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3-13
- 最後登錄
- 2025-2-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182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681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一丈高的男子才能當「丈夫」?你所不知道的古代度量衡
聯合新聞網 2020/02/20 04:43
稍有國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丈夫」指的是「老公」。但為什麼「丈夫」會成為男子的稱呼,難道沒有長到一丈高,就不能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大陸作家李開周在新書「從奈米到光年:有趣的度量衡簡史」,談起語言和古代度量衡微妙又有趣的變化。
東漢學者王充曾發表對男子身高的看法:「譬猶人形一丈,正形也,故名男子為丈夫……不滿丈者,失其正也。」意思是,成年男子長到一丈高才算是正常體型,因此古人管成年男子叫「丈夫」。
一丈等於十尺;就算是換算成台丈,一丈也等於3.3333公尺,也就是330公分。難道古代人都吃了特效增高藥,沒長到330公分就是矮子。
李開周在書中解答,古籍中記載的身高之所以很高,僅僅是因為古代的尺很小。古尺是不斷變化的,變化趨勢就是愈來愈長。
《孟子.告子下》中曾形容「文王十尺,湯九尺。」周文王十尺高,被認為是長人。民國時期度量衡學者吳承洛先生根據文獻記載做過推算,西周一尺在17公分到18公分之間。
如果這個推算符合史實,則周文王身高十尺(十尺為一丈),大約是1.7公尺到1.8公尺之間。不過周文王活著時,西周還沒建立,他其實屬於商朝人,按照商朝尺,他的身高可能才1.6公尺左右,以現代男子的標準,周文王應該算是矮子。
王充是漢朝人,漢朝一尺已然增到23公分,一丈足有2.3公尺,現代中國人恐怕只有「移動的長城」姚明才勉強達標。但王充是在解釋商湯和周文王時代的「丈夫」,依據的是商、周兩朝的尺度,一個人不滿一丈,相當於不到160公分,確實略低於成年男子的平均高度。
隨著「丈夫」被妻子拿去當「老公」的正式說法。人們說起成年男子,不再說「丈夫」了,改說「七尺男兒」或「七尺之軀」。西晉陸機就寫過:「昔為七尺軀,今成灰與塵。」
七尺當然不會是現代的七公尺,西晉一尺在24公分上下,七尺大約1.68公尺。魏晉以降,尺度迅速增大,南北朝時的北魏一尺將近30公分,唐朝一尺已超過30公分,宋、元、明、清一尺增到31公分到33公分。尺度愈來愈大,但「七尺軀」的說法始終沒變,只要說到男人,必然是「七尺男兒」。可見文化慣性如此強大,尺度早就變了,語言卻沒跟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