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2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住民文化] isang原影展:原住民紀錄片暨映後座談《靈山》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USS Enterprise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3-19 21:28: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isang原影展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原住民學生資源中心主辦及本原圖中心協辦,分別於10月24日、26日及31日播映《只要我長大》、《靈山》、《灣生回家》三部原住民族紀錄片,其中《靈山》邀請導演蘇弘恩蒞臨並於映後座談。《靈山》曾獲得2016年臺灣國際紀錄片華人紀錄片評審特別獎、2015年南方影展南方首獎及2015年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此紀錄片是導演蘇弘恩的第一部紀錄長片,藉由拍攝過程,他重新找尋並認識自己的母文化,身為太魯閣族的驕傲。

紀錄片中的主角是位太魯閣族的耆老,亦是導演蘇弘恩的外公。透過鏡頭刻畫出他在部落的生活,以他最熟悉的語言緩緩道出自己的生命經歷與過往的歷史記憶,而片中亦穿插運用了1930年、1960年、1973年、1994年及2014年鐵路電氣化、國民政府宣導、臺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及反課綱等歷史與現今影像的相互交錯、對比。因此,很明顯地從紀錄片可看見是兩個世代的故事走向,映後座談導演亦提及,當初拍攝紀錄片的初衷,單純想把太魯閣族文化做影像紀錄保存,因意會到文化正逐漸地流失,狩獵文化、傳統信仰及外來宗教的相互碰撞等等,經由深入訪談過程中,耆老不時會分享我們未見過的世代,為了解當時的生活狀況,翻閱相關資料及新聞畫面,才慢慢地將其放入紀錄片中。透過兩個世代雙向的呈現,亦說明著現今族人許多思維必須改變,導演提及紀錄片其中一個畫面,電視正播放原民臺的新聞,當下的新聞畫面正播放著原民臺始終無法獨立製作,仍隸屬於官方等等爭議,只是當這些新聞不停播放著的同時,無論外在環境與事局不斷地在改變,外公仍繼續過著他原有的生活。

觀看紀錄片時,令人意外地是畫面所呈現出的情感很真實、自然,毫無初次面對鏡頭的生澀,導演說明拍攝前期花費許多時間讓族人們習慣面對鏡頭這件事,先以拍攝照片的方式,之後才使用攝影機錄製,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和溝通,族人才逐漸習慣被拍攝並無視拍攝者的存在,才能呈現如此自然的畫面。原先,希望這部紀錄片能以客觀的視角陳述,但很明顯地,最後的成果仍屬主觀。透過主觀視角的切入及拍攝手法,其實能清楚看出導演對於自己身為太魯族及閩南人的雙重身份處於模糊地帶,始終無法清楚定位自己,因生長經歷與原鄉的連結較微弱,導演自身期許能夠了解母文化的渴望。

現場觀眾問及當有拍攝紀錄片的念頭時,是如何與外公溝通,導演說當下僅與外公說想拍攝外公在部落的生活日常,而拍攝過程中並無太多的訪談及對話,因過去與母文化的斷層,錯過了許多經歷,藉由拍攝此紀錄片亦慢慢地重新認識自己的母文化,雖然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導演也透露,紀錄片完成後將影片播放給外公觀看,剛開始外公並沒有太多的反應,直至畫面出現外公山上的工寮時,外公才認出影片中的主角原來是自己呀!山林間,才是外公最熟悉、最自在的生活場域啊!



因生活環境及社會結構的變化,族群間的融合已屬常態現象,透過映後座談的對話,導演蘇弘恩並未自己的雙重身份因生活環境與生命經歷的因素而捨棄任何一方,他身體力行,藉由紀錄片發聲,現今原住民所遇的困境及社會大眾容易漠視的議題,期許能找回我們應有的尊重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3 12:5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