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2-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669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6612
- 相冊
- 1
- 日誌
- 18
    
狀態︰
離線
|
龍井茶產於浙江杭州的龍井村一帶,以獅峰出產的龍井品質最佳,稱作“獅峰龍井”。
龍井茶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北宋蘇軾考證,杭州種茶的歷史源自南朝詩人謝靈運。
他在西湖的下天竺一帶翻譯佛經時,從天台山帶來茶樹種子,在西湖開始種植栽培。
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中,也有杭州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但龍井茶之名卻始於宋。
北宋時期在靈隱、天竺二寺附近所產的茶葉已經很有盛名,經常被列為貢品。
不過起初這裡產的茶葉以地而名,如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峰的“白雲茶”,葛嶺寶雲山的“寶雲茶”等。
有一年,北宋文學家、杭州通判蘇軾曾約幾位文友在獅峰山腳下龍井村的壽聖寺品茗吟詩,興致之餘蘇軾
為壽聖寺書寫了“老龍井”的匾額,加之本地的此類茶葉以龍井村質量最好,因而龍井茶就取而代之了其他的品名而流傳下來。
如果說在元代和明代龍井茶的名聲還介於諸名茶之間的話,那麼到了清代,由於乾隆皇帝的重視與欣賞,它則被列為眾名茶的前茅,
成為馳名中外、獨占鰲頭的名茶之首。 乾隆皇帝曾六次下江南,不論是出於遊山玩水,還是體察民情的目的,
但因為地方官吏知道他嗜好飲茶,所以他每到一地,地方官吏都將本地的名茶獻上供乾隆品嚐。
因此在他所到之地都留下了乾隆愛茶的佳話。傳說有一年乾隆到杭州西湖巡遊,知州在遊舫上用本地的獅峰龍井招待乾隆。
乾隆一看這茶的湯色碧綠,茶芽直立,忽忽悠悠地飄然而落,十分美觀。啜飲一口,覺得滿口清香,甘甜醇厚,便問知州:“這是什麼茶?
”知州回奏道:“這是西湖龍井的珍品——獅峰龍井,是從獅峰山胡公廟茶園採摘的。” 第二天乾隆就來到獅峰山的胡公廟茶園巡察,
見到廟門前左右分別排列著9棵茶樹,枝繁葉茂,蔥蘢碧綠,芽梢齊發,雀舌初綻,充滿生機。乾隆來到採茶姑娘們跟前,
就學著也採摘了一些新茶芽。接著知州和胡公廟的住持陪著乾隆參觀了獅峰山下的茶場,觀看了新茶炒製的過程。
臨行時茶場送給乾隆兩盒獅峰龍井。 乾隆回到京城時,恰逢太后身體不適,乾隆就將從杭州帶回來的獅峰龍井命太監烹煎給太后飲用。
太后也很喜歡這種龍井,連喝幾天便覺得身體漸漸清爽起來。
乾隆聞訊大喜,隨即傳旨給胡公廟住持,敕封胡公廟前的18棵茶樹為御茶,每年產的龍井茶進貢給朝廷。
這樣,龍井茶也就蜚聲寰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