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3-19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9466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解脫生死之意義(十)
心念的生死,即身體生死的因;
證到空性,無生滅之心,
自然沒有身體生死的果報。
明朝末年,有一位智祥大師,「禪林寶訓筆說」就是智祥大師所著述;其事母至孝,曾任明代武官,明朝亡國之後,即在湖南省紫雲山下建寺,同母親一起出家修行。圓寂的時候,遺書上交代修建石塔,將他的色身放置在石塔中,每隔三十年要開一次塔;圓寂以後,弟子就遵照遺囑,三十年開一次塔,結果發現他的頭髮長垂至地,指甲繞身三匝;所以每隔三十年,弟子就要開塔為其剃髮、剪指甲,到民國時代這件事情都還持續著。民國三十二年時,道安法師任佛國寺住持,預備於三十三年五月開塔,後來因為日軍入侵而作罷,而後大陸淪陷至今,就沒有人再承續此事了。
所以心念的生死,即身體生死的因;證到空性,無生滅之心,自然沒有身體生死的果報。(中台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