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5-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0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77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阿毘達磨師
太虛大師曾說過:天台與賢首,從禪出教,是重經的;三論與唯識,是重論 的,重傳承的。然從學派的發展去看,大小顯密,一切佛法,都是根源於禪觀的 修證(淺深、偏圓、邪正,可以有差別)。佛如此,佛弟子也如此。等到從禪出 教,成為大流,承學者大抵是重於傳承(如天台學者推重智者與荊溪等),重於 論典(如天台家的法華玄義等)的;每為文句名相(教相)所封蔽,迷戀於名句 糟粕,而不能善巧方便地,進趣於禪觀的修證(如現今的天台學者,誰能修圓頓 止觀呢)。罽賓一切有系的瑜伽者,即可以充分的說明此意。起初,上座系的商 那和修、優婆!5鵋多、末闡提等,於阿育王前後,從摩偷羅而移化於罽賓區。這本 是阿難以下的,重經重禪的一系。依於師承傳習,修持禪觀,組成二甘露門(後 為三度門又成為五停心)、別相念處、總相念處、煖、頂、忍、世第一法的進修 次第。從禪出教,演為阿毘達磨一大流,這被稱為論師派。然論典的根本──摩呾理迦,本為修行品目的解說。阿毘達磨,譯為現(對)法,本為無漏慧對於真 理(法──四諦或一滅諦)的直觀(現)。以阿毘達磨本典──『發智論』來說 ,大部分為有關於戒定慧的辨析。不過論典興起以後,不免偏重於名相的分別吧 了!迦施延尼子與世友,即為這一系(重論)的瑜伽者。(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