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3-9-6
- 最後登錄
- 2019-6-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23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3218
- 相冊
- 2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佛陀的入般涅槃,對佛教與僧團的前途無疑是一個嚴重的考驗。第一次經藏的結集,為佛教在後世的弘揚奠定堅實的基礎。馬哈咖沙巴尊者、阿難尊者、伍巴離尊者分別是這次結集的召集人與經、律的複誦者,他們在歷史上對佛教的貢獻是不可抹滅的。
在此介紹了第一次在王舍城(Ràjagaha)結集的籌備過程及其影響。馬哈咖沙巴尊者對阿難尊者的種種指責與對自己的諸般讚賞。與此成對比的是阿難尊者,作為佛陀的侍者與經藏的複誦者,不但不自恃其功,反而在馬哈咖沙巴尊者與五百長老比庫面前體現深湛的忍辱精神,精進於證悟,而使經典的結集能大功告成。
也述及阿難尊者在結集後對佛教思想的貢獻,其中包括「依法不依人」這一原則的詳盡闡述。此外,此章從佛教史的角度,論及佛陀入般涅槃之後的印度史,包括佛陀祖國的滅亡,以及後來的結集,還有上座部、大眾部的形成與發展。
佛陀入般涅槃之後,諸比庫從古西那拉城流散至各處,馬哈咖沙巴長者日漸成為比庫眾中最有聲望的人物。
他在早先曾被佛陀放在一個長長的傑出弟子名單上的第四位。其中位於第一位的憍陳如長老(喬陳如)是最早皈依佛陀的人;第二位與第三位則分別是沙利子長老與摩咖藍那長老,即佛陀的二位上首弟子,但他們在此時都已入般涅槃。在經藏中,馬哈咖沙巴的故事記載甚多,也似乎顯示出他的為人嚴峻、堅毅,對苦行一絲不苟並且不止一次無私的毫不委婉地對阿難尊者舉動橫加指責,認為阿難不該為此而犧牲自己獲證聖果的機會,因為那樣作其實更符合長遠利益,與此成為對比的是,馬哈咖沙巴尊者在這方面則功已早成。
阿難:如是我聞。一時,馬哈咖沙巴尊者住在王舍城(Ràjagaha)迦蘭陀竹林園。那時,阿難尊者與一群比庫於南山遊行,當時有三十位他的同住者捨戒還俗,其中大部分是年輕人。
阿難尊者在南山隨意遊行了一段時間,便到王舍城(Ràjagaha)竹林園去見馬哈咖沙巴尊者。向他禮敬後,坐於一旁。馬哈咖沙巴尊者說:「朋友,阿難!是甚麼原因,世尊會說不可有超過三位比庫在施主家應供?」
「咖沙巴長老!世尊如此做有三個原因:為約束心不正者以及為慰解如理者;不使有惡念者於僧團內結黨;又為憐憫施主。」
「朋友,阿難!那麼你為何和那些不守護六根、飲食不知節制、睡眠不時的新戒諸比庫去遊行呢?人們不禁猜想你或有意踐踏田中穀物或有意毀壞施主家。你的徒眾分崩離析,你的信徒正在疏遠,而你這個年輕人真不知道自己的分寸!」
「咖沙巴長老!我的頭髮都灰白了,請咖沙巴尊者莫再以「年輕人」稱我。」
「朋友,阿難!但你的確是個「年輕人」。你和那些不守護六根、飲食不知節制、睡眠不時的新戒諸比庫去遊行,人們不禁猜想你或有意踐踏田中穀物或有意毀壞施主家。你的徒眾分崩離析,你的信徒正在疏遠,而你這個年輕人真不知道自己的分寸!」
偷羅難陀比庫尼聽到這些,她心想:「看來毘訶提的具眼者──阿難尊者,因被咖沙巴尊者喚作「年輕人」而不悅。」她為此而憤怒並發出不悅之詞:「過去曾為外道的咖沙巴尊者,怎麼可以妄想叫毘訶提的具眼者──阿難尊者為「年輕人」,而使他不悅呢?」(S.16: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