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1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從「塔陵」來看道教死亡觀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2-17 01:09: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從「塔陵」來看道教死亡觀

塔陵,即用於安奉人逝世後的靈骨或骨灰及陪侍品的場所。和公墓、墳場等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供于殿堂”,後者“葬于山野”。在中國古代最尊貴的墓地稱為“陵”,如乘龍登仙的黃帝、始創八卦的太昊伏羲等其墓皆稱“陵”,是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而道教是我國的宗教,魯迅先生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道教也確實是繼承了中國風水文化、陰陽理論、五行學說等等一系列中國先民智慧結晶的宗教,也是一個極重視“養生送死”的宗教,所以在我國有些道教寺、廟、宮、觀中除了有塔陵外,還有“養生館”、“頤年院”等老年人等活動、居住場所。這包含著中國人對人生、對生死的淡定和從容。


在道教看來死亡並不是可悲的事情,而是順應天道、崇尚無為的超逸世界觀和人生觀,所以在個體的生死觀上表現出一種超然的樂生樂死態度。南華真人莊子認為,生死若一,生和死是同一回事,就如同春夏秋冬四時更替,故“生時樂生,死時樂死矣”、“息我以死”用死使我安息。所以以生為善,也就要以死為善。道教將人死看成是歸本返真,複歸自然。所以莊子的妻子死後,本應悲痛,而他卻“箕踞鼓盆而歌”,就是到今天道士在葬儀上的道場也有很多的歌舞元素。所以中國歷代帝王很多都是登基不久,就為自己建造陵寢,老百姓很多都在生前為自己營造墳墓,道教思想對於中國文化思想的影響是深遠的,它消除了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和禁忌,是塔陵復興的一個重要前提。


道教對於死後處理身體的辦法:沖虛真人列子在《列子•楊朱第七》中說:“既死,豈在我哉。焚之亦可,沈之亦可,瘞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棄諸溝壑亦可……”道教沒有指定某一種特定的方式,但一直以來,列子講的“第一種”方式——火葬,民間歷代皆有遵從,用得較多。其他,如坐缸(瘞)、沉水和棄之荒野用得很少很少。


火葬之後,對於骨灰的收藏,歷代有不同的辦法。根據道教天地觀認為:人乃天生地養,天賦予人以魂,地賦予人以魄,人死,魂複歸於天,魄(即身體)當歸於地,所以歷代有將骨灰撒入大地江河的。但需在塔陵或宗廟祠堂之中,為自己保留“靈牌”,以供後人祭祀。但是,這種方式絕大多數的人是不予認可的。所以在塔陵中往往將骨灰和靈牌一起供奉。


另外,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還有一點,就是“祖宗崇拜”,中國道教認為,人是天生地養,天地合氣而生,像上文說到的,天賦予人以“魂”,地賦予人以“魄”,即身體。人在逝世以後,魂魄分離,而祖宗靈魂,則能保佑孝眷長髮祺祥,惠及子孫,蔭澤後世!所以在道教叢林中的塔陵,是以“祈福”為文化核心!一部分是“神靈庇佑”、一部分是“先靈庇佑”。故道教叢林的塔陵稱“祈福宮”、“寶陵”、“福地”、“飛仙閣”等,道教全真道和真大道,也稱墓為塔如“道士塔”“居士塔”等


道教講究風水,講究方位(坐向和朝向),考慮到信眾的不同需要,一般採用“八卦式”,即每一個卦方,都有位置。都有坐和向。道教的臺階一般是單數。中央位置設神龕,道教塔陵中一般供奉“太乙救苦天尊”、“慈航道人”、“酆都大帝”、(任何一尊)。較大規模的塔陵供奉“玉皇大帝”,另外,由於道教塔陵建築多呈“八卦式”,所以有的塔陵在八個不同區域,分別供奉象徵八種人生美好的追求和願望的道教仙真像,(即主管財祿的“財神趙公明”、救苦難的“慈航道人”、忠義神武的“關公”、保祛病健康的“藥王孫思邈”、天智神聰的“孔明先生”、家庭和美的“月下老人”、保佑風平浪靜的“天妃娘娘(媽祖)”和益壽延年的“壽星”等八位神仙真人)。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昨天的今天是昨天,明天的今天是明天,那今天的今天是那天?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6 10:5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