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7-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演】一色無變。是常義。二體無垢。是淨義。三轉作無我。是我義。四能令人富。是樂義。
【疏】又七寶者。常喻取貴重義。如梵網中說。
【鈔】貴重者。梵網經菩薩心地品。言棄捨大乘經律不學。而學外道二乘邪見等者。如捨七寶。反取瓦礫。對瓦礫言。故知寶者取貴重義。
正明二土淨穢不同。令忻厭故。間。堯處茆茨。箕諫象玉。世間王臣。且崇素樸。淨土菩薩。何貴寶嚴。答。此有二義。一者。上智之士。
知心淨則土自淨。正勝則依必強。理固有然。心實無著。喻如舜在畎畝。躬荷犁鋤。一承堯禪。警蹕冕旒。不期自辦。舜何樂焉。
故曰有天下而不與也。二者。曲為鈍根凡夫。須示苦樂。令生忻厭。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喻如正厄饑寒之國。忽聞飽暖之鄉。
方沈幽喑之崖。乍現光明之境。豈不身心踊躍。舍故即新。但得往生。終成解脫。方便接引。當如是耳。
【演】問堯處茅茨者。因一貴字發問也。答中有二義。一上智無著義。以上智之士。悟境惟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一切寶嚴。皆同幻化故。
二曲為鈍根義。以愚鈍凡夫。昧心著境。讚彼寶嚴。令生忻慕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