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3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借來的100天/信仰中的還願這件事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25 10:26: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借來的100天/信仰中的還願這件事

最近有一部剛上映的泰國電影《借來的100天》,主軸是「借屍還魂」,住進自殺高中生「小旻」這間屋子的遊魂被賦予了某項任務。故事發生地點在泰國,因而在片中可看到泰國民間信仰的習俗,其中一項就是「還願」。

《借來的100天》劇照。(圖/威望電影)


對泰國稍有認識的人都會了解,無論在課本、旅遊書、或是導遊的口中,都會告訴你泰國的國教是「佛教」,成年的男性大多要「出家」一段時間,類似「成年禮」。但泰國在「佛教」之外也有自己的民間信仰,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相互交融的結果。

電影中有一段劇情,是男女主角放學後行經「路邊小廟」,談到有關「還願」之事,為了避免透漏太多劇情,在此先不多說。但是泰國也有「還願」這件事嗎?

在這裡告訴大家,不僅是泰國的信仰體系有「還願」,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主流宗教乃至於各區域的民間信仰,也都可以看到「還願」或是類似的行為,只是名稱未必相同,但掀開表面名稱的不同,最後指涉的行為都大同小異。

「還願」在台灣很常見,尤其以往大家樂、六合彩盛行時期,「還願」的方式五花八門,在台灣民間信仰呈現「佛道混合」的情況下,就算是佛教的寺廟也會有「還願」的情況出現,大多是當義工、誦經、佈施等方式。

天主教有「獻彌撒」的儀式,基督教也有「起誓就必須履行承諾」的說法,日本的神道信仰更不必多說,在靈驗的神社往往可以看到一整排因信徒「還願」而捐獻的紅色鳥居。

有些人認為「還願」是一種「等價交換」,還煞有其事的指出如果不「還願」或是忘了「還願」會遭受什麼災難。但個人認為,以神佛的高度應該不會與人類斤斤計較,至於要不要「還願」是你個人的誠意。雖然神佛不會與人類計較,但並不代表人類可以理所當然的忘記與神佛的約定。

「還願」除了是守信諾,也帶著對神佛感謝之意,同時也代表「負責任」的心態,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如果我們都能謹記許願、負責、感恩、還願,並將之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就會是一種非常好、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

來源:保庇NOW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5 20:2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