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以諸法藥,救療三苦」。諸佛度生,應病與藥。
藥喻如來妙法,病喻眾生疾苦。如《涅槃》曰:「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樂。」
三苦者:(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惱者。
(二)壞苦,由樂事之去,而生苦惱者。
(三)行苦,行者,遷流之義。由一切之遷流無常,而生苦惱者。
《嘉祥疏》云:「三有之苦(即三界生死),故云三苦。」《甄解》謂「祥釋為穩」(指嘉祥師之釋更為穩妥)。
蓋除三有生死之苦,更合淨宗之旨。
《甄解》釋經文曰:「如來大醫王,能知其病,應病與藥,治三有之苦。病有眾多,法藥亦多,故云諸法藥。」
「升灌頂階」(見《唐譯》)。「階」者位也。
「灌頂」者,印度古代國王即位時,取四海水,灌於王頂。密教同之,有灌頂法。灌頂有多種,簡言之,則為二種:
(一)結緣灌頂。行人乞法,為結佛緣,引入灌頂壇,授以本尊之印與真言,此後行人即可依教,隨分修習,是為結緣灌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