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來自讀者
文 | Blake
這兩天,蠻多人找我說心事,其中一個,是加入我們團隊沒多久的作者。
幾個月的時間,他總共寫了三篇稿,可是只通過了一篇。淩晨了還沒睡,我問他:“工作之後,你怕自己的努力沒結果嗎?”
他沒有正面回答我,而是和我講了一個故事:
“小學時,我花了兩晚畫了一幅畫,在老師的鼓勵下要參加一個比賽。某節美術課,我開心地交了自己的作品,老師當面就誇我:“畫得真好。”
過了好幾天,和同學去老師辦公室問問題。結果,進門就發現自己的畫被剪成了幾塊,散落在辦公室的地上。
同學提醒我,我沒承認,也沒敢撿起來,就直接跨過去了。
之後還遇到幾件類似的事。但從那時起,他就常常會覺得,無論努力做什麼事都會有被辜負的可能,也不敢那麼拼命去做了。”
但我,並沒有如你們想像的那樣,向他敏感的心靈投去炙熱而同情的目光。
敲著手機的玻璃螢幕,我平靜地回復,“不要
灰心,以後等你畢業了,這樣的事可能每天都在等著你。”
不知道這位作者有沒有翻我的白眼。但我倒是想起,最近有朋友問我工作後如何保持熱情,如何做好自己討厭的事,諸如此類的問題。
這些,大概也都是畢業前後的人想要知道的吧。
雖然我工作只有兩年,但還是因為自己每天在辦公室笑得像豬叫,獲得了一些同事的認可,一度在大家沮喪的時候,被拉出來進行強迫性大笑。
工作之後,實在會有太多的時刻讓你沮喪。
而我認為,人最不應該做的事,就是停下來太久,花費超過兩天的時間憂傷。
防止朋友讓你更沮喪是第一要義
想起最近,好幾個不開心的朋友都在和我抱怨工作的困難。我們約定要好好聚在一起,大肆傾訴一番,再配上一塊吉列炸豬扒那種。
“我很無奈了,公司給我很多壓力。”
“是啊,我也很累了。每天十一點開始忙,忙到下午六點,可以說是很糟了。”
“什麼?我們都是八點上班忙到晚上十點的啊!”
看到他們繼續憂傷地發胖,我忍不住說了句真話:“開玩笑的。只是我真心覺得,我們這樣分享生活的糟糕,實在沒有太多意義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當你說出一個結局悲慘的故事時,對方通常也會不自覺地搜索一些更糟的事來分享,讓你合理化糟糕的存在。於是,就更不想改變了。
但是,這還真的不是因為你的朋友故意傳遞負能量,而是大腦的本能反應。
昨天,田心給我轉了一篇文章《抑鬱如何在伴侶間傳染》,裡面提到,因為人天生的“共情能力”、負面認知等因素,抑鬱是可以在親密的關係間傳染的。
而且這樣的沮喪,是比快樂更容易傳染的,需要特別注意。
不過,遠離以及打斷朋友向自己傾倒沮喪,並不是容易做到的事。因為這些情緒是無處不在,無法預測的。
我們團隊喜歡眼神裡帶著一些光的人,按照經驗,這樣的人碰到沮喪的事,眼裡也還是會閃著光的。
但是,面對工作中的沮喪,比躲避更好的做法,是自己主動去掉沮喪的感覺。
沮喪的出現,在很多的情況下,是出現了自己討厭或壓力很大的事。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觀點十分有趣,說的是面對工作的壓力,最應該做的事是修好自己的眉毛。
不要小看這樣的細節。因為這些小小的細節,能夠增加心裡的平和感。而這些平和感會幫助你戰勝困難。
當然,每個人的習慣或許都不一樣。我們團隊的一位女商務,最喜歡用的就是一套黑白豎條紋的、凸顯身材的衣服。每次重要的談判,她都喜歡穿上它。
雖然我每次都笑她,但說句實話,只要她一穿好衣服,化好妝,在辦公室裡看我們的眼神都是不一樣的。
那是一種在工作裡大家特別需要的“我能把事情做好”的眼神。如果作為一個新人,你也能做到這一點,可以說是很厲害了。
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熱情
壓力也是可以選擇的
需要明白的一個簡單道理是,我們大腦最常見的反應,不可能是滿足,而是想要更多。
我們總是在追求更高,更大,更好吃。
就拿我的職業,做編輯這件事來說。讓我保持熱情的,肯定不是每天編好一篇作者的文章。而是想著,用這一篇篇的文章,我達到了什麼新的目標。
我也明白,自己的收入在短期內是不會上升太快的。所以,把短期的目標拆分成一件又一件,自認為是特別好的方式。
這樣編,能不能激勵更多人一起創作?這樣操作,活動一定會更多人來吧?能不能讓自己認識到一群新的朋友?我為自己創造一個又一個新鮮的瞬間,讓自己保持熱情。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職業都能這樣做。但我覺得這種積極的態度,才是對的。
我是不太相信“知足常樂”的,但我們並不應該貪得無厭,而是學會從日復一日的平淡裡,尋找讓自己開心的、新鮮的事。
《摔跤吧,爸爸》裡面有句話我很喜歡,大概說的是:獎牌又不會自己從地裡長出來,需要熱情,需要愛心,需要耐心和時間啊!
