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6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08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如何面對修道的考驗
一、前言:
有人問:「勸人修道已是不易,如果再加上魔考,豈不是殘忍?」殊不知是上天借魔考以成就我們修道者。
俗語云:玉不琢,不成器;金不煉,不值錢。
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受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每個人都有他生命的盲點與缺陷,上天借魔考以彌補我们的缺陷。前世今生這本書中有提到:我們的目標就是學習,透過知識而成為像神一樣的存在。人們可以決定要不要再轉世,取決於他們有沒有未完成的德行。
v 《寶王三昧論》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欲乃生。
二、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
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
四、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
五、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
六、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則虧失道義。
七、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內必自矜。
八、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九、見利不求霑分,利霑分則癡心必動。
十、被抑不求急明,抑急明則怨恨滋生。
二、魔考之真意:
1.分真偽:一般修道者,良莠混淆,真假難分,故天降考魔借以分清別濁,去蕪存菁,拔精選粹,淘汰不良,以維持道場之純淨,方好辦理三期收圓之事。
2.消冤孽:生死輪迴,六萬年之冤債,如山似海,凡經一次考驗,必了一冤欠。
《金剛經》能淨業障分第十六:「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化稟性:人落後天,氣質變化不同,若能受幾次考驗,碰幾回釘子,自然回心轉意,懺悔改過,化稟性而還天性。所謂金師煉金,垢隨火去。
4.定品位:九品蓮台,按功而定,所謂真道真考見真心,全在坎坷困難之時,天考人驗,看你志向、見解、修持,造詣而定升降。
*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三、魔考之種類:
1.內考:病魔折磨,家庭阻礙,經濟困苦,事業不順。
2.外考:親友譭謗,鄰里譏笑,官府不容。社會誘惑,隨波逐流,喪失道心。
3.氣考:遭受不白之冤,怒氣填胸,火性發作。
4.順考:事事得意,聖凡兩順,使你驕傲,趾高氣揚,不知不覺中,將道心放棄。
5.逆考:凡者,父母妻子怨恨,環境艱難,失志背運,憂鬱身心。
聖者,前輩無情,後學卑視,致使你灰心喪氣,無所適從。
6.奇考:凡傾家敗產,夫妻離散,兒女死亡等,都屬奇考。
7.顛倒考:或先貧後富,得意洋洋,棄絕道念;或先富後貧,憂鬱牢騷,抱怨退志。
8.道考:本道同仁,言行不顧,彼此忿恨,互起摩擦,是非困擾,分黨別派。
又有假祖師,爭道盤,奪天命,術流動靜,使你眼花撩亂難辨真偽。
四、如何面對修道考驗:
1.多行功了愿,可以消冤解孽:
詩:「生死骨如山,因果復循環;欲消冤孽債,還當德為先。」唯有愿力可以抵擋業力。
2.多接近佛堂,親近善知識:
種子依於土地而得生長發芽;修道不離佛堂而得長養道心。
* 有人說修道不一定在佛堂,對嗎?
* 學美語最好去美國,學佛最好來佛堂。
譬如迷路,要因過來人而得指引。
* 修道須有同修道伴,互相提攜。
* 迷時師度,悟者自度。 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而得發起。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生取辦。
3.理念正確倒不了
1《壇經》:「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不會修行的人到處找道場,會修行的人處處是道場。
2 順逆境現前,心存感恩。
《大寶積經》:
「提婆達多是善知識,共我爭勝,現做怨家,得顯如來無量功德,彼語阿闍世王,令放象滅如來,如來見象即調之,爾時眾生見象調伏,生奇特
心,即生正信,歸依三寶,應知提婆達多是善知識,現做怨家,而諸愚人如實取之。」
4.信心加愿力
* 信為道源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根
* 生命如同海上的船隻,如果不負重,將會搖擺不定。
古德云:修道入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愿當先。心發則眾生可渡;愿立則佛道堪成。
五、結論:
師尊詩云:「真道真考古難移,有情無情試根基,美玉經琢方成器,堅心方能步雲梯。」自古聖賢仙佛皆在魔考中成就,沒有暗礁就不會激起美麗的浪花,透過修辦中種種的歷練,綻放出生命的光芒。
一個人要修行,吃點苦頭,可以增長你的道根,磨損你的習氣和毛病,然後便會苦盡甘來,很多人認真修道,大部份都曾遭遇過挫折逆境,慢慢的對塵世會減少眷戀,對冷暖會漸漸淡然,湧出菩提心,道志堅定,一個人若沒有逆境的考驗,縱使有心修行,道志也會沈淪,對一個有心修行的人來說,逆境會使道念起死回生,縱使面對逆境和挫折,也能心生感恩,在當中體悟另一種道的契機,而對一個無心修行的人來說,逆境和挫折會使他自我淘汰,即使是小小的挫折,也會使他萌生退道之念,所以成敗不由天,也不由佛,而是掌握在每一個人的手上。
來源:一貫道寶光建德資訊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