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26
- 最後登錄
- 2022-4-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414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165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小孩子沒有學英語的動機,就算送到雙語學校也沒用,常讓家長苦惱不已。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分析,小孩子學習英語的動機大概只有2個,一是「喜歡老師」,二是「成就感」。
陳超明今天受邀到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分享「學伴網絡」的經驗時指出,台灣大學英語教學成功率只有20%到30%,也就是只有2到3成的畢業生,英語能力足以應付職場需求。分析原因,很多人在中小學階段,就已放棄英語。
陳超明曾詢問過許多教師,為何學生學不好英語,得到最多的答案是「家長不配合」和「學生不用功」,他則認為最大的原因是缺乏學習動機。
進一步分析,陳超明認為台灣小孩子學習英語,最大的動機大概只有2個。一是「喜歡老師」,因為英語老師對他很好,便努力學習,因此教師必須負很大的責任。
陳超明認為,除了正規教師外,如果小朋友能有年齡較接近的「大學學伴」,學習動機就會增強許多。他和屏東大學校長古源光合作,集合中南部5所大專應用外語系師生,每週3天到雲林、屏東15所中小學,透過「有溫度」的即時陪伴,用最活潑的方式玩遊戲、閱讀故事書等,幫弱勢孩子重拾學習英語的樂趣。
陳超明和大學生透過實際教學,摸索出許多有效的教學方式,例如開發出一套專門墊便當的墊板,上頭寫了重要的單字,讓學生「配飯吃」,有意無意地加深印象。
陳超明建議各縣市可發動當地商家,每月只要捐新台幣5000元左右,就可以請一位大學志工到偏鄉學校,「為弱勢學生請一個他們這輩子都無法想像的英文家教。」
小孩子學英語的第二個動機是「成就感」,陳超明打趣地說,「要給學生考一百分的機會」,按照他的程度安排測驗,如果總是用太難的測驗卷,每天都考20、30分,學生怎麼可能會喜歡英語。
「當他考一百分後,從此就會改變學英語的態度。」陳超明希望按部就班地學習,及時補救和關懷,讓學生滿心期待地上課,對英語不再害怕
新聞來源http://tw.news.yahoo.com/%E6%95% ... 0%8B-081928238.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