剛剛畢業,很多人喜歡問遠大的目標。問對方,幾年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啊?
對於我自己,我的看法是,我們現在一篇文章都還沒做得夠好呢,不要想得太過高了。我又不是想 25 歲就成為什麼人物的人,我身邊也沒有這樣的人。我控制自己熱情的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把期待定得更為實際一些。
其實剛畢業的人都很清楚自己的困難是什麼,只是很難放寬心去接受。
對於這個,我倒是有一個建議,就是可以通過有意識地選擇自己身邊的人,來選擇自己的壓力,同時改善自己的心態。身邊這些人的三觀,也是會間接地影響你三觀的。
我很少和別人提到我姐,她最近每天被我媽催婚。但是,她仍然處變不驚地做自己的禮儀事業,甚至不顧爸媽反對自己去英國學習。
為什麼呢,因為她把自己的朋友圈子都更替成了一群特別注重事業的人。
如果你以後想要事業,就不要混在想結婚的圈子裡。而我現在,儘量把自己接觸的朋友選擇為一群努力做好自己事,有耐心的人。
比如,我就特別喜歡薑老刀的慢悠悠。我和他吃飯,我說你的團隊都 60 人了,現在也做得這樣好,是不是要計畫拍電影了。
他喝得醉醺醺說,“我一輩子可能只有一次拍電影的機會啊,不想那麼急。我還需要沉澱。”
太佩服啦。
或許會有人覺得我很理想化,但是畢業這些年,我想事情已經比以前踏實很多了。
工作之後,你會發現每天接觸到的事物,都有可能在刷新你的三觀。例如,你會發現,有些工作,大家都知道是錯的,但是還是會做的。而無論在哪裡,都會有在背後欺負你、吐槽你的同事。
我特別欣賞我們的一位編輯,我們吵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她還是會靜靜坐在一邊,慢慢地把自己的事做好。同事開小群吐槽,她也從不參與。努力改了很久的稿子沒過審稿會,她來安慰我說沒關係。
雖然昨晚熬夜了,但今天,她還是畫著妝上班了,眼神凜冽,特別正能量。
看到她,我忽然想起了前幾天看到的馬薇薇的微博。她寫了一條長微博誇艾力又忙碌又細膩,說真心覺得艾力是個好人,然後說自己要送他一箱優酪乳。
我是真心相信,踏踏實實地和同事一起共事,多一些實在,少一些無謂的喧嘩,才是工作之後做好自己事情的最好態度。也只有把自己的事做好了,才能夠真正減少沮喪吧。
我們也一定要成為這樣的人啊。
其實上班,還有一件需要特別注意的事,就是自己的形象。進入工作,除了心態轉變,形象也需要改變。
穿得好看然後打扮得體,是對同事最低限度的尊重,特別是找工作的時候,一個小小的瑕疵就可能會導致求職的失敗。
而更重要的是,這樣做了之後,你在同事中的氣場都會不一樣。就像前面提到的,時刻帶著那種“我能把事情做好的眼神”,才是職場新人應該有的樣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