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若是學了佛法,慈悲心擴大,由此類推,一切眾生都有靈性,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統統不應該殺。
剛才說:六道簡化成五道,就是把阿修羅道記開了。人有人修羅,人道的修羅,就是殺生之人。我們現在聞了佛法,發願生到西方,
欲想成佛。既欲想成佛,就當戒殺,阿修羅型的人,決定不能生到西方去的。這就是說,十惡業中以殺業最重,先叫你發慈心不殺。
再進一步修十善業,就是十種惡業統統不做,變成十種善業,這是修學佛法的基本工夫。這第一個福報,就是世間福報,同於凡夫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二種福業,同於二乘--聲聞、緣覺乘。這二乘人的福,是出世間的福。
怎麼修?第一受持三皈;三皈者,皈依佛、法、僧也,皈依佛法僧能得大福報,所以第一必須受三皈,受了還要能持,
故云受持三皈。在座聽眾,不但出家者已受三皈,在家居士亦都受過三皈,三皈依是初入佛門的第一步工夫,它是佛教的總綱,
在家居士應當受三皈,出家還是要受持三皈,因為三皈,通徹全體佛教,它通於小乘,亦通於大乘。在十六觀經的這段經文,
把它記在小乘上,這個三皈,就是小乘三皈,實際三皈依通於小乘,通于大乘。現在依著十六觀經文來消文,把它算作是小乘的福報,
小乘的三皈依。「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具足眾戒中,包括四眾弟子(出家二眾比丘、比丘尼。在家二眾男居士、女居士。)的戒法。
在家二眾戒,就是先受三皈依,然後進受五戒和八戒。出家二眾戒,即比丘戒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三百八十四條。具足者各按本位具足圓滿受持也。
剛才說三皈依通於大小乘,受戒不同,小乘有小乘的戒法,大乘有大乘的戒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