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9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95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篆書對聯 陳含光
陳含光
篆書對聯
書法
墨、紙本
134.1 × 21.9cm × 2
不詳
作 品 賞 析
作者款識(落款簽名年款):國章先生雅正。陳含光篆。
作者鈐印(朱文白文):延韡之印(朱文)。空中烏跡(朱文)。
釋文:咫尺但愁雷雨至。苔蘚蝕盡波濤痕。
藝 術 家 小 傳
江蘇儀徵(江都)人。清光緒五年(一八七九)生,民國四十四年(一九五五)卒,享年六十七。光緒二十八年舉於鄉,旋入鄉,作望西山詩歌以攄慨,遂南歸,閉戶讀書,絕意仕進。延韡之名,抗戰時猶用之,至台灣後始專用含光二字,用韡字筆畫過繁,是以棄去不用。兼善書畫,又能治印。書法以篆書及楷書名世;篆書自金文、石鼓、繹山而下無所不學。嘗論清人篆書,以為王若林、錢獻之、孫淵如、洪稚存等為舊體,鄧石如、吳讓之以下為體,清書中則最為佩服吳大澂以鐘鼎籀法納入小篆中之樸厚。 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含光先生拋棄了田產及藏書,哲嗣陳康博士迎親來台;雖促居斗室,仍怡然自得,疾風勁草。過世之時,總統頒「博文清操」以譽。著有《含光詩存》、《含光文存》等書。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