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6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08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平埔族群祭典儀式
十七世紀中葉以後,福建沿海一帶漢人大量移民台灣,最先在台灣西部開發拓墾。因此西部平埔族(包括道卡斯、巴布拉、貓霧悚、洪雅、巴則海)首當其衝,土地流失,人口遞減,日漸漢化。對於台灣平埔族文獻記載不夠全面及詳細,再此只能介紹少數族群已具有學者介紹的祭典儀式。
*Pazeh巴宰族
過年祭
在每年秋天稻子收割後的第一個月圓夜(現在定為農曆11月15日)為過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祭典,感謝今年豐收、祈求明年收成豐盛。男性到山野打獵、捕 魚;女性醃製魚給、鹿給,製做小米酒、阿拉粿等祭品。當天男女老幼盛裝打扮,婦女在頭上捲頭巾、插鮮花。等長老一下令,儀式就開始,熱鬧慶祝三天三夜。
牽田和夜祭是中部平埔族最特別的祭典,由其是巴宰族的儀式最盛大。在過年祭,11月14日晚上,牽田和夜祭正式展開,家戶將祭品送到集會所前,在月亮升起後,長老率領族人祭拜先祖,並唱起Aiyen祭祖歌。
15日舉行走鏢活動,是年輕人的賽跑比賽。能獲勝者,不僅易獲得少女青睞,也是日後可能的長老人選,還能得到花布彩帶,大家喝得不醉不歸。
18日在老獵人的帶領下,集體狩獵捕獲獵物,以銅鑼通告族人豐收。現在已轉化為歡迎賓客、共享收穫喜悅的銅鑼舞,為整個祭典劃下句點。
*西拉雅族
壺神祭
壺神在當地(北頭洋)稱作"阿立祖"Arit,有祖先之意。祭祀的型體是一壺甕,稱祀壺,是西拉雅族及其亞族最具代表性的東西。壺甕的大小、顏色、材質沒有限制,只要是開口縮小的壺體就可以。有人認為壺是女性崇拜的象徵;對西拉雅族人而言,祀壺就是阿立祖的化身。
阿立祖祭日是3月29日,當天族人身著長裙、寬袖的白色大杉聚集。祭祀之日不焚香燒紙錢,而是在壺中盛酒、獻上米糠與檳榔,並插入萱草葉。相傳將萱草葉纏在頭上可保健康。
嚎海祭
祭典在農曆9月5日展開,是台南縣東河村的蕭?社保有的最重要的祭典。4日先開始夜祭,由尪姨領導,宰好的豬獻給神靈、小女孩圍圈牽曲。
5日中午過後,嚎海祭開始。地上舖上香蕉葉象徵航海中的船,尪姨主持祭典,牽曲再度上場。牽曲的內容是敘述阿立祖指示族人要勤耕敬神、敦親睦鄰,族人將其編成曲,每逢祭典演唱。牽曲期間,尪姨代表尪祖巡視祭品,巡畢慰靈後,忽然倒在地上翻滾,嚎啕訓示子孫不可忘記先人的恩德。這種飲水思源不忘本的祭典是此地特有,也是少數不受漢文化影響的傳統祭典。
參考資料:
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_平埔脈溫(舊版)
‧《巴宰族印象:平埔的珍珠》,徐永欣總編輯,苗栗縣三義鄉: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2006。
‧《重塑台灣平埔族圖像:日本時代平埔族資料彙編》,陳柔森主編;葉婉其翻譯;李易蓉編輯、導讀、註解,臺北市:原民文化發行;台北縣中和市:吳氏圖書總經銷,1999。
來源:臺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