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8-10
- 最後登錄
- 2024-12-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272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659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近年來由於飲食習慣的西化(高脂,高甜度)、環境衛生改善(減少了腸道在成人期間之前免疫系統的衝擊與發展),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有日漸增多趨勢,
症狀不外乎是反覆腹痛、腹瀉甚至是發燒,全球至少有500萬個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友,腸道不適症狀有很多原因:包含食物中毒、大腸激躁症候群和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簡稱IBD)。
由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及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所造成的慢性腸道發炎性疾病,總稱為「發炎性腸道疾病」,但是,這類疾病的病友們,有時因為未能正確了解自身病況而延誤就醫,或是尋求不適合的處置,以致疾病的困擾持續發生。
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包括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及克隆氏症(Crohn』sdisease),好發年齡為20~40歲,是一種腸道慢性發炎且反覆性的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剛發病時,其症狀可能與急性腸道感染或大腸癌混淆,需要進一步做鑑別診斷。
藥物治療5-氨基水楊酸、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及生物製劑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目標以引導症狀緩解、維持疾病緩解狀態、預防併發症及提升患者生活品質為主,目前藥物治療選擇有5-氨基水楊酸(5-ASA)、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及生物製劑,但由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長期疾病過程有可能會反反覆覆發炎發作,或因長期慢性腸道發炎產生併發症如腸道狹窄、腸道阻塞、管或甚至腸管破裂等等,因此,在治療進行時需留意藥物副作用,及早偵測併發症的發生及妥善處理,必要時也需及時採取外科手術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