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百科/神明廳少不了的燈 是神明和祖先不滅的溫暖
我們常可在宮廟、神明廳中的神像兩旁看到兩盞為一組的「神明燈」,是相當常見的祀具之一。燈在我們的民俗文化中,是元神的象徵,佛經中以「燈」象徵內心光明、智慧如光,因此在寺廟、宮廟和自家的神明廳中,燈都是不可或缺的祀具。
燈台。(圖/記者連宜方攝)
宮廟的燈台如上,多以錫加工製作,故又稱作「錫燈」,台身造型多飾以花卉、麒麟、龍鳳、祥獅等吉祥象徵物,外層則多會加上玻璃罩保護燈台,在宮廟的玻璃罩上常會寫上宮名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祈福吉祥話。神明燈會二十四小時點亮、永不滅,象徵光明永久、破除黑暗、開啟智慧、福壽增長。
小型燈台。(圖/全國宗教資訊網-葉聰霈提供)
此外,在家中神明廳較常見的是如上的小型神明燈,用紅色燈罩罩著燈泡,尺寸不一,端看家中神明廳大小選擇。許多家庭神明廳也會用錫燈,因台語諧音與「賜丁」近似,希望神明和祖先能庇佑家中多添男丁、家運昌隆。
紅柑燈。(圖/翻攝自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鳳毛麟趾燈)
紅柑燈的台身上端多以蓮花造型為主,燈罩則為一圓形的紅色玻璃燈罩,因為形狀像是一個大柑橘所以又俗稱「紅柑燈」。燈罩上常會寫有「鳳毛、麟趾」字樣,即是期許家中後代子孫能光宗耀祖、榮耀家門。
以上三個樣式的燈台你最常見到的是哪一種?透過燈台的介紹也可得知「燈」在宗教文化中的核心位置,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且神明燈經過不斷改良,現今已有LED省電神明燈具,甚至還有內建播放佛經的神明燈,托科技的福,神明、祖先和我們的選擇越來越多了。
來源:保庇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