僵硬不能蹲跪、無法久站、上下樓梯困難等症狀。

退化性膝關節炎隨年齡惡化 人工膝關節置換是最終治療選擇

許弘昌主任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在臨床上多會抱怨有膝蓋疼痛、腫脹、膝關節僵硬不能蹲跪、無法久站、上下樓梯困難、坐久了就站不起來等行動困難症狀,尤其早上起床時往往會伴隨關節僵硬的感覺,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退化性關節炎屬於一種漸進式的疾病,從輕度可憑藉減重、復健物理治療舒緩,到中度須仰賴抗發炎藥物抑制發炎反應等保守治療,隨著患者年齡持續增長,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最終的治療方式,往往會走向人工膝關節置換一途。

但是,過去面對退化性關節炎,由於「單側膝關節置換術」手術難度高,且相關醫療器械所能提供給醫師的準確度有限,導致不少患者即使受磨損的膝關節軟骨只有單側,還是只能選擇「全人工膝關節置換」,將好壞骨頭都磨除,且無法保留健康的軟組織如十字韌帶,使得後續的術後復原時間被迫拉長。

 
機器人手臂結合了電腦精密計算及導航,能針對患者膝關節進行完整電腦斷層掃描,並依照斷層掃描建立骨骼模型,透過電腦計算規劃出需要置換的損壞部位,以及術後關節的靈活度。

導航系統+3D模擬影像 機器人手臂精準度高

如今醫療科技進步,已有專為關節置換手術所設計的機器人手臂引進台灣。機器人手臂結合了電腦精密計算及導航,能針對患者膝關節進行完整電腦斷層掃描,並依照斷層掃描建立骨骼模型,透過電腦計算規劃出需要置換的損壞部位,以及術後關節的靈活度。

此外,在手術過程中機器人手臂更可透過紅外線定位,把電腦斷層掃描資料與關節實際狀況結合,透過3D模擬影像及導航系統的協助,使用機械手臂進行手術,僅磨除患者關節受損的部位。

一旦超過術前規畫範圍,機器則會立即停止磨骨,透過機器人手臂輔助,提升精準度,將手術誤差值控制在1mm以內,有效降低手術失敗率。且最重要的是,由於「單側膝關節置換術」僅置換單側膝關節,因此,患者傷口不僅相較「全人工膝關節置換」來得小許多,術後恢復期也能大幅降低至2天以內,是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另一項新選擇。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2 11:5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