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3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藥物搭配適當飲食 可有效控制血糖
50歲的「老江」是第二型糖尿病友,除了規律服用西藥控制,也搭配中藥治療,調理期間糖化血色素穩定控制在6.0左右,晨起空腹血糖也維持在100-110附近。
但最近這幾個月,隨著氣溫降低、早晚溫差大,他發現原本穩定的空腹血糖值逐漸升高徘徊在130-140左右,回診時問說:「明明沒有特別多吃什麼,為什麼血糖值會變比較高呢?」
臨床觀察發現,冬天的糖化血色素與血糖值都會比夏天偏高,這是因為天氣變冷會讓人想吃高熱量食物,減少運動的意願。
近幾年的研究發現,腸道黏膜的發炎會增加胰島素的抗性,腸道環境不健康會影響好菌的生存,補充益生菌則有助於輔助糖尿病的治療。
從中醫的角度,治療腸胃道的寒熱能調理血糖,多篇發表於國際期刊的研究也證實這樣的論點。2015年《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雜誌(The ISME Journal)》發現,清熱的葛根芩連湯不僅可降低糖化血色素與空腹血糖值,也可增加好菌、減少壞菌的比例;2016年《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也發現補氣的人參萃取物有助於增加好菌的效果。
過年過節常會吃到大魚大肉或甜飲糕點,這些肥甘厚味的食物有可能引發腸胃道的「鬱熱」,也就是發炎,甚至血糖飆高的風險。這時可以適當選擇白蘿蔔、芹菜、秋葵、苦瓜、萵苣、花椰菜、蘆筍等,這些在中醫理論中,屬「平性」或「涼性」的蔬食可以改善腸胃道的鬱熱,其中富含的膳食纖維不只可減緩腸道對糖份吸收,也可增加腸道蠕動改善排便。
糖尿病是一種吃的疾病,了解合適的飲食控制血糖才有事半功倍之效。(作者為台中澄清復健醫院中醫科醫師)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