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3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不運動也喘? 胸生「悶」氣要人命
運動後會喘、不運動也會喘,是何原因?南投縣便有1名20歲男大生因此被診斷出罹患「自發性氣胸」,還好透過胸腔鏡肺楔狀切除手術後,及時獲救,目前已返家靜養中。
南投市年約20歲身形高瘦的林姓男大生,平時熱愛運動,原以為自己易喘、心跳比較快,有時胸部還伴隨著疼痛感,是因打球過於激烈或不小心與人發生肢體擦撞有關,因此不以為意也未特別就醫,直到日前開始出現呼吸困難、頭暈、直冒冷汗、臉色蒼白等症狀後,才趕緊至衛福部南投醫院就診,經診斷為「自發性氣胸」後,也立刻安排手術予以醫治。
南投醫院胸腔內科醫師王耀麟及支援的國軍台中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謝志明說,人的肺臟和胸壁間有一潛在的空腔,名為肋膜腔,「氣胸」係指氣體不正常地聚積在肋膜腔中。「自發性氣胸」是指在沒有任何外在因素下,氣體自發性從肺中漏出,病患會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有休克、死亡之虞。
由於該男大生病況較危急,加上電腦斷層的影像上,也可判讀出其肺尖部分有明顯的肺氣泡形成,醫師遂捨棄氧氣給予或胸管引流等保守治療方式,直接選擇動刀找出造成氣胸的病灶並予以切除,再搭配肋膜粘黏術,使其肋膜腔完全粘黏,進而降低氣胸復發率。
為何會發生「自發性氣胸」?院方說,醫學目前尚無定論,但據臨床研究,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中有9人,多發生於高瘦型的年輕男性,病患在手術後1月內避免打球、爬山等太劇烈的運動,以及潛水、飛行等氣溫氣壓變化太大的活動,且不可抽煙並保持規律生活。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