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於是本經乃有五種原譯本,四種節會本,共有九種。
五譯之中《魏譯》流傳獨廣,王本一出取而代之。蓮池大師《疏鈔》中,「語則多就王文。
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清末印光法師亦稱王本為「文義詳悉,舉世流通。」由上可見王本在我國之流通,遠過《魏譯》。
王本雖甚流通,並收入龍藏與日本大正藏。但王氏之作則有得有失。
例如《疏鈔》云:「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但其不由梵本,唯酌華文,未順譯法。
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譯,即無議矣。故彼不言譯而言校正也。又其中去取舊文,亦有未盡。如三輩往生。
《魏譯》皆曰發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
且文中多善根,全在發菩提心。而三輩不同,同一發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盡。」
蓮池大師所論精要,正中要害。王氏自序中有云:「其文碎雜而失統,錯亂而不倫者,則用其意而修其辭。」
是正蓮池大師所指,不由梵本,未順譯法之深病。若據梵本重譯,始可用本人自撰之文句以表經義。
今乃會集,焉能不取原語,而任意行文,是乃萬萬不可也。至於三輩發心亦然,擅改《魏譯》,又復高下失次。是皆王本難掩之疵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