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4-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隨從佛來的護法諸天,無量無邊,聞佛所說這十六觀經,又見韋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蒙佛授記,因此都發無上道心。
以上第二大科正宗分講竟,以下是第三大科流通分,這流通分亦分兩段:一、王宮,二、鷲山。
甲三、流通分
乙一、王宮流通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汝當受持,無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佛壽名。
佛說此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當何名此經,是謂佛已把經說完了,請問此經叫什麼名字?
這個法們的最切要義,應當怎麼樣受持?「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應該取這麼個名。
十六觀經,是觀西方依正二報,因為我們中國人,說話愛簡單,翻譯經典的人,只翻作觀無量壽佛經。當知佛給這個經取的名題,
是應該這麼講:先觀極樂世界,再觀無量壽佛,再觀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應該這麼樣為此經題目。「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
亦應該取這麼個經名,因為修十六觀想是淨除業障,迴向發願亦是淨除業障,乃至於稱念佛名,都是淨除業障,除卻了業障,
就能生到阿彌陀佛座前,所以應該取這麼個名。「汝當受持,無令忘失。」你好好的受持,領納於心,持憶不忘--不要把它忘失了。
「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你要注意,若能修此觀想念佛三昧,你現身就能見到無量壽佛,並及二大士--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 |
|