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8
- 最後登錄
- 2024-7-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2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210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常溫放半小時細菌倍增 學者:別再吃溫體豬肉
2016/09/07 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台灣傳統豬肉攤販賣沒有藏設備的溫體肉品,在學者眼中是落後、不衛生的。學者表示,傳統肉攤溫度約25度,每一公克豬肉在室溫下約有100萬個細菌,每放半小時,細菌就呈現等比級數倍增,即使肉品外觀沒改變,但豬肉已不新鮮,國人消費習慣應該徹底改變。
但消費者張太太表示,已經在傳統豬肉攤買肉超過20年,和肉攤老闆像是老朋友般,想要哪個部位,老闆都能夠客製化分切,帶骨或去骨、想切大塊還是小片,都可以隨心所欲,不會想去超市買肉。還說,超市的豬肉都白白的,且會出血水,感覺「怪怪的」。
在傳統市場賣豬肉超過20年的陳姓攤商表示,分切好的豬肉一早放在肉攤賣,中午後收攤若豬肉沒賣完,就會放進後場的大型冰箱裡隔天繼續賣,若政府會補助買冰櫃,他覺得不錯。
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教授吳勇初表示,國人很奇怪,傳統市場買的常溫豬肉回家後,也會放進冰箱冷藏保存,若沒馬上吃,也會放進冷凍庫裡,自己冷凍冷藏可以,卻不願買原就冷凍冷藏的豬肉。
台灣人每人一年平均吃32公斤豬肉,他表示,每公克豬肉上有3000萬個細菌算腐敗肉品,傳統市場常溫下的豬肉每公克有100萬個細菌,且每半小時呈等比級數倍增,依照國家標準,室溫下放3小時就算腐敗了;而超市冷藏的豬肉每公克有1萬個細菌,「兩相比較,哪一個衛生?」。
吳勇初說,台灣高溫炎熱,6、7、8、9月非常不適合常溫賣肉,民眾在傳統市場買溫體肉品,最好當天就煮,別放久,也盡量不要冷凍。
來源: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19454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